半岛都市报 -A19-夕拾周刊

纯文学应向“治愈系”学习       □涂启智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0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心灵鸡汤对人的心灵有滋补作用,“治愈系”书籍走俏当在情理之中。书中最令人难忘的便是“精神触动”或说“暖心效应”:它能让人豁然开朗,焕发奋进力量;亦可让人“伤口”弥合,平静释怀;还能唤醒感动,触动泪腺……一碗心灵鸡汤,总能击中读者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治愈迷惘、萎靡、麻木与沉沦。
当今时代,尤其需要心灵鸡汤的滋润。在社会生活发生剧变的转型期,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时不时会陷入迷惘,需要拯救、抚慰与唤醒。一方面,浮躁功利的商业社会,深刻有品位的阅读不受欢迎。另一方面,当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有文化和没文化都需要文化装点,附庸风雅是大众趋之若鹜的事情。心灵鸡汤“快餐文化”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心理,其应运而生直至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大行其道纵横驰骋,实为消费市场大势所趋。
心灵鸡汤受到青睐,“治愈系”书籍一枝独秀,映照纯文学的大不景气。纯文学的当下际遇,仿佛暗合“文章憎命达”之宿命,然而“纯文学干不过鸡汤”并非匪夷所思。纯文学一般场面宏大、主题高大上、思想深刻,这注定与时尚青年个性彰显、追求自我的“小资情调”相去甚远;纯文学文字表述尽管规范凝练并且生动形象,但风格特点与当下众多年轻人的阅读趣味大相径庭。
我并不反感“治愈系”“炖”出的心灵鸡汤,甚至有些喜欢,就如同不反感甚至会喜欢一个并不坦荡荡却很会说话的人,这或许源于人性的弱点: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奉承,哪怕奉承多么虚伪;也几乎没有人喜欢别人批评,哪怕批评多么真诚。“鸡汤”作用在于让人心情变好,虽然我们的境况或周遭的环境其实并未因此而改变。
虽然人性决定“治愈系”存在的合理性,转型时代也尤其需要“鸡汤”,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鸡汤”不会催生社会变革与进步。心灵鸡汤,偶尔喝一碗无妨,天天沉醉其中最终会消磨斗志;寻觅人生方向,活出生命质量,我们还是要从纯文学中汲取营养。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不能否认纯文学永恒存在的价值,但是如何扩大其传播影响面,让更多受众乐意接受,是否可从“治愈系”作品笑傲江湖中受到启示?也不能抹杀一批优秀纯文学独特的创造性与人文价值取向,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过于沉溺抑或陶醉于自我感觉,而缺乏多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与写作?许多仍然基于崇高使命与历史责任从事写作的纯文学作家们,理应对此多一些反思,毕竟读者是文学作品的基石。纯文学要向心“治愈系”学习,假如一直固步自封“板着面孔说话”,就会离读者越来越远,乃至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