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8-城事新闻

一唱三叹,情系柳腔六十余载

柳腔艺人袁雪峰年近八旬依然活跃在社区文化舞台上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2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袁雪峰在“记忆市北”活动的演出照。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付晓晓

5月,市北区“记忆市北”、李沧区“群文大舞台”活动都刚刚启动不久,袁雪峰被各街道和社区排着队请去表演柳腔,一共演出了八场,这是她今年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演出季。“我唱柳腔六十多年了,没有断过。”年近八旬,袁雪峰依然活跃在社区文化舞台上,将她热爱的柳腔唱进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搭台唱戏

柳腔发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是在山东地方戏原始声腔“肘鼓子”的说唱基础上,吸收当地的民间小调和花鼓、秧歌的表演程式而来,距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袁雪峰1939年出生在河西村,河西人爱柳腔,她从小耳濡目染,七八岁时就喜欢“没事瞎哼两句”。15岁那年,袁雪峰加入河西柳腔业余剧团,团里都是会唱柳腔的本村人,平时各忙各的,定期凑到一起排戏、演出。“我跟着团里的老人学,他们还从即墨的专业剧团请来老师,也给我们指导。”袁雪峰说,她学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母亲会“训斥”:“你看看你,怎么迷成这个样!”
勤奋加天赋,不出几年,袁雪峰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主攻青衣。当年的河西业余柳腔剧团在十里八乡很受欢迎,经常被邻村请去演出。尤其是正月里,附近村子能走个遍,火爆的时候得提前派家里的小孩去占着位子。“乡亲们都爱听,不听几出柳腔,感觉都不像过年。远的到王哥庄、沙子口、错埠岭,近的更不用说了。”袁雪峰跟着剧团到处跑,把她的声音和身影留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走到哪里唱到哪里

“拴老婆橛子”是民间对柳腔的戏称,意指柳腔深受普通中老年妇女喜爱,听得挪不动脚。柳腔唱腔多悲调,有凄婉哀绝、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袁雪峰说,“柳腔用方言唱词和说白,通俗易懂,老百姓听着实实在在。它表达的感情也很充沛,注重刻画人物,容易引起共鸣。”
袁雪峰1966年离开河西村,跟随丈夫去了部队。“没有了剧团,不能唱戏的日子真是难受。”失去了伙伴与观众,她只悄悄在心里唱和演。十年后,她回来了,乡间铺天盖地的柳腔热却不复存在了。河西柳腔业余剧团仍然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她常回去,和伙伴们演几出戏。即便难以再找回柳腔从前的辉煌,这群人也一直坚持唱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河西村拆迁改造,排练场地没了,剧团也散了。但是袁雪峰不死心。她到毛毯厂上班,业余时间开始教一些对戏曲感兴趣的工友们学戏。住处搬到北山一路之后,她也带着街坊四邻学唱柳腔。“走到哪里我就唱到哪里。”袁雪峰说,“柳腔就像我的生命一样,对柳腔,我放不下。”
和袁雪峰一样,很多老河西人都放不下柳腔,柳腔早已成为河西的一种文化传统。重新找好场地和人员,2004年,河西柳腔业余剧团重组了,袁雪峰再次开始跟着剧团排练和演出。剧团复活了,袁雪峰自己也像获得了重生一样,对柳腔的满腔热血又有了安放之处。

“教比唱责任更大”

最近,市北区“记忆市北”、李沧区“群文大舞台”活动陆续启动,袁雪峰经常被各街道和社区请去表演柳腔。近期,她一共演出了八场,这是她今年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演出季。从15岁到79岁,袁雪峰唱柳腔60多年了。青岛柳腔名家毛秀梅曾鼓励她,“你怎么也要唱到八十三四岁。”而她的“野心”不止于此,“演一天算一天,爱唱、能唱,我就一直唱。”
如今,“老师”是袁雪峰另一个身份。河西柳腔业余剧团重组之后,她一直担任团里的指导老师。近几年,她还在青岛群星会艺术团、北山一路柳腔剧团等四五个地方做指导老师。有“戏迷”把自己录的唱段发给她让她指导,她也乐于给出建议。“教比唱责任更大,在我这个年纪,还能唱的同时,也想多教教别人,让更多人会唱柳腔。”袁雪峰说。
从过去的田间地头到如今的社区舞台,和袁雪峰一样,很多民间艺人依然活跃,坚守着他们的柳腔梦,希望让这门从泥土里长出的艺术,始终牢牢扎根在“泥土”中。袁雪峰说,传承柳腔,先得让老百姓都还能听到它,“只有让更多人听到它,才可能有人喜欢它、学它,柳腔才能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