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4-教育周刊

“晒娃”热情下降背后:让孩子安静成长

新闻    时间:2021年01月2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菊

0~6岁天天晒,孩子干啥都可爱;一二年级经常晒,孩子得表扬了、戴红领巾了、当上卫生委员了;三年级偶尔晒,晒孩子写的作文画的画,开始抱怨辅导不了了;四年级开始消失,几个月晒一次;五年级不晒了,抱怨陪着写作业折寿,为心脏支架降价欢呼;六年级完全消失,什么话都不说了,就像没生过孩子一样……前不久,亲子育儿专家杨樾的一段文字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中国青年报》1月25日报道)
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圈,大致符合这一规律:经常在朋友圈晒娃的家长,娃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以学龄前为主,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后,父母就很少再晒娃了。
为何如此?有家长说,孩子小的时候,觉得自己家孩子挺有才的,随着孩子升入高年级,发现班上很多孩子都多才多艺,担心自己孩子的“三脚猫功夫”晒出来贻笑大方;有家长表示,孩子上高年级后,成绩越拉越大,以前立的各种Flag被现实打脸,再也没有了晒娃的兴致;也有家长直言,职场内卷已经够残酷了,眼看着下一代身上的教育内卷愈演愈烈,感到焦虑又无奈,大家彼此克制“晒娃”,才能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为彼此留些体面。
从“晒娃狂魔”到“淡定老母”,越来越安静的朋友圈,反映出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孩子刚出生时都是自带光环,粉嘟嘟的小人儿,一颦一笑都让家人欣喜不已,光是吃喝拉撒睡,就能让新手爸妈无比满足开心。在此时的父母眼中,孩子完美无缺,将来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其他一无所求。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掌握了一些能力,父母对孩子有了更多期待。孩子进了幼儿园,身边有了许多同龄娃,父母开始不自觉地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较。谁家的孩子吃饭好、谁家的孩子语言能力强、谁家的孩子会唱会跳……等孩子上了小学,更是要比成绩、比才艺、比荣誉。孩子总有一些地方是比不过别人的,这时家长的烦恼、焦虑就随之而来了。再加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接踵而至,人到中年的父母哪还有心思“晒娃”?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慢慢增强,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也开始有了隐私保护意识。不少孩子也玩起了微信、QQ,对父母发的朋友圈内容一清二楚。这时候,父母再不加节制地“花式晒娃”,就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晒娃”现象少了也是好事。很多父母“晒娃”的初衷虽然是记录孩子的成长,但对于他人来说,却容易引发焦虑和攀比。生活在智能手机时代的人们为何总喊心累?就是因为每天接触过量的信息,让人陷入无休止的比赛之中,很难静下来专注于自我成长。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让彼此少一些焦虑,少一些互相伤害,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对父母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