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ZE08-文旅

半岛都市报

文旅
2018年11月09日

循源——港湾之忆(二)

新闻    时间:2018年11月0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当时的居民住所。
如今的小港高楼林立。崔冬妮 摄
让我们把历史的年轮倒拨回两个甲子,当时的青岛港,只有青岛口的栈桥码头和衙门桥码头。德国殖民统治青岛后,便把这两个码头当成了“摇钱树”,巧取豪夺但仍不满足。他们看到,这两个码头水深有限,不能停靠大型船舶。为加快其政治扩张和经济掠夺的步伐,德国人酝酿着另建新港,新港的位置就选定在今天的小港、大港一带,作为当时德国在青岛建设的最大项目投入巨资。1901年,小港建成;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随后10年间,青岛一跃成为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到1913年,青岛市区华籍人口已达16万,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规模。城市各项设施逐渐齐备,城市风貌个性鲜明,具有了今日青岛的雏形。
1914年,德日为抢夺青岛,大打出手。德日之战以德国败退告终,青岛又被日本奴役。随后,命运多舛的青岛,又几易其手。被形象地喻为“五个指头”的青岛大港5个码头,也相继建成。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的港口回到了人民手中,如今成为青岛的一个招牌。
城以港兴,港城共荣。岁月的潮汐,在不停地冲刷着记忆,然而,它永远不能磨灭流淌在青岛人心中那些已被融入血液的东西。
大鲍岛、小鲍岛、老街里、海关后、台东镇,这一个个打上岁月烙印的地名;身着谦祥益、买布瑞蚨祥、头顶盛锡福、手戴亨得利、喝酒聚福楼,这一家家延续百年的老字号,时常萦绕于心,挂在嘴边。
“鲍岛”,在这张1873年绘制的即墨县仁化乡地图上称为“豹岛,是胶州湾东南部一个小岛的名字。德占青岛后,把鲍岛与陆地相连建成小港码头。1900年,德国将“胶澳租借地”分为“内界”青岛和“外界”李村两大区,内界为市区,包括青岛、大鲍岛、小鲍岛和台东镇等9个小区,青岛和大鲍岛为街市的核心。为把华、欧分区建设,德国当局以德县路、保定路为分界,划定南为欧人区,即青岛区;北为华人区,即大鲍岛区。为便于管理,1910年,德国胶澳总督颁布法令,将内界9区合并为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4个区。随后50多年间也多有变动。1951年8月,青岛市区划调整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6区。
百年前的大鲍岛区,包括今天市北区的海泊路、高密路、胶州路、即墨路、李村路、沧口路、聊城路、馆陶路和冠县路等地域。这里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最繁华的城区,也是青岛本土文化的发祥地,其建筑风格多为中国样式、街道名称沿袭中国叫法,也有不少地段是欧美日建筑的混合区。虽经百年沧桑,这一格局至今随处可见。
大鲍岛这片被叫着“里院”的建筑,顽强地矗立到了2007年。因为建港口、修铁路,华人劳工在此集聚;也因港口的贸易,这里商贾云集。人口的机械增加和自然增长,让“里院”和住在里院的人一样拥挤不堪。
著名诗人纪宇在《记忆中的市北》一书中,对自家老屋——冠县路二号留下了这样的记忆:这是青岛有名的大窑沟桥洞子,边上的第二个门是个老二楼,木楼梯因年久失修,已经露出些许险象,人走上去吱吱作响。楼上一共三间,住了三家。我家这间只有8个平方,还搭了个半截吊铺。赶上我姊妹仨都在家,加上母亲在屋里做饭,那就有点转不开了。对此,我有办法,把自己的身子“转移”到窗外,坐在窗台上,双腿垂在房顶看书。等母亲唤我进来吃饭时,我一回头,眼前一片漆黑……
如今,这里桥洞子还在,老屋不见了的踪影。
于秀珍17岁嫁到这里,住到了80岁,里院还是那个里院,只是破败了许多。
现在,“里院”变成了“小港名城”。
与小港毗邻的馆陶路,上世纪初,也因港口的生意,成为“洋行一条街”,汇聚了德、日、美、英、法等国家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56家,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