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04-朝花观澜

半岛都市报

朝花观澜
2017年11月10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重要新闻[A04]重要新闻[A05]专题[A06]走进新时代[A07]走进新时代[A08]城事新闻[A09]城事新闻[A10]中国童装小镇[A11]中国童装小镇[A12]城事看点[A13]城事看点[A14]城事看点[A15]广告[A16]城事看点[A17]城事车展[A18]城事发布[A19]城事图说[A20]城事关注[A21]城事教育[A22]城事警法[A23]城事社会[A24]城事经济[A25]文体新闻[A26]文体综艺连载[A27]文体关注[A28]文体体彩竞技[A29]天下新闻[A30]天下聚焦[A31]天下时局[A32]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话题[B03]朝花周刊[B04]朝花观澜[B05]朝花波螺油子[B06]第一消费[B07]品味周刊[B08]品味资讯数码[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E01]市南社区报[QE02]市南社区报[QE03]市南社区报[QE04]市南社区报[QF01]市南社区报[QF02]市南社区报[QF03]市南社区报[QF04]市南社区报[QJ01]市南社区报[QJ02]市南社区报[QJ03]市南社区报[QJ04]市南社区报[QM01]市南社区报[QM02]市南社区报[QM03]市南社区报[QM04]市南社区报[QP01]市南社区报[QP02]市南社区报[QP03]市南社区报[QP04]市南社区报[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想起了炉子                                    □王溱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秋去冬来。换季时节,老人最受不了的是冷空气时不时从天而降。寒中思暖,想起了炉子。
炉子是一种家用设备,或曰器具。生在城市里的一些90后,大概不曾见过这古老的铁器,但对其上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北方老百姓家里的炉子有两种作用:炊事,取暖。
炉子有专门商店出售,样式单一,上面是平面铁圆炉盖,一般由四环圈组成,也有三环圈的。一环套一环,中间是一圆形小盖。这种设计很合理也很实用。炉子是用来炊事的,锅底有大有小,有圆有尖,如果是一个炉盖,很难满足各种锅底需要。多种炉盖犹如“万用工具”,我们的祖先的确很聪明。炉子中间也叫炉膛,圆而鼓的形状是为了多装燃料和散热。炉底是三只“爪子”,起支撑作用,又与炉子的滚圆造型呼应。实际四只“爪子”更牢靠些。一些自家制造的炉子多为“四爪”,甚至无爪,直接墩在地上。
自制炉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很流行也很时尚。流行,是指人云我云,争先恐后。但凡有点条件的人家,怎么也鼓捣着做个土炉子“洋相洋相”。说时尚,是因为自制的炉子“功能”多,除了炊事、取暖,还可以烤地瓜、花生,烘干衣服。那时,谁家有个自制的炉子,也算是“本事人家”,令人刮目相看。
对北方人而言,冬天屋里生个炉子,绝对有驱寒化暖的效果。很难想象,外面寒风阵阵吹,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这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同样是生炉子,但效果不尽一致。这就是坊间所说,会不会鼓捣的问题了。
有些人很会“拨弄”炉子,从生起火来开始,久久不熄。该旺时,火焰熊熊,炉火烤人;要弱时,火煨如眠,熨熨帖帖。这需要经验和技巧。大多数人生起火来旺一阵子,但要保持长久很难。特别到了夜间,不按时加燃料,火很快就熄灭了。
冬天最难过的莫过于晨起穿衣,玻璃上长满了冰花,屋子里寒气袭人,此时多么期望炉中有火啊!有火就有温暖。然而,这往往是“奢想”而已,事实是此时的炉子多为“冷如冰霜”,要想炉火再生,必须有人勇于“牺牲”。多少回孩子们“划拳”,不愿离开暖窝,最后还是大人们点燃炉火,让房间重生暖意。长辈任何时候都不想委屈自己的孩子。
如今,炉子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方便省心又卫生的集中供暖和燃气灶。然而,作为怀旧,特别是初寒乍冷时,老人那种特有的念想,却难以消失。毕竟,那是几代人的情感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