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7-城事观察

一条盖毯爆火背后的

童装江湖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刘世芳展示爆火的儿童毯。
服装加工厂工人在忙碌。
各式各样的童装。
天猫货仓工人在打包发货。
说起童装行业的收益,刘世芳很满意,“如果不挣钱,我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一直在做童装。童装利润低,主要是走量,孩子换衣服快,现在的衣服可能过一两个月就穿不了了,现在又有三孩政策,这行会越来越好”。刘世芳每年都去北京上海的商场里转悠,“看看今年的流行色是什么,流行什么款式,什么火我就做什么”。刘世芳说,即墨卫衣今年在网上卖得很红火,所以秋款她准备做儿童卫衣。

>>>见招拆招
从线上到线下赶上风口

禾雀品牌创始人刘云峰、王晓红夫妇的创业之路,几乎踏准了童装行业从电商到外单加工到内销加工再到品牌发展历程的每一个节拍。
2008年前后,阿里巴巴批发网(1688平台)还是企业黄页,王晓红利用青岛外贸工厂多的优势,试着从网上联系一些外贸厂家,收购外贸尾单,再在1688平台上联系买家。王晓红告诉记者:“那时候很容易就能通过信息不对称形成交易。”赚取第一桶金后,王晓红和丈夫刘云峰注册了公司吉美誉,开始自己生产,之后再到1688平台上销售。
随着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构建,线上订单滚滚而来。2013年底,吉美誉服饰获得阿里巴巴“年度童装销量T0P8”的荣誉称号。但是,2014年起,网上利润空间逐渐压缩,线上红利期渐趋消失,吉美誉开始调整公司运营方向,转向线下实体店。
不仅如此,夫妻俩还调整了产品线,转做梭织中高端棉麻系列童装,价格也偏贵一些。刘云峰告诉记者:“刚开始做高端棉麻童装的时候,心里也没底儿,一周之内大客户全跑光了。我们有店做展示,好在后来很快来了别的客户。”至今,刘云峰都觉得那次转型有点冒险,“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那样做了”。
厂房一开始是400平方米,后来扩展到800平方米,现在1000多平方米,生意越来越好,每年销售约200万件。现在,公司正在走品牌化路线,“就是一个整店输出的模式在做,以前就是卖货,你给我钱就行,我们之间的交易就结束了。现在我不止卖货,我还得注意我的品牌形象,你得按照我的要求来做”。

>>>少主出山
“服二代”转型做品牌代理

宋海燕既是即墨童装联盟、青岛童装商会的会长,同时也是青岛素芽服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们是老一辈童装人,我们这代人的孩子,大多是90后,正好到了接班的年纪”。前不久,宋海燕将在北京工作的儿媳妇叫回老家,让她学着打理自家的企业,“我说你给别人打工,还不如给自己干呢”。
据宋海燕介绍,即墨拥有3000多家童装企业,年产值200多亿元,与广东佛山虎门、浙江湖州织里并称为中国童装三大制造业基地,在童装领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当地有好几家比较大的童装企业都是二代接班,并且做得很好,“我们这批人,眼光跟不上时代发展了,现在更适合年轻人去发展。有老人在这里传授经验,年轻人在前面冲,我想这个路子肯定越走越宽”。
山东沐瑾品牌运营公司总经理姜日刚也是一名“服二代”,“我父母干了一辈子服装行业,现在退休了,在家带孙子”。有父母传授的经验,姜日刚和妻子进入服装行业后少走了不少弯路。在父母积累的基础上,他们吸收了更先进的理念,转换经营模式,做起了品牌代理,“比如花田彩、糖麦卡等品牌,我们是加盟店的形式,现在山东省内已经开了60多家店”。姜日刚介绍,他们没有加盟费,从选址、店铺装修到道具、店铺陈列,他们帮助客户把加盟店做起来,“客户从品牌订货会上拿货,不是你把货拿回去就算了,我们还要想如何帮助他们把货卖出去,怎样赚到钱”。
姜日刚说:“我们每年的递增量都是很稳定的,每年20%以上的店铺增长率,去年我们的业绩也是提升的,今年肯定比去年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