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4-人文青岛

半岛都市报

人文青岛
2020年09月14日
>>本版新闻:
·永远结不成的果实

永远结不成的果实

诗人王亚平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青岛,收获了灵感也曾收获爱情

新闻    时间:2020年09月1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为了活着,只得撇下家乡
那抹乡愁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诗,是永远结不成的果实”,这是王亚平1944年留下的文字。在他看来,“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诗是丰美的果实”,“那些把自己的诗夸耀成‘花朵’的人,是狂妄的可卑的行为”。
王亚平是位诗人,出版有《都市的冬》《海燕的歌》《十二月的风》等几十部诗歌、散文、戏剧等著作,所以他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伴随着政局的动荡,诗歌的激情,奔放的爱情。1934年,诗人王亚平“逃”到青岛,先后任教师和校长,参与了《避暑录话》,创办了诗歌副刊,影响了大量的诗歌爱好者,也收获了一份短暂的爱情。而后,因为被反动当局盯上,又“逃”离了青岛。接下来,我们通过王亚平的自述、后人的回忆、以及专家们的解读,再现一位诗人澎湃不凡的诗歌历程。

暮色溜下山岗,
荒山吞没了斜阳,
不见戴月荷锄人,
不见牧夫驱群羊,
干风爬过旷野,
掀起惊心的旱荒。
——《农村的暮》

这是王亚平1935年在青岛发表在《避暑录话》上的诗,这一年他整整30岁。
“家乡是一幅美画,绿色田园笑对着晴天”,王亚平如此形容自己眷恋的家乡。王亚平(原名王福全),1905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一个农民的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小是在祖父母、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的。
11岁才开始上学,但他对读书的兴趣浓厚,且刻苦认真,在初小读了一年,就考入了县立高级小学,10年的农村生涯给予了他生命的厚度,书本则给予了他生命的广度。“读了三年书,使我明白了地球是圆的,雷电风雪怎样来的,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永远结不成的果实》王亚平1944年回忆录)。而此时影响他终生的是两件事:“一件是五四运动,一件是一位旧文学很好又善作诗的老师引导我走上学诗的道路”。
五四运动彻底冲击了王亚平青春的灵魂,他开始读一些新书,从祖母口中听到的一些神话也慢慢被挤出脑海。家乡的旱灾、饥饿的人群,使得“革命的血花也就从这时埋下了种子”。
考取邢台师范后,王亚平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文艺研究社,并有了第一个“恋人”:诗集《红蓼集》。火红的红蓼花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打动了站在岸边的王亚平,诗歌的激情也在此时彻底迸发。
在读书期间,家里就给15岁的王亚平操办着娶回来一位大他四岁的姑娘,“由于她的性情贞淑,爱穿素花纹的衣服,又兼我自少喜欢陶潜的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就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素心”。素心的命运是伴随着王亚平对她的爱与弃的,“(她)完全像一位好姐姐,也许由于我是一个太热情的人,对于她,我也很有些爱恋,虽然,有两次和姓郝姓郑的小姐相爱,但并没有从我心里把素心的位子夺了去。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我热爱了左琴琳娜,她才被我残酷地丢弃了。当我到东京读书的时候,听说她突然失去了人性,疯了。这在我的良心上,刻印了一个终生不能忘记的‘罪’的创痕”。
诗人的多情,让素心姑娘为他痴狂。
邢台师范因学潮解散后,王亚平回到家乡创办平民学校。在此期间,诗歌一直伴随着他,他和朋友枕蝟、革非创办了友声社,并自己出版油印刊物《友声》。然而,《友声》“就像一个炸弹,在死水样的故乡爆炸了”,年轻的学生受到了鼓舞,但顽固的绅士和官吏却容不得他们。王亚平只能“永远别离了乡井”,到县城教书,在这里认识了后来和他一起到青岛开创诗歌天地的好友袁勃。
学校复课后,王亚平就回到了师范,于1926年正式毕业。由于他的思想激进,成为被抓捕的对象,只得“沉默地走了,‘沉重的脚步,踏着阵阵心痛’,‘为了活才撇下自己的家乡’”。童年美丽的梦和温暖,在王亚平的心目中破碎了。
从此,流亡。他先后到过南和、开封、正定等地教书。
年轻时的王亚平。

左起:力扬、王亚平、臧云远、臧克家、柳倩。

辗转青岛
诗人摇篮,收获诗歌与爱情
中年王亚平

白鸥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
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
天空矗立着孤独的塔灯。
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
四围喧腾着愤怒的涛声。
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灯塔守者》

“塘沽,应该是我真正写诗、研究诗、从事诗歌运动的‘起点’地”。1930年12月24日,受铁道部总务司的聘用,25岁的王亚平到部立塘沽扶轮小学任国文教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让王亚平决定不再沉默,“我的诗,要为人民复仇”。1932年9月,在“左联”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宣告成立,消息传到北平,当时在北平的王亚平和袁勃、曼晴、左琴琳娜等立刻响应,要求加入了中国诗歌会并组织成立了河北分会。
也是在这段时间,王亚平的感情掀起涟漪,“我尝尽了苦痛、欢悦、热爱、憎恨、惊险、幻想的滋味”。主角是他在塘沽的同事,她潜在的美与力,震撼了王亚平的整个心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她突然接近了王亚平,因为她想读新书,求新知识。她就是诗歌会中的左琴琳娜。“我发狂地爱着她,她也发狂地鼓励着我,安慰着我,我们读书、写作好像没有感到疲倦”。王亚平甚至为了她,抛弃了老家的妻子。然而,在左琴琳娜被捕后不久,王亚平接到她母亲的信:“小女已脱险,我将携其南归,请永无再和她通信……”为此,王亚平痛不欲生,甚至几次想到自杀,幸好朋友和他的事业信念拯救了他。
王亚平也承认,自己在和左琴琳娜交往期间,还遇到过一位广东女郎,她更天真、坦白、勇敢,能够大声喊着说:“平!我爱你!”她叫茜林,还曾在王亚平生病期间照顾过他,被王亚平视为救命恩人。王亚平向左琴琳娜坦白了茜林的存在,“她逼我马上回一封信给广东女郎,我遵照她的心意写了那样充满嫉妒与爱的阴谋的一封信”。之后,茜林失望地离开了,去了北平,后又出国,“像琳娜一样,永远没有音信了”。
仿佛,诗人从不缺乏爱情,到青岛后,王亚平又有了新欢。
来到青岛,王亚平可以说是“逃”出来的,“北平的《新诗歌》被反动当局查封了,平、津、塘住不下去了,二十九岁的王亚平辞去了塘沽扶轮小学的国文教员职务,逃奔到文人聚集的青岛,于1934年8月1日被聘为青岛黄台路小学(今青岛市北区实验小学)教务主任”。
来青岛两年后,1936年,“黄台路小学的中国学生与日本侨民子弟打架,日本领事馆以势压人提出抗议,当时的市教育局为息事宁人将校长崔登贵撤职了事,王亚平继任校长”(《王亚平:左翼诗人在<都市的冬>》翟广顺作)。
在青岛,融入作家群体中,王亚平如鱼得水,在教育工作之余,继续创作诗歌,并创办了《现代诗歌》。出版了两期后,袁勃等人也来到了青岛,为了避免反动当局的摧残,更名为《诗歌新辑》继续出版。1934年12月,王亚平和袁勃、李劫夫等人还创办了大型诗歌刊物《诗歌季刊》,团结了数百个写诗的朋友。
1935年,王亚平的诗集《都市的冬》于6月1日在上海国际书店出版发行了,集合他早期的34首作品,得到了多位诗人和作家的赞许。“……褪色的幌子,垂在门前,/警察的脸缩进了皮大衣领,/布告牌上模糊的字迹:/整理市政,恢复繁荣。/残雪还没有融完,/冷,马路上冷清清的,/枝叶在秃枝上颤抖,/低诉着,来了,都市的冬。”青岛作家于向阳先生提到,《都市的冬》这首诗是真实的写照,从有关资料看,这一年“青岛大小商铺,陆续倒闭者,至一千六百余家之多。且倒闭原因,由于收入不敷支出,资本倾尽,无法维持,不能不关门而去”。
“青岛是诗人的摇篮,有都市的跳跃,也有乡村的宁静”。在青岛,王亚平收获了友谊和一部部诗集,同样也收获了爱情。“在这自然力、人力合手创造成的绝好的山岛上,我遇到了一位北方型的小姐,她那含了无限生命力的黑色瞳孔,她那永远紧闭着像隐藏着无限秘密的嘴唇,她那光润柔细的头发,都使我发狂地爱着”。王亚平叫她任湄茵。
两人每晚散步于青岛绵延的松林中,踏着柔软的草径,坐在青石板上谈心,听虫鸣风舞,好不浪漫。于是,王亚平每天都在爱中浸润着,呼啸着,写下了很多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