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06-养生周刊

紧锣密鼓齐协作医疗保障卫上合

新闻    时间:2018年06月2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岛城各大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岛城部分三甲医院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在8个月时间里挑选精兵强将,制订合理方案,一次次演习演练……精心准备加上过硬本领,医疗卫生保障任务最终圆满完成。同时,经过这次砺炼,岛城各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向国际化迈进。

■准备
提前紧锣密鼓忙碌


记者了解到,虽然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前不久召开,但是医疗卫生保障任务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青岛市市立医院曾是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十年间,医院以国内外重大保障活动为砥砺,磨练出了信心和实力。2017年9月30日,市立医院接到保障任务的指令。从领命到复命,八个多月的时间,市立医院开始了紧张的忙碌。此次上合青岛峰会医疗卫生保障指挥中心就驻扎在该院东院区,这里承担医疗卫生保障总体调度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指挥,每一条救治指令经这里快速发出。
在青大附院,医院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11个专项工作组,制订了1个工作总方案和20余个子方案,明确了医疗保障工作定位。医院将64名定点医疗保障医护人员分成13个医疗小组,确定了每个医疗组组长,并配置至10家酒店、1个火车站,加强了对人员的培训演练。依据不同的医疗保障功能定位,医院在崂山院区、市南院区设置了专门的医疗保障与应急救治专用场所,并对酒店诊区、火车站诊区布局进行了精心设计。  
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则成立了医疗应急救治指挥办公室、医疗保障工作小专班、设立联络员,层层部署、责任明确。医院梳理各项卫生应急预案,迅速完成相关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药品、标识、其他用品等配备工作。峰会期间,全院上下各司其职,承担医疗保障任务的相关院领导、行政管理人员、专家组和应急队均24小时在院在岗值班。
在青岛市中心医院的医疗保障组中,医护人员分为新闻中心组、注册中心组、嘉宾入住保障点组,全方位为峰会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在峰会期间,医疗保障人员从早上5点多钟就开始了上岗服务,最晚要忙到凌晨时分。
为做好上合峰会期间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工作,在市文明办、市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团委、门诊部、收费管理科、老干科等科室积极行动,组织60余名骨干人员成立城市运行志愿服务队。

■人员
严格遴选骨干专家参与


在峰会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期间,各家医院投入了精兵强将,医护人员们也不辞劳苦,尽职尽责。
记者了解到,作为峰会的定点医院,市立医院成立了94人组成的院外团队、118人组成的院内保障专区团队,34人组成的专家会诊团队,60人组成的医疗应急救治小组。这只400人的医护专家团队,以全面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突出的外语能力,经过严格的遴选程序,成为这次保障任务的核心力量。
青大附院严格挑选1800余名各类人员,明确了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值班方案。大家善打艰苦硬仗,涌现了很多感人故事:急诊抢救室人员24小时在岗,一位护士新婚第二天便奔赴了演练现场;都是保障人员的双职工,只能把1岁多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一位医生患着重感冒,哮喘发作两次,仍在岗位工作;怀孕近3个月的职工突发先兆流产,她坚守岗位,连续注射了30天保胎针…… 
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则根据培训和演练工作计划,共开展培训、演练工作29次,累计培训及演练5000余人次。为加强峰会期间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外派医疗组、驻点医疗组、志愿者、门诊窗口和院内健康教育宣传点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高。面对繁重的保障任务,医院医疗组全体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克服个人困难坚守岗位,全体留守,连续保障6天。
要想成为医疗保障组的一员,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提供医疗服务,有很多“硬杠杠”。除了要有充足的责任感外,诊疗水平也有相应的要求,“医生必须是我们医院的骨干,级别要达到主治医生及以上,护士必须是科室的骨干护士,在各项急救技能大赛中获过奖的尤佳。”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王岭说。

■一线
第一时间治疗伤病患者


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医疗保障网全面的构建,在关键时刻能在第一时间反应,为大家及时解除病痛。
5月19日,峰会服务人员梁先生持续发热多日,但工作心切,最初拒绝医生静脉治疗,没想到病情急转直下,白细胞一度仅为正常人的1/4,生命防线濒临崩溃。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曲彦和韩伟两位呼吸重症治疗经验丰富的专家联手负责,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护治疗,最多一天会诊4次,一次会诊最多达9个科室。小伙子十几天徘徊“鬼门关”终被拉回,其父母在感谢信中写到:“感谢你们的全力精心救治,我儿年轻的生命得以重生。”
6月1日,峰会礼宾组一名工作人员突发胸骨后疼痛急诊就诊,市立医院导医护士以专业经验,判断病人有急性心梗的可能,检查报告结果验证了最初的担心:病人肌钙蛋白竟然超出了正常值的13倍,提示心肌严重受损。肌肉紧致、身体健硕的病人立即被送入抢救室,造影检查及会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内科主任邵一兵第一时间为其施行支架置入术,畅通生命通路。从确诊到血管开通,仅用了40分钟。
6月9日凌晨零点十分,一名工作人员不慎摔倒,同时被沸水烫伤,经初步评估烫伤面积为13%,额面部为深II度烫伤,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保障人员立即汇报指挥中心,将患者就近转运进一步治疗,从接诊病人到送达医院仅用了10分钟,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如此训练有素、无缝隙交接与前期大量实战演练密不可分。
“这几天海边雾气比较大,空气很凉爽,加上大家旅途奔波来到青岛,有个别的服务对象出现喉咙痛这种轻微感冒迹象,我们都及时对他们进行了用药辅导和建议。”自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开放以来,医疗保障组工作的医疗室里,每天都会接待几位身体略有不适的人员,青岛市中心医院医生王岭介绍,他们不只在医疗组等候求助,还会经常在新闻中心场馆内巡护,方便第一时间发现医疗需求,提供及时的诊疗帮助。
据介绍,峰会期间,各外派医疗点累计接诊521人,其中外籍人员15人,媒体记者69人;各保障医院接诊1061人,住院5人,手术2人,紧急高效完美抢救2人,实现峰会医疗卫生保障全救治。

■影响
岛城医院服务迈向国际化


从去年10月开始准备,历经8个月,岛城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一次次演练中已将工作做到炉火纯青。  
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力量结合“美丽医院行动”、“改善医疗服务”等专项工作,拓展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和服务意识,增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相关服务。
今年5月25日新闻中心医疗点启用开始,各外派医疗点按既定计划由外围到核心有序到位,至6月8日,包括核心区、团长酒店、内外媒住地、交通站点等全部54个现场医疗点人员、设备、物资车辆全部就绪,中、英、俄三语医疗服务保障热线24小时开通,在前期充分培训演练磨合的基础上,立即投入医疗保障工作。
6名国家级专家、3名省级专家驻青保障,8名国家级专家、23名省级专家单位值守;青岛各保障单位接诊专区、应急梯队、专家团队等全员在岗待命;信息指挥平台高效运行,指挥调度精准流畅,应急救治及时规范。
借助峰会的契机,岛城各大医院着力打造国际化诊疗环境,所有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要开设外籍人员服务窗口,开展礼仪培训和着装规范,以国家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标准为目标,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流程,设置中俄英文标识标牌和咨询台,提供中俄英信息咨询服务,标注峰会“急诊绿色通道”、“专用诊室”等。经过这次砺炼,岛城各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向国际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