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2-城事关注

半岛都市报

城事关注
2018年05月11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重要新闻[A04]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A05]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A06]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A07]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A08]城事新闻[A09]城事关注[A10]城事关注[A11]专题[A12]城事关注[A13]城事关注[A14]城事民生[A15]城事看点[A16]推进综合试验 实现动能转换[A17]城事教育[A18]城事人物[A19]城事社会[A20]城事社会[A21]城事经济[A22]文体新闻[A23]文体看点连载[A24]文体关注[A25]文体体彩竞技[A26]娱乐周刊[A27]娱乐访谈[A28]娱乐关注[A29]天下新闻[A30]天下时局[A31]半岛圈分享[A32]专题[B01]朝花周刊[B02]朝花观澜[B03]朝花波螺油子[B04]第一消费[B05]广告[B06]消费热点[B07]品味周刊[B08]品味资讯[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J09]胶州新闻[J10]胶州新闻[J11]胶州新闻[J12]胶州新闻[J13]胶州新闻[J14]胶州新闻[J15]胶州新闻[J16]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A01-04]市南社区报[QA02]市南社区报[QA03]市南社区报[QC01-04]市南社区报[QC02]市南社区报[QC03]市南社区报[QE01-04]市南社区报[QE02]市南社区报[QE03]市南社区报[QF01-04]市南社区报[QF02]市南社区报[QF03]市南社区报[QG01-04]市南社区报[QG02]市南社区报[QG04]市南社区报[QJ01-04]市南社区报[QJ02]市南社区报[QJ03]市南社区报[QK01-04]市南社区报[QK02]市南社区报[QK03]市南社区报[QM01-04]市南社区报[QM02]市南社区报[QM03]市南社区报[QN01-04]市南社区报[QN02]市南社区报[QN03]市南社区报[QP01-04]市南社区报[QP02]市南社区报[QP03]市南社区报[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T01]金家岭新闻[T02]金家岭新闻[T03]金家岭新闻[T04]金家岭新闻[T05]金家岭新闻[T06]金家岭新闻[T07]金家岭新闻[T08]金家岭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本版新闻:
·满城尽扫二维码,网

满城尽扫二维码,网

互联网支付越来越便捷,专家预测未来将进一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韩小伟

十年之前,市民出门消费还带现金,五年之前,刷银行卡和信用卡成为消费潮流,如今一部手机扫扫码就全搞定。从最开始使用网银,到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购物,再到随手扫码支付,效率提高和便捷的另一方面,支付方式的改变,逼迫商户的收款方式也在改变,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手机支付出现的风险以及维权问题,也有部分老人表示,学习移动支付确实困难较大,还是希望能保留一些传统支付渠道。

效率提高,会计3个变1个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通过互联网进行支付”最初的记忆是网银。(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或电子银行)。“我最初用的网银有个‘优盘’叫U盾,插入电脑后打开安装好的一个软件,输入密码验证成功,可以在网络上充电话费。”市民孙先生向半岛记者回忆,那是在2010年前后,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他,以此告别了手机充值卡充值模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后来,网银从电脑上“搬家”到手机上,可以直接登录银行账户。孙先生还是经常使用,他打开常用的银行账户手机客户端,选取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5月10日,很快显示在这一年里共有业务100笔,流水共18万余元。
工作中网络银行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孙先生在位于深圳路附近的一家网络公司上班,平时客户将钱汇入公司账户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网络服务。近几年里,孙先生惊奇地发现,公司本来有3个会计,发展到目前只剩下一个了。本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整理各式合同、发票,并对交易进行统计、列表,套入公式算出公司工作人员的提成。在公司业务“上网”后,大量的工作内容都交由计算机操作,包括账目内容,在网络软件的帮助下,所有交易的支付情况和客户归属情况都会被统计,自动计算出提成和绩效。这样一来,3个人很多时候没事可做了。

被托付“终身”的第三方支付

网络支付为人们所熟知,“网购”这一行为居功至伟。孙先生还记得最初的时候,他购物付款使用的是网银,没用几年时间,支付宝开始普及,为人们所熟知。
回溯这段发展历程,2003年阿里巴巴开办淘宝网,为解决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淘宝网推出了带有虚拟账户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买家支付款项先由支付宝冻结,待卖方收货无误后再确认收货,款项解冻,记入支付宝虚拟账户中。虚拟账户中的余额可提现,也可用于购物消费。
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2004年支付宝成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逐渐被大众了解并接受。随着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从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的竞争格局来看,总体上呈现出双巨头格局:支付宝与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截至2017年底,我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计246家,则意味着244家企业争夺不足10%的市场份额。
这些平台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态系统:支付宝建立了包含购物、旅游、教育、资金往来、公益、金融、生活等在内的资金融通体系;财付通则更侧重于微信社交属性的引流,目前建立了包括充值缴费、公益、金融等在内的社交融通体系;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不外乎上述几类。加上越来越好用、功能强大的各式手机银行APP,日常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付费都可以使用一部手机完成,孙先生比喻,“完全可以托付终身”。然而,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中,也产生了如挪用备用金等乱象,还有很多诈骗事件通过第三方平台完成。

卖馒头的借卖水果的二维码

互联网支付也在不断发展之中。近几年里,大出风头的是移动支付,最常见的就是扫码支付。家住大尧三路的市民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好玩的故事:在她家附近,有一个馒头摊位紧挨水果摊,馒头摊老板是一名中年女子,一直没有收款二维码,很多年轻顾客没带现金,她就去借水果摊老板的二维码,水果摊老板再把钱给她。“今年春节后她就买了智能手机,做了一个收款二维码,人们都说她‘升级啦’,她笑着说,再不弄,馒头都卖不出去啦。”
在南京路与太湖路路口附近的一家羊汤馆中,店主刘平娟和丈夫谢洪文把二维码就贴在了熬羊汤的锅台旁边。据刘平娟介绍,2016年年底的时候,有个年轻人结账时说要用手机扫码支付,问店里有没有二维码可以扫,夫妇两人当时还不知道手机扫码支付是咋回事,最后还是收的现金。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用手机扫码付钱,夫妻两人这才意识到手机支付重要性,于是从微信支付宝注册账号、网络绑定银行卡等等开始学起。谢洪文感叹说,现在基本都收不到现金了,全是扫码支付。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商铺之外,无论是卖早点的还是菜市场的商贩,也都在自己的摊位上分别摆上了微信及支付宝的二维码,记者与商贩们交流得知,他们大都来自郊区或者农村,一开始的时候连上网都不会,但是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扫码支付,他们也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这些新的东西,现在也逐步享受到了网络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新增了条码支付相关业务的数据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条码支付快速普及,推动移动支付从线上向线下场景渗透,交易量不断扩大。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办理条码支付业务73多亿笔,金额9100亿元,消费占比99.93%,单笔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绝大比重,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特点愈加明显。
今年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占绝对优势。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支付业务共计1417.82亿笔,金额45万亿元。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达27%,农村网民规模达2.09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5.4%。值得一提的是,网民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比例由2016年底的50.3%提升至65.5%,移动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网民渗透,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底的31.7%提升至47.1%。
■隐患 支付宝14万买包子,假如商家不还钱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郑州市商都路和十里铺街交叉口的汴梁大汤包店消费时,一名叫“*洪伟”的顾客通过支付宝一下转了147258元,时间都过去一个多月了,这位顾客一直没有现身,店主何刘竹很着急。5月9日,购买包子时误用支付宝转账14万多元的韩洪伟现身包子店,随后和包子店店主一起到辖区派出所,派出所核实确认当事人确系韩洪伟,包子店店主将到银行把钱转回给韩洪伟。
如今,无论是买菜吃饭、娱乐购物、出行坐车还是看病求医,二维码无处不在,使用手机扫扫码就可以付钱,不用带现金,还不用找零,互联网支付存在很多的便利,但是在市民使用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错误转账追讨难的风险,如果把转账账号或者转账金额输错,那么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这位收错钱的当事人并让其返还十分困难。移动支付一旦出现手机被盗、中病毒或者被他人擅自操作,很可能造成资金被盗。
再就是利用二维码进行网络诈骗的骗局并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的精准诈骗逐渐成为不法分子盗取资金的主要手段,这也导致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有很大的购买市场,被大量非法买卖。支付宝曾经发布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网上支付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账户被盗和网络诈骗,占到网上支付风险八成以上。
山东文翔律师事务所刘书峰律师表示,在移动支付当中转错账想要维权,电子证据举证困难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动支付会存在不能确认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异地转账的话维权成本会更高;二是电子证据容易丢失,无法证明支付过程的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也很难确认就是从支付端泄露的。这样用户方面要提高警惕,防范各类陷阱,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支付市场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