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8-A09-城事动向

央企“重仓”西海岸,打开新质生产力“蝶变空间”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4月18日,西海岸新区走进央企(北京)见面会在北京举行。 西海岸新区提供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好

春意盎然的四月,首都北京与海滨之城青岛西海岸新区紧密相连,犹如时代脉搏的交汇,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活力。4月18日,西海岸新区走进央企(北京)见面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来自80余家央企和科研院所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嘉宾,同西海岸新区、有关功能区、区直单位及区属国企代表,齐聚一堂、互动交流,为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凝聚企地共识、叠加企地优势。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这不单单是一次站上国家经济科创中心舞台,展示西海岸新区商机的“自荐”,更是一次加强央地融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共创”。就在一个月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明确鼓励中央企业与国家级新区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2014年6月获批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至今,十年磨一剑,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五千亿元台阶,成为全国第12个、北方除直辖市外唯一一个跻身“五千亿俱乐部”的区,稳居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步入新发展阶段,西海岸新区被赋予“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新使命,此次与央企的对接碰撞,无疑就是让龙头乘势高昂的最好起点。

历久弥新的合作
如果说,GDP是过往成绩的“验证”,经营主体是当下经济社会活力的“见证”,科创平台是对未来发展动能的“认证”。那么,作为山东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获批十年来,西海岸新区的发展轨迹堪称完美。
地区生产总值方面,从2013年的21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3.38亿元,实现翻番增长,成为山东省第一个GDP迈过5000亿元大关的城区,贡献了青岛市三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额。
在经营主体方面,由6万户增至44.6万户,上市公司从8家增至19家、占全市总量的41%,348个世界500强项目在此布局。
在科创平台方面,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重点院所建成启用,深层油气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国字号”创新平台达72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
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对于践行国家意志、履行社会责任的中央企业来说,是使命,也是机遇。众所周知,北京作为央企集聚区,有大约70%的央企总部设立于此。此次见面会上,吸引了80余家重点央企参与,考虑到我国目前央企总量共有97家,参与热情之高可见一斑。双向奔赴的热切,源于众多央企与西海岸新区由来已久、历久弥新的深厚合作基础使然。
最近,世界首台W6X72DF-2.2+iCER主机在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成功交验,成为青岛海洋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成果,为我国竞逐绿色航运新赛道再添新动能。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大型专业化船用低速发动机制造企业,这也成为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2017年落户西海岸新区以来的又一央地合作成功范例。
事实上,早在西海岸新区获批之前,央地合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淀便由来已久。早在1990年,中国大唐集团投资的大唐黄岛发电公司就已落户,多年来稳定保障了西海岸企业和老百姓用电、取暖需求;中石化集团自2004年起,先后投资建设青岛炼化、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等多个项目,为西海岸石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西海岸新区获批十年来,与中建、中铁、中船、中化等52家央企深度合作,共建青岛世界博览城、中船民船中心总部等重点项目达164个。

加速迭代的动能
眼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撬动新增长点的关键。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某种程度上说,新质生产力的“密度”,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高度”。
具体到西海岸新区,产业路径十分清晰。深入实施“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聚力发展“5+5+7”重点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等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集聚成势,打造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新材料、“芯屏”3个千亿级,船舶海工、汽车、智能制造装备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此前,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中,青岛42个项目入选,位列全省首位;其中,包括“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诚志新材料产业园等在内,西海岸新区9个实施类项目入选,较2023年增加4个项目,投资额位居全市首位。
稍作解析就会发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这些项目的共性和内核。所谓水到渠成,在西海岸新区的新质生产力布局逻辑中,相较已经实现规模化的产业,对基础科研创新的热情同样毫不逊色。
例如,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首个获得国家批复、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主要针对吸气式发动机开展复杂多变条件下的工程热力学及循环系统、气动热力学、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等热物理学科及其交叉学科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装置的建设与运行,将有效支撑现有吸气式发动机设计体系的完善和未来新原理吸气式发动机设计体系建立,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撑。
据悉,早在西海岸新区设立之初,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就入驻该区,与当地合作共建青岛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打造“1+n”模式,目前已形成“一园四公司”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见面会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黄从利介绍,历经十年发展,目前除“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顺利实施,4个核心产业化公司已聚集产业化团队近500万人,初步实现了基于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的轻型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无人机等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和培育,从无到有、从科研到量产,离不开西海岸新区持续提供的最好服务,最优政策和最佳保障。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更需要央企的助力与赋能。现场发布西海岸新区13项重要载体和资源平台,包括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青岛海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辛安数智产业园、中电光谷青岛园区、农高产业综合体、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凤凰岛国际滨海文旅配套项目、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文旅项目、琅琊台区域综合文旅项目、青岛西海岸生态观光园、灵珠山片区、灵山卫古卫城片区、长安路片区,意向招引项目涵盖海洋渔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城市更新等众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载体平台并非停留于规划推进阶段,而是“目前就可以启动合作”,诚意满满。
现场,西海岸新区向参会央企发出邀请:“诚挚欢迎广大央企在西海岸新区布局新产品、新板块、新业务,谋划共建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大项目,携手构筑实体经济发展新高地。”

独树一帜的优势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承担着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获批十年来,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总量近2000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近一半,占全国2%。
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海西湾,集聚中船、中海油等一批国字号龙头企业,建成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等海工重器;获批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占全国1/10,开创世界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世界最大的海洋基因库、最大的海藻酸钠生产基地均在西海岸新区。
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西海岸新区,全球首批、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澎湃的蓝色动能也意味着,陆地产业中孕育的新质生产力,得以在更为广阔的海洋空间中加速延伸与裂变。
以基因与细胞产业为例,西海岸新区发挥自身海洋科研优势,在海洋生物基因测序、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等方面集聚了华大智造、正大制药等企业,精准布局基因测序装备及试剂、分子生物育种、基因精准健康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正大制药的海洋创新药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华大智造正加快推进核心设备国产化,打造全球重要海洋基因装备自主研发生产基地。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沈双平表示,历经十年踔厉奋发,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成绩引人注目,眼下位于该区的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各项业务正风华正茂、同步发展。西海岸新区和央企都是“国家队”,未来将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规模壮大,央企与该区携手共进、深入合作,共同书写经略海洋新篇章。

加速成长的生态
《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创新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把握青岛港建设国际枢纽港的机遇,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拓展陆海内外联动和向海经济发展空间”等一系列涉及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建设的具体发展任务。
“在贸易领域,首创进口原油‘先放后检’,货物验放时间减少2~3天、节省企业200万元租罐费用。在金融领域,实行出口退税‘先退后核’,‘白名单’企业实现8小时内退税。在物流领域,‘云港通智慧查验平台’提高效率30%以上,为企业创造了自由便利的发展环境。”见面会上,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委主任高善武,用一个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具体案例,折射出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营商逻辑”。
获批十年来,西海岸新区承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市级以上改革试点160项,200多项创新经验全省全国推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起“新区管规划、管统筹、管协调,功能区重发展、重产业、重项目,镇街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管理体制,被国家发改委誉为“最顺新区体制”。深化国企分类分级改革,组建三大控股集团,区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10.9倍,营收总额增长18.8倍。着力构建大金融体系,集成推出“一金两贷双保险”,金融机构总量翻番,存贷款余额增长近7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未来将投放意向性融资近万亿元。
在这里,不仅有体制机制创新加持,更有真金白银的助企诚意。例如,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对园区企业实行“技术攻关最高奖励1000万元”等10条支持政策;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对园区企业实行“新引进人才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等10条支持政策。
多重举措叠加下,西海岸新区产业生态的发展速度,成为营商环境的最好写照。集成电路产业园已入驻涵盖从原料、设备到设计、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的重点项目,高端封测项目填补山东省产业空白;新型显示产业园,入驻“链主”企业京东方、海信视像,集聚融合装备、万达光电等30多家上下游企业,总投资近400亿元的芯屏产业园、翰博光电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展望未来,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政策双重驱动下,西海岸新区携手央企共谱新时代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一出好戏,正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