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8-教育 教师节特刊

海山教师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实习生 韩金阳 王玮薇

在教学中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评分激励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在课堂中同学们大胆质疑,大胆发言;推行“一生一策培优补弱五个一”行动计划,助力学生弱科提升;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
近年来,青岛海山学校高歌猛进,通过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低进优出”的故事。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如愿的背后,离不开一直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撑,而青岛海山学校教师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到底如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跨越?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青岛海山学校,听一线教师讲述从业故事,分享陪伴和见证成长的历程。

四年住校一心研究教学
三年高考试题刷了多遍

新学期伊始,政治组教师高奕又接过新高三三个班级的思想政治课。她是青岛海山学校一名年轻老师,虽然大学毕业入职学校仅四年,却在2023年高考创造了优异成绩,今年继续从事高三教学。
高奕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就读师范类专业,期间经过多次实习锻炼,当正式走上教师岗位,深深地体会了其中不同。“实习时首先想的是讲完知识点,现在更多想把知识点讲透,让班里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在青岛海山学校的四年,也是高奕快速成长的四年。
刚刚入职时,学校密集举行新教师培训、跟踪听课。学校每学期邀请校外专家开展讲座,跟青岛的优质名校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基本上每天都闲不住。教师培训是一场必修课,虽然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高奕觉得非常充实。满满的干货,打通了她在教学上的任督二脉。
她一直非常庆幸,遇上了一位好师父。学校实行“青蓝工程”,进行传帮带工作。师父基本上事无巨细,照顾着她的方方面面,引导她吃透教学方法。她告诉记者,学校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念,短时间内吃透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刚毕业的她而言是一场考验。那段时间,师父带着她频繁地听课,开展听课互动,手把手地传授教学方法,让她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跟学校很多老师情况一样,上课期间高奕基本都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跟学生交流起来也方便,一心扑在了教学岗位上,还把2021年至2023年统编版教材的高考题刷了多遍,只为吃透学科教学重点,精准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年轻似乎成了她的优势,跟学生没有隔阂,共同话题也非常多。
在课堂上,高奕经常用自己做例子,与学生分享自身求学的故事。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高中成绩一般,后来懂得了努力的重要。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她更加希望学生珍惜时光,用奋斗开启自己的未来。

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
为每位学生建学习档案

数学组金静老师在青岛海山学校工作两年半,其实她已经有十余年的教龄,基本功非常扎实。2021年刚刚入职,接手高一年级教学时,其中有个班级数学基础薄弱,着实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能力。那时候,她心里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表扬和鼓励建立自信。
在“一生一案”“一生一策”“一生一档”的精细化教育教学体系下,每一位青岛海山学校的学生都会制定学习目标,在学习当中见证进步。在金静看来,这是做好教学的抓手,她总会带着学生拆分目标,从一个学期具体到一个周,从一个周再具体到每一天,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
学校践行“以严束其行,以爱暖其心,以德明其志”的德育管理理念,意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落实在金静的日常教学,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又与学生很近。学校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这是日常教学的重要抓手。金静总是反复研究学习档案,持续关注学生的状态。
“看见班级的学生在进步,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金静细心地呵护学生,总在努力发现他们的进步,于细微处见到学生成长,给予鼓励和支持。记者了解到,金静所带的班级曾有一位学生成绩中游,她就在数学课上特别关注,直到学生成绩大幅提升,升入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大学。

身上有使命感拒绝躺平
教研集备时间雷打不动

“在青岛海山学校老师们身上,有一股潜心育人、拒绝躺平的拼劲,这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支持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学校在职教师3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支活力十足、战斗力强的队伍。曹锡惠作为青岛海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可以说是最了解老师的人。她在青岛海山学校工作23年,今年上半年退休的她选择坚持在岗位上面继续发光发热。
曹锡慧告诉记者,在28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学校坚信“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在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打造精细管理,落实全环境育人。同时,学校探索出了“必备知识体系化、知识体系序列化、知识序列节点化、知识节点清单化、知识清单精准化”的知识体系序列化思想。这些思想落实到教学当中,离不开老师们强大的执行力。
“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精力充沛,敬业奉献。”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不必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烦扰。每一位进入学校的新教师,除了实行“青蓝工程”之外,要先吃透学校董事长提出的“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海山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成长速度非常快。学校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每天上午开展学科集备,雷打不动。老师以学校为家,一心扑在教学上,全力护航学生成长。
曹锡慧说,学校注重“培优补弱”,把优生的薄弱学科以及学困生、边缘生,分包给老师落实“五个一”,即每节课至少提问一次,每天布置一份补偿练习,每周至少谈话一次,每两周至少一次面批面改,每月至少检查一次错题整理。在她看来,老师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努力陪着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为教师做好基础保障工作,齐心协力写好海山教育的故事。

教育温度滋养学生成长
秉承海山精神启航梦想


伴随育人质量不断攀升,青岛海山学校载誉无数,俨然成为民办教育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办学校”“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学校”等诸多殊荣,成为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优质高校生源培训基地、优质生源基地。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追求一时的成绩,而是真正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养,赋予学生未来发展的持续成长力。”青岛海山学校校长王世杰一直说,学校尊重成长规律,坚持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重视增值评价,致力于带给学生温暖的教育、品质的成长,这都离不开优质师资的支撑。
王世杰校长说,在“办一流名校”的发展之路上,青岛海山学校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力量,已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队伍。他们践行“务实勤奋、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海山精神,正通过自己的人力,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