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4-人文青岛

半岛都市报

人文青岛
2023年06月19日

岁月有痕

访旧居,寻故人筑新梦

新闻    时间:2023年06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岁月无痕,人来人往,终是无影踪;
岁月有痕,物是人非,旧居里筑新梦。
4号线的地铁,冲破了黑暗,隔绝了路面上的人间烟火,车厢里风流涌动,恍如隔世。走出地铁站,置身于另一种绿色的世界。绿荫路上,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新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拂面而来的是暖意。

从观海一路的台阶,攀登而上,钻进了观海二路的“怪圈”。围山而建的红顶中,观海二路拦腰成环,形成了青岛马路的第三怪:绕了一圈又回来。另外两怪分别是“波螺油子路”,和“马路建在房子里”。
观海二路围绕着观海山首尾连通,所以,“马路之首3号(1号已消失)与尾75号,只有一墙之隔”。这条路上,有不少名人的踪迹,而这,与观海山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雅士好山水,居住山腰,遥望山海,自是心情惬意,他们的到来也为观海山增添了精神海拔。
49号到了,王统照故居。2005年挂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子还在,已近中午,工程暂歇。高墙已拆除,院落里,建筑材料堆砌在空地上。沿台阶顺着山势攀登,11个台阶后,右侧是一片平地,一排平房正对着一块空地,两扇门四个窗户,已粉刷一新。空地对面,还有一排平房,尚未整修,墙面斑驳,当年改造的白色窗框显得不太协调。屋顶的灰瓦已有破损,用砖头和油布遮盖着。一个院落,两种时光。
继续上行13个台阶,右侧是一方平台。再登四五个台阶,又是一个休息的平台,左侧是厕所,右侧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工人正在休息。再上行十来个台阶,就抵达主建筑群了。左边的台阶上去,是两个院落,前院由朝南和朝西的三座平房围成,后院也有两座,同样朝向西方和南方。院落背靠观海山,院中几棵松柏苍翠,与一墙而隔的观海山上之林木交织错落。
居高临下向西远眺,天主教堂双子塔和百盛大楼耸立眼前,透过绿树红瓦,可以看到一隅海水,碧蓝。煮一壶香茗,聆听山上的鸟鸣,远眺汪洋,自是无尽风情。
在门口徘徊了近10年,终于登上慕名已久的王统照故居。寻访过邻居,登上观海山,看到了一座建筑的落寞,也见到了它的新颜。与原来印象中的别墅不同,原来建筑是由错落的平房组成,正如王统照的三子王立诚先生在《瓣香心语——王统照纪传》中所言:“其实我们这个家,并没有楼,只是在观海山盖了十几间平房,聊以栖身而已。”
1956年,王统照在旧居照片上题了这首诗:
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
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
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
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那么,诸城人相州人王统照为何选择了在青岛定居?
王统照1897出生于相州镇相州一村,6岁入家塾,7岁丧父。在母亲倾心教养下,潜心习读四书、五经。后考入县城高小,1913年考入山东省立一中。1918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被推选为学报编辑。1919年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学创作,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的示威活动。1920年冬,与郭绍虞、郑振铎、耿济之等12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24年就任中国大学教授。
两年后,王统照辞去教职返回家乡,他为何离开北京?王立诚说,北京当时的形势严峻,加上祖母病重,父亲是独子,必须返乡侍病并办理后事,“这一点对他的精神打击极大,所以迁居青岛,自号息庐,也是取古人‘庐墓三年’的故事”。还有一个原因,是“自1925年祖母命我母亲自济南迁至北京同居后,先父与玉妹之往来由是而绝。这是他个人感情上的一大伤心事,又是一大打击,而1929年玉妹病逝北京,我父亲也就无心再来了”。
玉妹是谁?
王立诚先生坦诚了父亲与玉妹的渊源,而这也被王统照写在了日记里。原来玉妹是王统照17岁遇到的女孩,原名隋焕东,因为在接触中产生了爱慕之情,遂成为了初恋。然而,王统照19岁时,在家庭的包办下结婚,娶了孟氏家族的孟昭兰为妻,并生下了长子王济诚。但王统照心中还是念念不忘玉妹。1920年,王统照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暑假回济南时巧遇玉妹,旧情复燃,一发不可收拾。他把玉妹带到北京,进入女子补习学校读书,让她备考女师大。两人感情深厚,王统照将两人的故事偷偷写进了《民国十年日记》中,秘不示人,直到去世才被后人发现。
日记中,王统照心里是矛盾的,在爱情和婚姻中,他也很苦恼,一方面想冲出婚姻的牢笼,一方面又畏惧流言,同时出于对家庭的责任,迟迟不能做决定,他在诗中写道:“世网重重尽帝囚,人生缘业等浮沤。埋骨青山原多事,风荡灰飞愿亦休。”他甚至想自杀,常常以泪洗面,在巨大的精神煎熬下,他写出了《春雨之夜》《沉思》《遗音》《鞭痕》《梦》等短篇小说。这段感情最终以悲剧告终,两人最终还是分手。王统照的小皮箱里,不仅有日记,还有一团沾满泪渍捏皱了的绣花小手帕,可见分手时他是多么痛苦。
在1936年冬写的词《月上海棠》中,他写道:“凌波去后音尘绝,幽香空付柔肠结。几番沉吟,应自悔负心轻别。空相慰,留得梦魂清澈。”充满了对玉妹的怀念和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