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5-在青岛 阅读世界

半岛都市报

在青岛 阅读世界
2023年04月22日

爱家乡是本分,写家乡是责任

王溱最新散文集《今事往事》出版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作家王溱最新散文集《今事往事》日前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这是王溱出版的第十一本书,依然坚持其鲜明特点——以朴实的文风、细腻的笔触书写青岛,以饱满的热情、勃发的激情宣传青岛,在他笔下,自然景观、城市风貌、习俗民风、市井生活……如涓涓溪水,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意外”的情节,更没有“抽象”的论述,王溱擅长以小人物、小事件折射时代面貌和人生足迹,充满生活气息。世界读书日来临前,王溱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很期望为家乡尽一份微薄之力,写更多有关青岛的作品,这“既是愿望,也是追求”,他表示:爱家乡是本分,写家乡是责任。

写作是精神上的欢愉
激情涌来控制不住要表达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的新作《今事往事》以及收录稿件的情况;您写过很多青岛的风景、民俗、特产等,是出于怎样的初衷或契机?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和细致观察吗?
王溱:《今事往事》是我2016年至2020年间所写散文中的选篇,共计69篇。全部是已发表过的作品。
对青岛这个城市我是引以为傲的。生于此,长于此,我所有的人生经历和人脉资源都在于此。很期望青岛被更多的人所知。我写了不少有关青岛的散文,内容涉及到风土人情、自然景象、地方特产和亲朋好友等等。对青岛除了具有深厚的感情,我也对这座城市里过往的人、物、事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很期望为家乡尽一份微薄之力,写更多有关青岛的作品,是我的一种愿望,也是一种追求。这里面既有热爱家乡的情结,也与我曾经的职业相关。在我看来,爱家乡是本分,写家乡是责任。况且青岛有那么多可以写的题材,所以自觉有意识的观察和关注身边的人、物、事,成了我下意识的行为,一旦创作激情涌来,就控制不住要表达出来。
记者:跟我们聊聊您退休之后的生活吧,写作是不是从“业余”转“正”了?阅读和写作在您的生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或者承担怎样的角色?您从中又得到了什么?
王溱:我喜欢写作,但从未把它看作是一种“职业”,仅仅是“爱好”而已。这个定位从大学毕业后就在心里形成了。大学期间一直梦想毕业后能到文化、报社这样的单位,从事专门的文字工作。然而毕业分配后,梦想随波逐流,随之写作成了业余的“精神”补充。优秀作家需要天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本人的天资不足,只能靠勤奋、坚持和毅力。活了大半辈子,没有什么事能让我持之以恒做下去,唯独写作。正因为能坚持下来,并不断努力,才会有了今天400多万字作品发表,11本专辑出版的收获。有趣的是工作期间,写作收获反而更“丰厚”些。一个是写的数量多,一个是质量相对也高一些。自以为不错的一些作品,大都是工作期间发表的,一些奖项也是在那个时期获得的。退休后,虽然依旧坚持写,平均一周要发表两篇以上作品,但大都是短文,分量明显有限。
自我检讨,年龄渐长气力渐衰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似乎在于对写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态度。写作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高雅”的人类活动方式,作者也往往被人“高看”甚至羡慕。这种观念也一直影响着我,尤其当作品被“青睐”、“褒奖”时,那种洋洋自得的感觉油然升起,尽管表面上并不一定表现出来,但自我褒奖的潜意识不可否认的存在。但随着发表的作品多了,不再被人像以前那样关注赞扬了,再看到更多年轻有才华的作者的大量涌现,本来狭小的空间就难以立足,现在还想并驾齐驱,却又明显感到心有余力不足。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服老不行。
静下心来再审视以往的作品,我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优秀”,只不过是对过往生活重新进行了回顾,展现和反思的一个过程,实在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别人未必擅长,而自己驾轻就熟。这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技能。就像有的人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跳广场舞,爱好写字画画,甚至打打麻将。是退休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打发光阴的一种手段,精神充实的一种载体,仅此而已。
写作在许多人眼里是件“苦”差事。的确,优秀作品创作的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可能还要承受许多痛苦,但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并不像有些人的想象,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写作。说起来可能令人大跌眼镜,我现在每天看的最多的是手机,这似乎不像是一个写作者的选择,但偏偏喜欢。每周我会有两天或者三天写作,都在白天,每次不超过三个小时,一般就两个小时左右,有时甚至一个小时。完全看心情。也看印刷的书籍,有兴趣的一天就看完。没兴趣读几页就束之高阁。然后跟宠物猫玩耍,与幼小的外孙女逗乐,做做饭,跟朋友微信海阔天空,这就是当下的退休生活。不丰富,但也不单调。当然,写作不可缺失,作品发表了会有一种愉悦感,自豪感,尽管短暂,但有别于其他乐趣,应该承认,自己看得更重。它是精神上的欢愉。

读书因人因需而异
读与写都要体悟生活细节

记者:您写了大量文章,一定也读过很多书吧?日常的阅读情况怎样?有何阅读心得和感受?您的阅读和写作受到哪位或哪些作家及作品影响吗?您日常爱读哪类书籍?马上要到世界读书日了,您是否愿意分享一下您的书单?
王溱:关于读书,说实在,与其他作家相比,我读得并不太多。相对而言大学期间读的书更多一些。一些国内外名著,鲁迅、茅盾、郭沫若、大仲马、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读的。参加工作后,都是零零星星地读,纯文学读的却不多,这里面有工作忙碌的原因,也有时代变迁,兴趣转移的缘故。退休后时间是有了,书读起来却更有随意性,有什么就看什么,不在意“范畴”、“领域”,倒是很符合退休后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史蒂夫·洛尔的《大数据主义》、施展的《枢纽》、渡边淳一的《北海道物语》、刘晓明的《尖锐对话》、贝恩德·勒克的《文艺复兴全史》、岳南的《南渡北归》等等,都在不同的时间里浏览阅读过。不过我最喜欢纪实作品,因为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不像文学作品虚构的成分太多: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
读书,对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还有句话:读了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然而读书也要因人因需而异。有的书读了就是为了用,这是“功利”之读,有的书完全是为了消遣,这是“随意”之读。上学时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前者,而退休后的阅读几乎都归于后者。两种目的的阅读,用心用功用意不同,但取得的效果却是一致的,都有益于眼界、知识的拓宽与提高。许多不经意的阅读,很可能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中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写作,有些知识常识就来自于书籍。写过花花草草,对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我,说实话连花草的基本常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把花草写活写生动,让人信服?办法只有一个:读相关的书。
当然读书还是应该读好书。何谓好书?名著,经过实践被广泛肯定和认定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读起来,一本胜过几十本“庸常”之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懂得这个道理为时太晚,就像吃糠咽菜几十年,到后来才知道,其营养成分比起细粮来,寥寥无几。
记者:您有多篇小说、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阅读材料及试卷,对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学习,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王溱:发表的小说、散文有多篇被选为中小学阅读资料,或者考试试题,说实话,这让我有些意外,也感到“受宠若惊”。被学生们阅读,并作为试题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作品首先要经得住“检验”。被选的作品都出自《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说明这两家报纸的选稿标准和质量是很严格的,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生活场景,都源自身边,熟悉、真实、可信。由此提示人们,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注意观察、体验和领悟生活细节。人物也好,事件也罢,都离不开细节。细节贯穿于整个世界,不管是活生生的人,还是不会说话的景物,一定都有自己的细节。只是有的人善于捕捉,并恰到好处的予以使用,有的人木讷,视而不见,错失良机。不同的“敏感度”会得到不同的回报,前者可能妙笔生花,后者可能平淡无奇。
记者:接下来的写作,您有怎样的规划和目标?
王溱:未来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当然还是要坚持写下去。虽然是业余,只是爱好,但作为精神层面的“特长”,作为坚持了四十多年的一种“习惯”,肯定舍不得也不会轻易放弃。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这也算是座右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