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ZD01-浮山闻汇

铁腕拆违不手软 攻坚克难不松懈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3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玮苓

  伴随着“嘭嘭”的敲击声,一处板房违建应声倒下。“注意安全!”在现场,执法人员和街道工作人员不时提醒和有序疏导周围居民,拆除现场还划出了安全区域……近日,街道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聚焦群众反响强烈、阻碍城市发展的堵点、痛点、矛盾点问题,全面开展违建治理工作,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精细管理,提升城区环境品质,为居民打造文明、舒心的生活环境。

“云端”上的拆违
  近日,浮山路街道联合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浮山路中队执法拆除了一处离地80米左右的“空中违建”,创下了今年拆违的“新高度”。
  前期,执法中队在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中海写字楼22层趁疫情期间,加盖高空阳光房一处,现场查看发现,该区域建筑物属于违法建设,影响市容市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据悉,该处违法建筑没有合适的拆除作业面,对精细拆除施工的要求很高,其22楼的高度,也存在很高的作业风险。
  难事面前看担当。为及时消除高空安全隐患,有力震慑潜在违建企图,浮山路中队制订科学周密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落实责任,拆违推进环环相扣、拆违步伐快速有力。
  “要主动担当,动真碰硬,坚决依法拆除,大力整治市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街道工作人员说,根据对新增违法建设从严从快的处置要求,工作人员和承担拆除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反复商议,确定了最安全稳妥的拆除方案。拆违当天,工作人员配备专业切割设备,虽然顶着37℃的高温,但在拆除过程中,没有一颗螺丝钉坠落到地面上,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全部拆除工作。
  今年,浮山路街道把治理重点放在拆除居民楼楼顶乱搭乱建上,让小区居民“抬头看见天”,而不是“抬头看违建”。

让拆违更有温度
  李沧区华楼山路原福临变电站旧址及西侧闲置场地上,违法搭建板房约705平方米。经营着6家商户,经营商铺其中涉及洗车、餐饮服务业,存在乱排污水、油烟排放污染问题,给周边环境带来压力。
  “2021年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场地内影响市容的205平方米违建房屋进行了拆除,并对剩余的500平方米违建房屋启动了拆除违建的法律程序,按照法律程序推进。”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另因房屋内的商户均办理了营业执照,给拆除工作带来制约,为能尽快拆除违法建筑,确保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街道工作人员半年来多次登门走访,分别与商户负责人沟通,做其思想动员工作。
  “做商户的思想工作不能太模式化,讲大道理,要跟他们套近乎、拉家常,润物细无声,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替他们考虑,自然会得到他们的认可。”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到几位商户走访,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消除抵触情绪,最终赢得他们的理解。“在这里经营很久了,现在说拆就拆,确实心疼,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苦口婆心做了很多工作,我非常感动,也愿意配合工作。”商户表示。
  6月15日起,街道启动拆除违建工作,聘请了工人并配备了专业的机械设备,经过一周的时间,将此处5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同时,安排车辆对场地内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清运外运。后期,此处土地将进一步规划,紧跟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合理、合法的改造提升。
发现问题即查即拆
  街道和执法中队结合实际情况,重点防范新生违建,联合社区、物业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和日常管理,确保“即查即拆”。
  近日,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浮山中队接到位于李沧区九水路60号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的举报,物业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4号楼5单元外墙西侧居民正在违法搭建,发现后迅速报告于社区和执法中队。
  社区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制止,同时,摸清了当事人及违法建设情况,报告给执法中队,中队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拆除,通过三级网格巡查防控和快速处置机制,物业管理公司、社区、执法中队联动,迅速处置了该起新增违法建设。
   据了解,截至目前,街道和执法中队摸排违建台账总共39处,共37000余平方米,已拆除33处,共23000余平方米。下一步,街道和执法中队将继续保持严厉打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坚持凡违必拆、逢乱必治、建管并重,深入推进拆违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坚决遏制违法侥幸心理,坚决打赢“拆违治乱”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