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4-人文青岛

半岛都市报

人文青岛
2021年02月08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城事新闻[A03]城事新闻[A04]心安处是故乡[A05]心安处是故乡[A06]城事社会[A07]新闻周刊[A08]新闻周刊[A09]新闻周刊[A10]新闻周刊[A11]新闻周刊[A12]文体新闻[A13]文体体彩[A14]人文青岛[A15]人文青岛[A16]视点[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M09]墨城新闻[M10]墨城新闻[M11]墨城新闻[M12]墨城新闻[M13]墨城新闻[M14]墨城新闻[M15]墨城新闻[M16]墨城新闻[M17]墨城新闻[M18]墨城新闻[M19]墨城新闻[M20]墨城新闻[M21]墨城新闻[M22]墨城新闻[M23]墨城新闻[M24]墨城新闻[M25]墨城新闻[M26]墨城新闻[M27]墨城新闻[M28]墨城新闻[M29]墨城新闻[M30]墨城新闻[M31]墨城新闻[M32]墨城新闻[QA01]珠海新闻[QA02]珠海新闻[QA03]珠海新闻[QA04]珠海新闻[QB01]中韩新闻[QB02]中韩新闻[QB03]中韩新闻[QB04-05]中韩新闻[QB06]中韩新闻[QB07]中韩新闻[QB08]中韩新闻[QC01]湛山新闻[QC02]湛山新闻[QC03]湛山新闻[QC04]湛山新闻[QD01]世园新闻[QD02-03]世园新闻[QD04]世园新闻[QE01]港湾新闻[QE02-03]港湾新闻[QE04]港湾新闻[QF01]江苏路新闻[QF02-03]江苏路新闻[QF04]江苏路新闻[QG01]金门路新闻[QG02-03]金门路新闻[QG04]金门路新闻[QH01]九水社区报[QH02]九水社区报[QH03]九水社区报[QH04]九水社区报[QH05]九水社区报[QH06]九水社区报[QH07]九水社区报[QH08]九水社区报[QH09]九水社区报[QH10]九水社区报[QH11]九水社区报[QH12]九水社区报[QJ01]八大关新闻[QJ02-03]八大关新闻[QJ04]八大关新闻[QK01]中山路新闻[QK02-03]中山路新闻[QK04]中山路新闻[QM01]云南路新闻[QM02-03]云南路新闻[QM04]云南路新闻[QN01]八大湖新闻[QN02-03]八大湖新闻[QN04]八大湖新闻[QO01]王哥庄新闻[QO02]王哥庄新闻[QO03]王哥庄新闻[QO04]王哥庄新闻[QO05]王哥庄新闻[QO06]王哥庄新闻[QO07]王哥庄新闻[QO08]王哥庄新闻[QP01]香港中路新闻[QP02]香港中路新闻[QP03]香港中路新闻[QP04]香港中路新闻[QQ01]金湖路新闻[QQ02-03]金湖路新闻[QQ04]金湖路新闻[QS01]北宅新闻[QS02]北宅新闻[QS03]北宅新闻[QS04]北宅新闻[QS05]北宅新闻[QS06]北宅新闻[QS07]北宅新闻[QS08]北宅新闻

李慰农在青岛最后60天的足迹,还原他牺牲前的感人事迹

新闻    时间:2021年02月0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老照片翻拍自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生命的最后60天,李慰农经历了什么?
走访市北,沿着李慰农生前的足迹,我们寻找李慰农,只为还原一位伟大共产党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
海岸路18号,李慰农和同志们一起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密谈,他们策划工人运动,费尽心血;各大日商纱厂内外,李慰农聆听工人们遭遇的非人待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发动他们起来抗争……
站在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的院落里,凝望李慰农雕像,他双手抱胸,身姿挺拔,彼时他正留学法国,风华正茂。半岛全媒体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在青岛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慰农为工人奔走操劳,日渐消瘦,然而,他不畏艰苦,更不怕敌人的威胁,多次领导罢工和运动,最后,用鲜血谱写了优秀共产党人的生命赞歌。
海岸路上,李慰农接下接力棒
海岸路18号,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红瓦红砖黄墙的德式建筑,院内,青松挺拔,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的雕塑庄严而立。纪念馆讲解员姜静说,这里是青岛市唯一一处保留至今的早期党组织机关旧址。房屋建于1904年,原来是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德式建筑,砖木结构,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后,这里成为青岛早期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

就是在这些建筑内,李慰农和同志们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发出了维护工人权益的吼声。
继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成功领导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后,青岛的工人罢工声名远播。只是,罢工斗争随着邓恩铭等人的被捕并被驱逐,陷入了困境。在这严峻的时刻,李慰农以中共青岛地委书记的身份化名王伦来到青岛,接替邓恩铭领导党的工作。
“他利用有党员同志是四方机厂工作人员的便利,出入四方机厂西公司职员宿舍,也就是咱现在的海岸路18号,成立了以四方机厂的共产党员为主的中共四方支部,当时书记是李慰农,干事分别是傅书堂、丁子明”,四方机厂厂史研究者陈光荣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慰农成功领导了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推动形成了青岛历史上第一次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然而,日本厂主开始密谋镇压工人罢工。1925年5月28日,两艘日本军舰开抵青岛,在前海开炮恫吓工人。同时,一场罪恶的计划正在酝酿之中。当晚,李慰农得知敌人调动军警的情报后,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立刻召开了支部会议,研究对策。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在军阀张宗昌的授意下,胶澳督办温树德派出军警数千名,于29日凌晨包围了四方3家日本纱厂和工人宿舍。1925年5月29日凌晨3点,一个令人悲愤的时刻,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丁子明后来回忆说,军警冲进了工厂,强迫工人退入宿舍,加以监禁,并逮捕了工运骨干分子近百名,“其实,警察也是中国人,工人劝他们说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要给日本人办事,警察被说得有些动摇了。但是,队长很坏,强硬逼迫工人出厂,工人就不出厂”。
当陆战队冲入内外棉纱厂时,受到工人们的抵制。此时,丧心病狂的陆战队开始执行温树德的“打死人不偿命”的命令,朝工人们开了枪。此时,躲在幕后指挥的日本厂主,残暴的本性暴露无疑,他们一个个手握短枪,站在楼上,趁乱向工人们射击,“中弹的工人逐一倒在地上,鲜血喷流,染遍了内外棉门前的青草”。8条生命在这场屠杀中丧生,17人重伤,轻伤无数。这,就是“五·二九”惨案。
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进了青岛市档案馆,通过翻阅大量的旧报,一点点还原了当时的惨剧,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枪弹如雨”“血流成河”的字眼,“最惨的是未出厂的童工和女工,他们一闻枪声,相继藏入棉花包中,躲进地沟里面,或伏在车间,后被日人搜出枪杀、水淹和活活抛入海水中者不知其数。至6月2日,还在厂内搜出六七十个奄奄垂死的工人,地沟之中尚发现一大堆男女尸体,车间发现一个自尽者”。
惨案发生后,被捕的工人中,有6名“要犯”被解往济南,其余押在青岛,3000余名工人被开除。
工人被压迫,李慰农心急如焚,听到枪声大作,他更是心如刀绞,曾经与他亲密无间的工人们,遭遇如此横祸,怎能不心痛?李慰农立刻与傅书堂、丁子明召开了紧急会议,要多渠道揭露敌人的暴行,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援,进行募捐,以抚恤烈士家属,救济受伤、失业工人。
“青岛惨案的发生,直接点燃了五卅运动的导火线”,邓中夏如是说。就在次日,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两次惨案合称“青沪惨案”。之后,如火如荼的反帝爱国运动浪潮席卷了全国。
“李慰农领导的罢工运动,得到了邓中夏的高度评价”,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二处处长王华艳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说,邓中夏认为中国的革命潮流在那之后高涨了不少,这种革命潮流的高涨,与青岛工农的努力关系密切。
青沪惨案,震惊全国
四方机厂西公司职员宿舍,昏暗的灯光下,李慰农奋笔疾书,他压抑住心中的悲痛,将事情的经过写信向刘少奇汇报。李慰农知道,运动需要支持,遇难工人家属需要抚恤,士气需要鼓舞。

在党史纪念馆,半岛全媒体记者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油画《指导工运》。1925年5月,刘少奇来到四方机厂西公司职员宿舍,召开工运骨干会议。听取李慰农的汇报并作出重更指示,使工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青岛党史馆宣教科科长贾慧媛向半岛全媒体记者介绍说:“这幅油画表现了青岛中共先驱的神采和力量,中间坐着、穿西装者是李慰农。他们的眼神刚毅,在险恶的环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会议上空悬挂着一盏灯,这些革命者就像明亮而温暖的灯盏,把温暖、光明和力量传递给来观展的人们。”
“五·二九”惨案发生后,李慰农当即写信给刘少奇汇报。“6月,刘少奇复信,并汇来中华全国总工会捐款200元、北京学生会捐款2000元”,丁子明后来回忆说。同时,李慰农组织胶济铁路总工会发动各界,成立了“青沪惨案后援会”,团结进步民众,揭露敌人罪行,唤醒同胞。此时,李慰农深知青年学生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广泛组织发动学生投入斗争。一大批学生骨干如罗荣桓、张沈川、彭明晶、李萼等人很快成为斗争的骨干。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衡山县南湾村一个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24年7月,罗荣桓考上了私立青岛大学的预科班。在青岛,罗荣桓学习刻苦,各门成绩都很突出,并担任学生会负责人。“青沪惨案”发生后,罗荣桓目睹了工人的悲惨遭遇,和同学彭明晶一起,成为反帝斗争的骨干。这些学生骨干在全市各大、中、小学中广泛联络,组成了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并发动数千名学生举行罢课,上街游行示威。
而新闻界的重要力量在此时也涌入进来。
《青岛公民报》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一边,敢于为工人说话,这家报纸的主笔就是胡信之。
胡信之又名胡寄韬,1890年生于北京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视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为偶像。长大后,他矢志舆论救国。“五四”运动时期,胡信之试着给报纸写文章,为了呼吁收回青岛,常常奔波于北京、大连、青岛之间。青岛主权得以收回后,全家迁居青岛。
在这座海滨城市,胡信之正式成为一位报人。他先在《中国青岛报》任职,1924年9月《青岛公民报》创刊后,又任该报主笔。1925年,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期间,胡信之在公民报上特辟《工潮专载》栏,经常刊登罢工以及各界声援罢工的消息,并毫不留情地揭露中日反动派破坏和镇压罢工的罪行。因而,青岛商会中日本豢养的走卒,经常指使流氓去公民报馆捣乱,后来又企图暗害胡信之。胡信之得悉后,针锋相对,在报上发表紧急声明,戳穿敌人的阴谋,并表明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鄙人以一介书生……为争社会之正义死,在鄙人固死得其所,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不得其死,彼又安得生……”胡信之这种不为势屈、不为利诱的硬骨头精神,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青岛公民报》的发行量由开始的数百份猛增到上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