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YA04-上马新闻

生命通道上的“救心人”

心血管内科医生王海龙,心里时刻装着患者的健康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患者和家属为王海龙送去锦旗,表示感谢。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王海龙7岁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各种中药西药多年,收效甚微。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消瘦不堪的母亲,王海龙无比心疼。做医生,治病救人,这个志向在他少年时便已立下。
1996年王海龙成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这个专业患者多、风险大,还要面对手术中的强辐射,或许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他说,当医生是梦想,选择这个专业纯粹是热爱。2019年9月,作为心血管内科专家,王海龙被聘请到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任职,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做了近70台心脏手术,成为生命通道上的“救心人”。 

白加黑连轴转,只因心里放不下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在王海龙24年心血管内科工作里,从事心血管介入手术就有14年,接诊病人近十万例、做手术上千台,多年的积累,使他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3月31日早上6点,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48岁的男性腹痛患者,做心电图后被考虑为急性下壁心梗,急诊室立即通知心血管内科,恰巧王海龙当天值夜班。接到电话后,王海龙立即赶去,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需立即手术。但家属犹豫不定,纠结去别的医院还是留在这里手术。
“患者随时会出现状况,加上路途颠簸,对他的身体很不利。”王海龙说,这个时候容不得耽搁,患者家属多拖延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正劝说时,患者的心电监护上突然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这随时可能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王海龙立即给患者做人工心肺复苏、紧急电除颤,很快患者恢复正常心律,并苏醒过来。家属决定马上手术,王海龙立即给患者进行了手术,约40分钟后,堵塞血管成功开通,患者转危为安。
“急性心肌梗死必须在120分钟之内完成手术,不然会留下很多后遗症,这次真的是好险。”面对家属不停的感谢,王海龙仍然不忘普及一些专业知识,说完,他又回到病房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上了一晚上夜班的他没有回家,又连上了一天白班。“累是累,但我更放心不下患者。”

“较真”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工作中,王海龙是一个喜欢“较真”的人,病人反映出来的蛛丝马迹,他都要弄得明明白白才会罢休。
2019年12月,王海龙收治了一位87岁的心脏衰竭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住院观察7天后,患者恢复良好,呼吸正常也能平卧。但王海龙还是不放心,细心的他发现患者表情比原来有些呆滞,反应也迟钝许多,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王海龙判断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疾病隐患,马上给患者安排抽血化验,对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发现其中的钾、钠元素比正常人少了近一半。这种情况,对老年患者来说随时可能丧失意识昏迷,心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随后,通过给患者输液,及时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元素含量,避免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凭借这一份“较真”劲,这些年来王海龙对待不确定、可疑的病患,总是反复斟酌、思考,抽丝剥茧,一次又一次提前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这是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轻视,必须时刻严谨仔细。”
做好科室工作的同时,王海龙积极参加健康宣教,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他希望大家能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少熬夜,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面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心的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