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7-城事温度

从海洋到田间,“薯”你最棒

青岛90后硕士辞职回村种蜜薯,创新产业模式带动全镇120多户

新闻    时间:2020年10月2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雪

返乡创业,日益刷新着农村经济的面貌。高层次人才扎根乡村,播撒农村新经济的火种,赋予传统农业丰富多样的业态,重新塑造农业的产业链条,创新农业的经营模式,让一个个充满创意的项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开花结果。
“马上就到霜降了,我们要赶在霜降到来之前把红薯收获完毕,储存起来,以待来年卖个好价钱。”在青岛平度旧店镇张家沙沟村百亩农田里,身材清瘦,面色黝黑的张斌正在地里跟其他农户一起把挖出来的红薯装筐。
1990年出生的张斌从小在农村长大,2017年完成大连海洋大学硕士学业,之后在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担任助理工程师一职。原本可以跳出“农门”的他,毅然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机会,从父辈手里接过农田,踏踏实实搞起红薯种植,走上返乡务农之路。

顶着异样眼光,一头扎进农田
朝九晚五的工作固然稳定,但张斌认为这种生活日复一日,枯燥无味,不是他追求的人生价值。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张斌认为农村是一片希望的蓝海,有无比广阔的天地。在对市场反复调研的过程中,张斌发现蜜薯颇受中老年人的喜爱,以香、甜、糯、可口著称,味道甘甜但是热量很低,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缓解便秘的作用。家乡粗颗粒沙土地正是蜜薯的绝佳生长土壤,于是在2018年5月,张斌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扎进农田里钻研蜜薯种植。
作为村里走出去的高材生,张斌原本是乡里乡亲人人称赞的榜样,但是张斌辞职回乡种红薯的抉择,却让他成为不被理解的“异类”。不少同村人议论纷纷,父母含辛茹苦真金白银养大的孩子竟然毫无大志,甘心回村种红薯,一改常态把他当做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千万别学张斌,一定要做成功人士。
“当时街里街坊都在议论,一方面觉得我已经获得硕士学历,回家种红薯没有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认为我一个书生哪里懂得农活,就是胡闹。”张斌坦言,“当时母亲知道后也是极力反对,她觉得我在上学期间还算优秀,先后拿了不少国家级的荣誉和奖学金,工作也比较体面,最后却回来种地,她很难接受这种落差。”
张斌父亲的观点却与众不同。“我在家种红薯已经10年了,粗放式的管理使得种出来的红薯品相不好,甜度不高,指着种红薯赚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能突破技术难关,靠红薯增收致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他说。
张斌认为农民归根结底是一种职业,跟教师、医生、工程师等没有什么区别,新时代的农民是一个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职业。知识下乡、人才还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取舍,张斌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农村创业的黑马。

吃住在农田,攻克技术难题
一望无际的蜜薯田里,三间简陋的平房格外显眼。三年间,为了更好地观察蜜薯的长势,张斌经常一连几天不回家,吃住就在农田里。
2018年,张斌从河北省引进了一批蜜薯苗,在自家农田开启了30亩蜜薯种植事业。因为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所学的专业与蜜薯种植毫无关联,张斌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弥补经验的不足。从到外地观摩学习到请教市农研所的专家、拜邻镇有长年种植经验的农民为师,张斌狂补自身短板。
他白天在蜜薯田做实验,晚上就在田间的房子里挑灯学习理论。张斌的父亲说,“他骨子里有一股钻劲儿,大夏天顶着太阳,一个人戴着草帽在地里研究,喊他吃饭都叫不动。”也正是这股子钻劲儿,使得张斌在同年秋天迎来了第一次收获。看着饱含自己心血的30多亩蜜薯成熟,张斌的心情无比激动,这是他向自己交出的第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张斌将蜜薯的种植规模扩大到80亩,一改家乡的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土壤蓄水能力较差,以往的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源,而且不利于湿度的管理。为此张斌大胆地采用地膜覆盖、滴水灌溉技术,起垄、覆膜、滴灌、施肥一体化作业,既能保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又提升了作业效率,减少成本投入,蜜薯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专注技术并敢于创新让张斌打开了创业的新局面,80亩的蜜薯一经成熟全部售出,实现净收入30多万元。
为提升薯苗质量,统一薯苗品种,张斌全身心投入到大棚育苗研究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育苗大棚由一个扩大到九个,优质的薯苗不仅能够满足自家种植需求,也能供给村里的其他种植户。
从脱毒地瓜苗引进到自建大棚育苗,从冰石涧山泉水灌溉到施用富含微量元素的有机肥,张斌在三年的摸爬滚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模式。2020年,张斌将蜜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现在我们刚出土的‘冰石涧西瓜红蜜薯’甜度在25左右,放地窖糖化后甜度能达到55,亩产也从父母那时的4000多斤提高到9000多斤。”张斌说,“因为蜜薯的品质好,我们完全不愁没销路,客户以胶东半岛地区、北京、东北地区为主,很多经销商一早就把来年的蜜薯预订了。除去冷库储存的20多万斤蜜薯,我们今年保底收入50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创新产业模式
返乡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只要内心笃定,踏实肯干,一定能赢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张斌蜜薯种植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镇的农户争相前来取经学习。在张斌看来,这是对自己事业的最大认可,这使得他既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又看到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业技术发展落后,化肥农药等农资行情混乱,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红薯种植的短板。
为了改善家乡红薯种植环境,提升红薯品质及产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今年9月份,张斌成立了“青岛薯如愿红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通了从种苗管理,到农资采购,再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带动全镇12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聚集土地500多亩。
“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农资采购的成本,切实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张斌说,“明年预计带动全镇200家农户参与红薯种植,种植面积将达2000亩。”
回乡务农3年,张斌依然保持着理工科硕士的严谨。“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项目的发展需要反复进行论证,尤其是合作社成立之后,我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身后几十户的乡亲。我们将扩大恒温库储存规模,将建成能够容纳300万斤蜜薯的恒温库。”据了解,今年新蜜薯批发价格在1.3元/斤,经过恒温库储存至明年五一前后销售,蜜薯单价能够翻一倍。
“张斌,一个90后硕士研究生甘于回乡创业种红薯,起初我是很不理解的,但是看着他三年以来的努力,我发现他身上有一股倔劲儿,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年我拜张斌为师,种了15亩的蜜薯,净收入5万元。薯如愿红薯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今天,不仅让我们村及周边村的村民都可以借助红薯增加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张家沙沟村村委主任张春树说道。
有了三年的务农经验,张斌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现代化的职业农民绝不是老辈人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而应该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充满创新性、职业性的新工种。对于未来,张斌还有很多想法,“目前蜜薯种植的利润率比较低,因此我还想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以红薯产品深加工提升合作社利润。我在红薯种植技术上算是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市场营销等方面,还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上,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我一起投身农业,成为新型农业发展中的一支新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