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6-城事观察

半岛都市报

城事观察
2020年07月24日

“养老床位”搬进家,智能监护都有啥

可一键呼救、监测设备会自动报警、吃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2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青岛市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86.6万人,老龄化率22.2%,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3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老年人口失能化、失智化的发展,加之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和市场化程度低、发展动力不足、养老护理员缺乏等“养老难”问题。为此,本报推出“解困养老”特别策划,将陆续从多个角度全面细致地探究养老难题,展现青岛在养老服务发展中的探索与创新。
编者按
文/图 半岛记者 刘笑笑 肖玲玲

前几日,本报报道的独居老人家中昏迷“缺席”透析,引起护士警觉多方联系救回老人一命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大家纷纷点赞“最美护士”细心救人的同时,独居老人普遍面临的养老困境同样值得探究。
86岁老人王兴政也是一名独居老人,同样因身边无人而遭遇过险情。今年年初,他曾半夜突发脑梗,差点连近在咫尺的手机都没够到……不过,就在一周前,他的居家养老难题迎刃而解——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机构“养老床位”搬进他的家中,老人可以在家享受24小时智能监护。
这是青岛市创新推出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正在为破解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难题寻找突破口。

■家中遇险
独居老人半夜突发脑梗


家住台东街道威海路社区的86岁老人王兴政,已经过了两年多独居生活。7月22日,记者登门见到老人时,他正在看头一天半岛都市报A3版那篇关于独居老人被“最美护士”救命的报道。“人老了,最怕的就是突然在家发生点啥事,身边还没人。”老人放下手中的报纸感慨道。
作为耄耋高龄的老人,王兴政思路清晰,言语表达也很清楚,完全能应对日常生活,但他还是表示自己“服老”了。“不服老不行,”他拍了拍自己右腿,“这条腿,就是前年在家摔断的。”虽然已过去两年,提起这件事老人还是有些激动,“就在那个门口,不小心摔了一跤,我那时候起了好几次都没起来,花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起来了,疼得不敢坐。”最终,他给儿子打了电话,被送往医院治疗。这次意外摔倒也给他留下了后遗症,如今,他只能依靠拐杖辅助行动。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老人后怕的一次经历,“就在今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我半夜突发脑梗,孩子也不在眼前……”当时躺在床上的王兴政老人内心非常绝望,手机就放在床边桌子上,近在咫尺,他却无法够到。求生的本能让他拼尽全力往桌子那边挪动,挣扎了很久,“费了好大好大的劲儿才够到了手机”。可拿到手机后,光是按下“120”3个数字又花了很长时间,“当时身体状态很差,手机键都按不准了……”虽然最终闯过了那一关,但他至今仍心有余悸。“人不老,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王兴政老人再次感慨道。
王兴政老人自言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尽管子女非常孝顺,但他能理解孩子的不易,不想拖累孩子,又不想离开家住进养老院,所以就一直坚持独居。虽然嘴上从不跟孩子讲自己一个人在家的不便,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感觉越来越需要别人的帮助。就在一周前,王兴政老人签约了家庭养老床位,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
在老人家中,记者看到,这里安装了视频看护设备、红外感应设备、紧急呼叫器等基本设施,“有啥需求按下床头的呼叫器就行,吃饭、理发都有人上门照料。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一键呼救,这如果半夜遇上点啥事,我在床上就能呼救,安心多了。”

■有备无患
20分钟没出卫生间就报警


解了王兴政老人愁心事的“两全之道”,是由台东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养老床位项目提供的“居家智能看护设备”。依托智慧健康养老云系统,通过居家智能看护设备,可以实现养老机构与老人的实时互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套居家智能看护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摆放在王兴政老人床头的分别是居家养老服务终端和智能网关,“终端可以用来呼叫吃饭、理发、洗头等服务,网关则可以一键呼救。我们会即时响应老人突发疾病的呼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基础的急救处理,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青岛德兴民益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信息化主管杜健表示。
而另一个设备是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这个被装在了老人家中卫生间出入口处的墙面上,“比如老人上午10点钟进厕所,设备就会记录,如果20分钟甚至半小时都没有监测到老人出卫生间的记录,它就会报警,后台会第一时间收到。我们会立即拨通设备和老人的固话,没人接听或有紧急情况,就近站点的工作人员就会第一时间上门提供救助服务。”杜健介绍道。
智慧健康养老云的后台系统,设在了市北区台东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后台大屏幕上,详细记录着签约老人数、床位数、工作人员人数、服务工单等。杜健现场为记者演示了一遍呼救的整个过程。
只要使用者按了智能网关上的SOS按键,后台大屏幕右上角的红色小喇叭报警图标就显示出“1”,同时发出声音警示——“有报警信息请查看”。点击红色小喇叭图标,就会显示出求助老人的信息,同时,地图上也显示出老人家所在位置,工作人员此时直接回拨居家养老服务终端就可以进行视频通话,询问老人有啥需求。
“安上这个东西真是太方便了,独自在家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不光能让孩子放心,我自己现在睡觉也特别踏实,心里也放轻松了。”王兴政老人说,有了上次半夜突发脑梗的经历,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评估征询需求时,他当即表示同意,而且主动要求把智能网关安装在床头,“以后就算遇上急事了,伸手按一下报警就行了,人家马上都知道了,再不会那么无助了。”王兴政老人说。
就在采访王兴政老人的时候,位于西海岸新区塔山的87岁独居空巢老人李安(化名),已享受居家智能看护设备的好处半年时间了。今年年初,李安与灵山卫街道塔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后,服务中心为其进行了家庭适老化改造,安装了红外探测器、监控摄像头、生命体征监测、门磁、烟雾、水感、燃气感应报警等设备设施。
灵山卫街道塔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常松林也是江苏唯老会的负责人,在南京,他们就遇到过一例,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呼叫后,由于没有备用钥匙开不了门,只好找来物业和社区帮忙,一起破门而入抢救老人。因此,现在他们在签约时,会主动与独居老人协商,在就近站点预留一把老人家中的备用钥匙。“大多数老人都是十分配合的,毕竟经过一年的服务后,彼此之间都建立了信任感,老人对服务人员会产生类似于居家保姆的信任度。”

■与时俱进
“时间银行”将服务独居老人


当然,除了家庭养老床位外,独居老人还能享受到其他居家养老服务。今年4月14日,青岛市民政局印发《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首先在西海岸新区、城阳区两个区试点,2021年全面推广实行,实现全市通存通兑。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为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项目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五项。
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透露,目前青岛市时间银行的平台体系即将打造完成,采用时间币的流通机制,为独居老人每月发放一定的时间币,老人可以用时间币购买服务项目。年满18周岁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后,以青岛市社保卡为载体开设专门的时间银行账户,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服务时间存储,年老后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目前先在城阳和西海岸开展试点,他们开始对独居老人进行摸底,推广后,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独居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
此外,在青岛,60周岁以上的困难老年人均可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半失能老年人每月45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失能老年人每月60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