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Y08-城阳新闻

半岛记者 高勇男 张彤 葛梦杰 黄

新闻    时间:2020年06月0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高勇男 张彤 葛梦杰 黄冬梅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时尚的基因,更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基础的民生考量。重启“地摊经济”,就是对这种考量最基本的尊重。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地摊经济”的归来与存在,有助于提升低收入者就业,处处充盈着人间温暖。从被“赶着跑”到“催着上”,实现“地摊经济”的长远发展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考量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胸怀。“地摊经济”的回归之路,才刚刚开始。
袁帅(左),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办公室文员。白天上班,晚上练摊,对他来说生活充实又有乐趣,关键还能增加收入。袁帅的玩具摊刚摆了一周,虽说还没赚回本钱,但他对未来满怀期望,“小摊也能做大,好生活都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
68岁的李大爷出来摆摊也差不多一周了,他说,和老伴退休后,晚上没事就出来遛弯,老伴爱跳广场舞,他却对舞啊歌啊没啥兴趣。前些日子看新闻,知道国家要发展“地摊经济”,他觉得自己应该响应号召,出来摆个摊,不为赚钱,就为给年轻人树个榜样。“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不如出来活动活动。希望这个时候相关部门能给大家更多的空间,一起把市场经济活跃起来。”

今年55岁的董大姐已经在崇阳路和泰城路路口摆摊将近5年了。说起地摊经济复苏,董大姐抑制不住地高兴,她从手机上看到过相关的新闻,如果城阳也鼓励摆摊,那她就不用每天担惊受怕了。董大姐所在的路口原先是个市场,挨着大北曲的几个社区,平日里集市上也非常热闹,但因为退路进市,现在在路边摆摊的已经寥寥无几。董大姐住在大北曲前社区,因为家里有个卧床的婆婆,加上丈夫身体不好,她没办法和别人一样去新市场,只能在这边坚持着。
孙大哥今年37岁,是黑龙江人,一年前来到城阳打工。原本想过了年之后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计划全部泡汤了。既要交房租,又得日常开销,活还不好找,眼看着自己的“存粮”不多,孙大哥便想到了摆摊卖水果维持生计。他的摊位不大,也不固定,哪里人多他就去哪里。虽然赚得不多,但孙大哥却觉得有这样一个小摊挺好的,起码有收入。他想着先渡过眼下的难关,等疫情过去了,再找份工作安定下来。

今年53岁的于大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果民,她老家在烟台栖霞,种有樱桃、苹果等果树。受疫情影响今年樱桃销路不好,就在于大姐一筹莫展时,亲戚介绍她来城阳卖卖试试。就这样,一周前于大姐来城阳摆起了地摊,家人负责帮着采摘运过来。让于大姐开心的是,因为价格实惠、果品质量好,生意比想象中要好,每天大概能卖出70斤到80斤,她挺知足的。

德阳路和康城路交叉路口,是“面筋哥”摆摊的常驻点。“面筋哥”姓张,今年28岁,有两个孩子,大的才上幼儿园。受疫情的影响,公司待遇也大幅度缩水,3月中旬“面筋哥”辞职了,跟着卖烤面筋的叔叔学了半个月后,他就马上置办家当自己摆摊了。“孩子还小处处要花钱,不敢闲下来啊。”每天下午5点到凌晨2点是“面筋哥”的摆摊时间,收入比上班多一些,这两个月来他还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这些只是城阳区地摊的寥寥剪影,他们就在我们周围,他们是这座城市最普通的人,从华灯初上到凌晨,他们忙碌的身影,也为城市增添了许多的烟火气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