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6-垃圾分类

半岛都市报

垃圾分类
2020年01月03日

实名投放还盖章、门口设置发酵箱、垃圾堆肥能种树、高校老外

生活垃圾“随手分”,这

新闻    时间:2020年01月03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郑州路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将厨余垃圾投放到发酵箱内。郑州路社区供图
编者按
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实行垃圾分类关乎到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再过几天,《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就要正式实施,青岛垃圾分类现状如何?青岛市民准备好了吗?在垃圾分类中,青岛有哪些先行试点和探索?如何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大考”?近日,半岛记者兵分多路对此进行了调查,并从今日起推出“聚焦垃圾分类”系列报道。
文/图 半岛记者 刘鑫 王洪智张盛倩(署名除外)

每天早上8时30分,位于郑州路6号的郑州路社区就热闹起来,许多居民陆续把厨余垃圾放在一个神秘大箱子内。记者了解到,这是郑州路社区对于垃圾分类先行探索,利用厨余垃圾堆肥,并用其改善小区土壤环境,目前已有500余户居民参与其中。此外,社区还安排专人来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人人参与成为一种时尚。据悉,为了做好垃圾分类,青岛不少小区已经开始行动,并探索出自己的妙招奇招,垃圾分类关乎城市形象和生活环境,需要居民、社区、企业等共同努力,采访中市民呼吁要把“随手扔”变成“随手分”。

>>>聚焦
分类先行,小区成网红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1月6日起施行,青岛将迎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有些小区和市民还没等反应过来,市北区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已经走在了前列,并成为“网红”。日前,一则郑州路社区厨余垃圾堆肥的视频在学习强国APP上热传。在该视频中,郑州路社区号召居民用厨余垃圾堆肥,并用生成的“新土壤”种花种树。“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我们变废为宝的措施,垃圾进行了合理处置,效果非常好。”市北区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艳芳告诉记者。
2019年8月份,该视频在学习强国APP上发布,立即引发关注。“最近青岛发布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我就在学习强国上搜索相关信息,没想到一搜就搜到这个,点开一看竟然是咱青岛的社区。”市民孙先生说,青岛的垃圾分类能被关注,说明青岛的垃圾分类走在了前头。

>>>探访
实名投放,合格盖红章


“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60%至70%,引导居民处理好厨余垃圾至关重要。”王艳芳介绍,为了号召居民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社区设置了多个这种发酵箱。在公益岗位引导员的引导下,居民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菜叶、菜帮、果皮、果核等,与树枝等干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放置在发酵箱内。
“这些就是厨余垃圾堆肥产生的有机土,现在有些小区的土质不好,这些有机土能够改善土壤的质量,有利于绿植的生长。”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封双向记者展示了经过发酵而成的有机土。半岛记者看到,这些有机土由棕色颗粒和细长草木段组成,闻上去有微微的发酵的气味。
“有机土可以用来种花种草,这些有机土一发酵好,就被居民们分走使用。”封双告诉记者,厨余垃圾堆肥从去年开始,截至目前已经有500余户居民参与。半岛记者看到社区内有一叠一叠的厨余投放记录卡,卡上不仅有居民的姓名、电话和详细住址,还有每一天的投放记录。“我们采用实名制,居民投放厨余垃圾时,如果经过检查分类合格,就会盖上红色的章,如果分得不好,会盖上绿色的章。参与的居民都很自觉,分类很标准,所以基本上都是盖的红章。提起垃圾分类,人们更多关注分类的过程,而分类后的垃圾如何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厨余垃圾的发酵,我们可以把垃圾消灭在家门口,从而减轻终端处理压力。”社区工作人员说。

>>>效果
变废为宝,果皮变酵素


“用果皮做的环保酵素,分解油脂的能力好,可以用来清楚下水道里的油污,也可以刷碗擦地。”除了堆肥,郑州路社区还号召居民利用果皮等制作环保酵素。半岛记者在郑州路社区看到,一排排的大桶小桶摆满了一个房间,这些桶内装了各种果皮,因发酵时间不同,桶内液体颜色不同。记者注意到,每个桶上除了标记着时间,还写着不同幼儿园、学校的名字。原来,因社区厨余垃圾发酵做得好,很多孩子前来学习做活动。
除了酵素,各种造型的手工肥皂也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用厨房产生的废油制作的,如果直接倒入排水管中,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王艳芳告诉记者,郑州路社区时常请来环保老师为社区居民上“废油变肥皂”的环保制作课堂。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半岛记者来到郑州路社区一个花园。别看花园仅有几个平方,但是里面包含多个环保理念。“花坛的木质围栏是之前拆迁留下的废木头,花坛里的土都是我们发酵箱产生的有机土,沙池边的废旧轮胎也是循环利用的。”社区工作人员说。据介绍,郑州路社区垃圾变“宝”的项目,吸引了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睐和合作,2019年12月份,南京高校和印度的专家还前来参观和指导。

■分类有招 “小黄狗”吃垃圾 会称重还“吐钱”
“请将菜梗菜叶、果皮果壳、骨骼内脏等垃圾投放到绿色厨余垃圾桶……”在四川路68号,小区内一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们叫它智能垃圾分类指导员,只要感应到有人来扔垃圾,这个安装在宣传栏的白色音箱就会发出声音。”现场云南路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云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指导员在青岛属于首例,接下来会逐步推广开来。
云南路街道的居民近日注意到,枣庄路上出现了一个“市南区零废弃循环基地”。这个基地是由青岛海沧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该公司创始人王龙介绍:“零废弃循环基地主要负责可回收垃圾分拣、中转,以及将有害垃圾中转送到无害化工厂。”据了解,零废弃循环基地暂定1月6日开业,与《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时间相同。
与此同时,云南路街道辖区的“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也已经投入使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既能“吃垃圾”,还能“返现金”。把废纸、纺织物、金属、塑料瓶等各种垃圾分别投入对应的箱子,回收机会对投入的垃圾进行智能识别称重,最后根据不同废品的市场价格计算返现金额。“零废弃循环基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都是整个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环。”王龙说。
据云南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国标介绍,从2019年六月份开始,街道办事处就开始在垃圾投放点竖立宣传栏和指示牌,最近他们还给居民发放资料,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除了宣传栏、滚动屏、横幅等常规宣传方式,接下来,我们还会培养10至20个宣讲员,以及志愿者,向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和要求;也会安排垃圾分类指导员现场指导。垃圾分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需要全体居民共同行动起来。”周国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