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8-医苑

心源性猝死六大病因

新闻    时间:2019年12月1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王鑫鑫

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经抢救无效宣布心源性猝死,35岁的生命戛然而止……近期,中国台湾艺人高以翔的离世震惊世人。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强烈的生命警示!警示之余,我们也纳闷:高以翔十二三岁开始健身,热爱篮球、旅行和极限运动,身体素质相对出众,猝死这种悲剧为何会发生在这样的人身上?猝死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哪些因素可引起猝死?哪些人是高危人群?我们应该如何防范?猝死发生时如何自救以及他救?就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采访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路长鸿教授进行解答。

  猝死是人类最严重最可怕的疾病

猝死是人类的最严重的、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的内涵可以浓缩成6个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之所以说它可怕,是因为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绝大部分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大部分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路长鸿说。
何为心源性猝死呢?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源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长达26年的FraminghamStudy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相当于每天约有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六大病因
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呢?路长鸿对此进行了总结介绍,他指出,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大致有6种。
一是心肌梗死。这是最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在冠心病的大范畴内,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源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国内文献指出:“在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这类患者是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突发的心肌缺血造成患者心脏的电活动紊乱,进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为室颤),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猝死。
二是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和心脏骤停。
三是心肌病。包括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为导致青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率低于肥厚型心肌病,但临床并不少见,11月29日在北京地铁2号线一名乘客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报道,该乘客就患有扩张型心肌病。
四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
五是大动脉方面的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破裂等。马凡综合征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此病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约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引起猝死的可能。
六是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病引起的猝死占总猝死人数的5%~10%,由于患者大多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心脏离子流活动发生异常,不伴有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平素看似与健康人无异,常规的心脏检查都正常,所以易被忽视,其造成的心搏骤停及猝死的后果严重。一些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患者多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即开始发病,这类疾病的主要特征就是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致命。对于有年轻人猝死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做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心电图等项检查,甚至电生理检查、药物诱发试验等检查,以确诊是否有离子通道病。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猝死的发生。
  猝死急救要抓住“黄金4分钟”

心源性猝死的最终表现都是心脏停跳。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令人痛心的是,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而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面对病人心脏骤停,进行有效施救的两个关键是: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并即刻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早期AED除颤。
遇到“猝死”患者时,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说明情况和所处位置,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心肺复苏是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路长鸿近期接诊了两个心脏骤停患者,都是靠家属第一时间心肺复苏恢复了心跳。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中国首例马拉松“心脏骤停”AED施救成功。

  相关链接:山东港口青岛港在四大港区投放11台AED

面对焦点话题,山东港口青岛港迅速行动——在四大港区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安装11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基本实现AED设备港区全覆盖。
山东港口青岛港发挥青岛阜外医院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资源优势,高度关注员工和旅客的生命安全,在建设公共急救体系、强化健康常识以及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等方面做出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主要办公区和邮轮母港、港湾学院等人流密集场所大力普及AED,并多次进行AED应急使用培训与管理培训,坚持每月开展“健康大讲堂”,每年选择一个月进行急救专题讲解,有效提高了职工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实际行动为港口职工与广大旅客增添了生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