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J03-胶州新闻

半岛都市报

胶州新闻
2019年11月01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新闻[A02]重要新闻[A03]重要新闻[A04]重要新闻[A05]重要新闻[A06]城事新闻[A07]城事民生[A08]城事民生[A09]城事民生[A10]城事民生[A11]城事民生[A12]城事民生[A13]城事民生[A14]城事民生[A15]城事警法[A16]城事社会[A17]城事社会[A18]城事社会[A19]城事社会[A20]城事经济[A21]文体新闻[A22]文体新闻[A23]文体新闻[A24]文体新闻[A25]文体新闻[A26]朝花周刊[A27]朝花周刊[A28]第一消费[A29]第一消费[A30]天下新闻[A31]天下新闻[A32]半岛圈分享[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B01]点亮新中韩[QB02]点亮新中韩[QB03]点亮新中韩[QB04]点亮新中韩[QB05]点亮新中韩[QB06]点亮新中韩[QB07]点亮新中韩[QB08]点亮新中韩[QL01]沙子口新闻[QL02]沙子口新闻[QL03]沙子口新闻[QL04-05]沙子口新闻[QL06]沙子口新闻[QL07]沙子口新闻[QL08]沙子口新闻[QO01]王哥庄新闻[QO02]王哥庄新闻[QO03]王哥庄新闻[QO04]王哥庄新闻[QO05]王哥庄新闻[QO06]王哥庄新闻[QO07]王哥庄新闻[QO08]王哥庄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A01]金家岭新闻[ZA02]金家岭新闻[ZA03]金家岭新闻[ZA04]金家岭新闻[ZA05]金家岭新闻[ZA06]金家岭新闻[ZA07]金家岭新闻[ZA08]金家岭新闻

带村民看病不停歇,二十余年助人无数

铺集热心肠的卢森帮助村民求医问药,默默奉献,不计回报

新闻    时间:2019年11月0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刘静

在胶州市铺集镇彭家庄村有一个人,他虽不是医生,但村里人生病住院都愿意找他帮忙,请他帮拿主意;他虽不是病人家属,但却在病人住院手术时日夜陪护……这个人就是彭家庄村的卢森。因为在医院有“熟人”,卢森做事细致踏实,不仅仅是本村人就医,就连外村人生病住院也常常愿意找卢森帮忙,二十余年来,卢森带着看过病的人不计其数。

手机24小时不关机

“其实这都是些小事,我无非就是带着人去医院看个病,就是有我在中间,看病快一些。”10月21日,当半岛记者提出采访卢森时,他十分谦虚,表示自己只是顺手做了点事情,“不值当上新闻”。
卢森今年54岁,在十里八乡十分出名,人人都知道,他在医院有“熟人”,凡是遇到急症,大多数会找到卢森帮忙。“基本天天有电话,有的是咨询生病的事,有的直接需要住院,打过来电话的都是需要帮忙的。”卢森说,因为怕村里人夜里有急事找他,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
“这两天刚帮一个出血热的病号联系好了科室大夫,安排住院治疗。经常的,村里年轻媳妇生孩子、村民磕伤碰伤、老年人突发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找到这里的,都不能往外推。”卢森说,一年365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带人看病。
曾经的重病号,如今的痊愈者

事情还要从1992年卢森的姐姐生病住院说起,姐姐当时因病在人民医院住院约9个月,卢森因为常去医院陪护,爱好结交朋友的卢森交到了不少医生朋友。后来村里人但凡需要看病住院,卢森总能帮忙找到科室大夫,一传十十传百,卢森在医院有“熟人”就被传出去了,更多的病人及家属找了过来。
“这些年来,比较严重的一个病号就是高四森,十年前他骑摩托车出车祸,头部受伤,有人找到我,我就赶紧去了人民医院,当天下午6点开始手术的,手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我就一直在医院待着,一共待了4天3夜。”卢森说,经过一系列艰辛的手术,加之后面的康复训练及后续治疗,高四森终究一点点恢复。
说起高四森十年前的事情,妻子呙治爱也感慨万千:“当初多亏了俺叔(卢森)一起去的医院,当时要是去青岛,可能路上就耽误了,俺叔在医院里,找了大夫动手术,找院领导帮忙,手术过程中,俺家老高情况不好,他也一直在边上守着,当时情况特别危险,大夫都要放弃了,俺叔一直坚持,后来医院还帮忙请来了青岛的一位老大夫帮忙手术,这才捡回来一条命。”事情虽然过去十年了,但想起当时的种种情形,呙治爱仍历历在目。
高四森前后经历6次开颅手术,卢森一直在旁边守着,“医院大夫不让我走,病人家属也愿意我待在那里,那我就陪着,好在后来救过来了。”卢森说。

遭误解也无怨,能帮的还要帮

“谁家生孩子,谁家闺女夜里肚子疼,还有的村民脑出血……动不动就是个急症,所以一般都跟着去医院,跟着去踏实一些。我跟各个科室的大夫都熟,带着他们直接到病房或者办公室找到大夫,看得就快一些,有些病是急症,等不得。”卢森说,这二十余年,他带着去看病的不计其数,“时间真快,当年我带去产检的孕妇,现在人家当婆婆了,当年还在肚子的男孩,如今结婚了。”卢森说。
“我虽然不懂医,但这么多年带着他们去看病,我渐渐也长了不少知识,有时候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前两天俺村一个老太太,说自己不舒服,自己觉得应该挂妇科,但我根据她说的,给她分析应该挂泌尿科,后来果不其然泌尿科大夫看好了。”卢森说到这里哈哈一笑,满脸的自豪。在卢森的办公桌前,有一份人民医院的通讯录,各个科室的联系方式,大夫名字,都赫然在册。“我得把这个研究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二十余年下来,卢森帮助的人不胜枚举,但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有的人说我拉了这么多病号去医院,医院是不是给我发提成?我听着也是哭笑不得。”虽然有时被误解,但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他还是热心出手。“谁家都不愿意长病,一旦生病了,能帮点儿就帮一点儿。”

时常翻看医院通讯录,熟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