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7-深读新闻

志愿捐遗:从难舍入土为安到唱响爱的奉献

新闻    时间:2019年07月1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李菘当场签下遗体捐献书。
志愿者刘伟浩在整理后备厢的宣传材料。
自发要建宣传点的宋春蕾、李发伟夫妇。
■爱心延续 小九月捐遗体后 全市已有206位捐献者
让逝者和生者一起 感受生活的温情
作为捐献者,在青岛能够得到最大的尊重。据了解,2004年4月,全国首个为纪念志愿捐献遗体者的“奉献林”在青岛福宁园公墓设立,遗体捐献者的骨灰或遗物被安葬于此。从2016年开始,青岛市把每年的3月30日确定为全市红十字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每年这一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青大附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的医护人员、捐献者家属、受捐者代表以及学生们,会一起向捐献者献花、鞠躬、颂祈福语,表达敬意和哀思。
遗体捐献者段孝勇说:“作为一个农民,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在百年之后能有很多人来缅怀,这对我来说,也是种荣幸啊。”记者了解到,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缅怀日,确实在全国也不多见。每年清明节前,捐献者的资料都会更新在奉献林的“电子墓园”上,捐献者亲人、前来瞻仰捐献者的市民,可以通过触摸屏看到捐献者生前的资料,并在上面写下寄语表达哀思。这也为捐献者家属增加了一个缅怀亲人的文明祭奠方式。
根据志愿者提供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受捐人。他说:“十分感谢捐献者,虽然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知道他的亲人在哪,但是我始终感谢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身体恢复之后,我曾经特意和家人从外地赶到青岛的奉献林,虽然不知道是其中的哪位捐献者,但是那里所有的人都值得我缅怀与敬佩。”
我们不得不否认,受捐者看到的每一个日出与日落,呼吸到每一口空气与感受到的花香,都是捐献者带来的。把器官捐给别人,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继续生活,让逝者和生者一起继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情。
“要说到捐献遗体,我们都是一分子,这跟自己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工作无关”,在王哥庄,家中已有三人捐遗体的王奎海大爷告诉记者,作为青岛这座城市的一分子,从微尘精神到小九月再到和和,这一系列感人事件,都充分说明了我们这座城市温暖有爱,是城市文明影响了我们。
据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薛梅介绍,青岛自2010年开始器官捐献试点工作,2011年出现首例器官捐献者。截至今年6月27日,青岛市遗体捐献志愿者为4645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865例,器官捐献累计733例,角膜累计捐献1180例。多年来,青岛市器官捐献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三。青岛市红十字负责捐献工作的张少芹处长说:“从去年六月份,小九月成为全市第524例器官捐献者后,一年时间全市有206位捐献者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解剖学的意义,记者问询了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工作人员,解剖学不仅可以为中国医学创造出更多的好医生,而且这些捐献者的器官一旦被用于器官移植,那就会挽救更多生命,这个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很多捐献者也都为器官移植做出了贡献,小九月捐献器官救人的故事,更让很多人深受感动。她留下的肝脏、肾脏、眼角膜、让5个家庭迎来重生的希望,包括今年6月份,城阳区的小男孩和和留下的肝脏、肾脏、眼角膜也用来挽救了五个家庭,这激励着更多的人做出“成为捐献志愿者”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青岛有两家医院可以做器官移植,分别是解放军第401医院和青大附院。2014年,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青岛市有了国内一流的OPO中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OPO中心以过硬的技术建立起全链条的规范标准,捐献者的逐年增加,被国内器官捐献移植界称为“青岛模式”。在“青岛模式”中,捐献的器官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所谓“青岛模式”,是在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过程中,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在市红十字会的宣传、推动和监督下,将潜在捐献者都转到OPO中心进行规范化的死亡判定、器官捐献和利用,建立完整的成体系平台,整个过程录音、录像,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每个环节可追溯,并且还要有完善的移植后患者随访档案。
“死亡是场漫长而伟大的中场休息,唯有臻于完美的演员在幕后,依然继续演练着下一幕,那是生命的轮回”。从1982年沈福彭教授捐献遗体,到如今在国内器官捐献移植界响亮的“青岛模式”,每年数以百计的捐献者,他们一直在影响身边人,也在传承这种爱的精神。
2009年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成立的时候,大家一起照了一张照片,那时候作为队长刘伟浩还是满头的黑发,十年过去了,他的头上也长了不少白发,“眼瞅着大家的热情越来越高,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真是让我心里很欣慰,没白跑。”刘伟浩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