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07-伴读

【序跋】

彩绘古典名著丛书总序

新闻    时间:2019年06月2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陈平原

【书摘】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英)霍吉淑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作者:(英)霍吉淑 
译者:顾雯 谢燕
出版社:读者出版社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人认为华夏文明从远古以来就一直绵延不断、始终如一,现代中国人与数千年前的祖先一脉相承。这一观点至今仍有众多拥趸。几乎所有的中国通史都以石器时代为开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地域广博、人口众多,非一展、一书所能全部囊括。本书绝大部分都依照传统顺序纵览整部中国历史,但因陈述方式有所不同,主要通过物品——艺术和物质文化,加以呈现。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但并非以往认为的那样全部依赖自给自足,与世隔离。从文献记载和物质文化遗存中可以看到,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和域外之间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在本书中,我们将从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文物回眸过去、追溯往昔。

地理
数千年前,中国疆域内就开始有人定居。事实上,约50万年前,直立人,即“北京人”就在此觅食生息,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中国广袤的疆域足以让任何尝试周游此地的人们叹为观止。地图上短短数寸的距离,足以抵上飞机数小时或火车数日之耗。常言道,欲知中国之古,先知中国之大。我们要了解中国,必先了解其悠远的历史、广袤的地域,以及多元文化。所以我们也常说,中国之大,自成一体,自有乾坤。其疆域内拥有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和动植物种群,几乎涵盖所有类型,这些自然条件对定居于此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不过,地形和气候究竟是如何决定文化的呢?定居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人们,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之间又建立了远超我们以往想象的密切联系。尽管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常常变动不居,然而今天的中国依然拥有葱翠如茵的内蒙古草原、西北的沙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梯田。中国海岸的地形也同样多样,更有海南岛这般椰林与银滩并存的热带地区。还有高耸入云的山峰,静谧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如此博大的中国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语言
学习汉语在今日已成潮流。世界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开设汉语学习俱乐部,中国政府开办孔子学院在全球推广汉语。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一些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精英会安排子女去西方高等学府深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旅行。与这些中国人交流的欲望进一步推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因此,出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汉语日益成为海外交流的一种重要语言。
在中国,汉字是人们交流的纽带。此外,汉字也联系着朝鲜、日本和越南这些邻国,因为这些国家的文字曾经历过一段相同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字同样能引起现代人们的共鸣。比如“田”字(字形呈一个方块,分成四个部分),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中已可辨出相近的字符。专业学者通过掌握阅读甲骨文的专业知识,仍可识读这些两千多年前文字中的大部分。当一个现代中国人拾起一枚古代士兵书写的竹简时,还能大致理解竹简上文字的含义,这确实令人拍案称奇。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来说,书面语言堪称跨越时间与空间、联系人们的重要媒介,倘若人们仅仅使用方言交谈,就将阻碍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由此可见,汉语不愧为一种共同的、历史性的语言。

《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全两册)
绘者:金协中
作者:成长 
《快意江湖:彩绘水浒传》(全两册)
绘者:(清)张琳
作者:张睿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十九年前,我突发奇想,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上开专栏,介绍明清小说插图。可惜搭起一个大架子,只谈了区区五种,便草草收场,留下薄薄一册《看图说书——中国小说绣像阅读札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去年年底,在深圳为新书《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举行发布会,现场有听众提问,你的《看图说书》为何半途而废,且多年不见重印。我虽表达遗憾,却也感谢时隔多年,还有人记得这册小书。
当初在小书的序言中,我曾提及:“作为传播媒介的图像与文字,各具长短,有可说而不可画的,也有可画而不可说;就看配图的画家本事高低,能否‘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既然是书籍插图,就必须与文字对峙与对话、互补与互融,画家之驰骋想象,其实是受某种限制的。当然,若做得好,可以借景,取得意在画外的效果。
1934年1月11日,鲁迅致信郑振铎,希望其完成《北平笺谱》后,“大可以做第二事,就是将那资本,来编印明代小说传奇插画,每幅略加解题”。为插画集“略加解题”,似乎很容易,可实际上,说多说少,说好说坏,分寸不好把握。正因此,并置图像与文字的书籍,可能雅俗共赏,也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多年前,在日本东京观看关于唐三藏与《西游记》的专题展,方才了解一部小说的艺术传播,竟能如此丰富多彩,单就媒介而言,除了熟悉的版刻,还有雕塑、石刻、陶瓷、壁画、年画、刺绣、工笔重彩等等,实在是美不胜收。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数百余年来广为流传,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彩绘三国演义》系著名画家金协中先生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工笔重彩绘制的全本三国演义。全书选取具代表性的场景、人物和故事进行构图,以每回2幅,共计240幅工笔重彩全面演绎了三国的风云历史,堪称雅俗共赏之宏篇佳构。
《水浒传》也是我国传统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108位英雄人物以其各自鲜明的特征深受读者喜爱,历史上为他们绘画作传者不乏其人,以陈章侯的《水浒叶子》知名,稍显遗憾的是《水浒叶子》为黑白素描图,在如今看来略显单调。为此,本书选取了收藏于南京图书馆、清初年间民间艺人张琳所绘《水浒传人物图像》和日本江户时期有“浮世绘鬼才”之称的歌川国芳所绘《浮世绘水浒人物图》共176张彩绘图,并为每一位人物作一小传,增加评点注释,勒为一书。
为小说戏曲插图,在画家是一种批评、阐释与重建;在读者则是另一种复原与艺术体验。毕竟,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诸葛亮、鲁智深,或贾宝玉、林黛玉,画家所呈现的,可能与你若合符节,也可能相去十万八千里。此外,过去是由文及图,如今反过来,变成了由图而文,那些概述情节、略加点评的文字,能让熟悉小说情节的你我称心吗?不知道,但值得尝试。
比起黑白两色的版刻来,彩绘作品无疑更具感染力。选择若干流传有序且制作精美的彩绘插图,配上简短文字,会是老少咸宜的有趣读物。起码既温书,也长见识,还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