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P06-平度新闻

半岛都市报

平度新闻
2019年06月28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城事新闻[A04]招考季伴你行[A05]招考季伴你行[A0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A07]城事关注[A08]新区之舞[A09]新区之舞[A10]城事调查[A11]2019即墨国际童装节[A12-13]城事发布[A14]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A15]城事动向[A16]城事看点[A17]城事温度[A18]城事社会[A19]文体新闻[A20]文体综艺[A21]怒放法兰西[A2-13]城事发布[A22]文体体彩[A23]天下新闻[A24]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热点[B03]娱乐话题[B04]朝花周刊[B05]朝花观澜[B06]第一消费[B07]消费热点[B08]品味周刊[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D01]敦化路新闻[QD02]敦化路新闻[QD03]敦化路新闻[qd04]敦化路新闻[QQ01]镇江路新闻[QQ02]镇江路新闻[QQ03]镇江路新闻[QQ04]镇江路新闻[QS01]北宅新闻[QS02]北宅新闻[QS03]北宅新闻[QS04]北宅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A01]金家岭街道党建专刊[ZA02-03]金家岭街道党建专刊[ZA04]金家岭街道党建专刊[ZB01]金家岭新闻[ZB02]金家岭新闻[ZB03]金家岭新闻[ZB04]金家岭新闻[ZB05]金家岭新闻[ZB06]金家岭新闻[ZB07]金家岭新闻[ZB08]金家岭新闻[ZD01]崂山环保[ZD02]崂山环保[ZD03]崂山环保[ZD04]崂山环保[ZE01]市北新声[ZE02]市北新声[ZE03]市北新声[ZE04]市北新声[ZE05]市北新声[ZE06]市北新声[ZE07]市北新声[ZE08]市北新声

乡村小学堂,帮家长大忙

平度市“乡村小学堂”迅速发展到19处,托管学生500多人

新闻    时间:2019年06月2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记者 邬明洋
通讯员 朱建成

随着城镇化发展,大多农村年轻家长外出打工,孩子基本成了“准留守”儿童。下午放学后不是在街上疯窜打闹,就是在家看电视、吃零食、玩游戏。祖辈管不了、管不听。或者祖辈父辈忙于农活,无暇顾及下午放学后的孩子。针对现状,平度市农村小学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探索依靠社区和村落对小学生进行“课后集中托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2017年起,平度“乡村小学堂”试点在南村镇兰底清河社区展开,2019年“乡村小学堂”全面升级,“乡村小学堂”迅速发展到19处,托管学生500多人。
“乡村小学堂”都做些什么?是不是孩子们仅在教室里写作业呢?“乡村小学堂”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课后服务充满趣味。

社区腾地建“乡村小学堂”

记者探访了解到,为了教育好社区的孩子,平度市南村镇兰底清河社区东辛庄村在2017年冬季就专门腾出地方设立了“乡村小学堂”,学习桌椅、空调等样样俱全,家长、老师参与托管管理。谈及初衷,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志刚说,农忙季节孩子下午放学后,家长大多还在地里干活,没有时间接管孩子,“乡村小学堂”让孩子有了课后好去处,家长、老师轮流看管,辅导作业,解放了家长;将来孩子们优秀了,农村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兰底小学教育单元内已陆续开办了“优德小学堂”“未来星小学堂”“阳光小学堂”等乡村小学堂,有效地解决了家长困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助推新农村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和发展。
“老师,我爸妈不懂英语,您帮我听一下我的读音对不对,好吗?”在清河社区的“优德小学堂”,参加托管的学生在认真地做作业,一名学生向老师求教。该校负责人说,因家长文化程度、农忙时长等原因没有更多精力辅导自己的孩子,学校利用校内托管时间为孩子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消化和巩固课内知识,有效提高了孩子学习效果,减轻了家长辅导作业的压力。

“1+N”活动受到农村家长欢迎

“乡村小学堂”以“填补家庭教育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空白”为出发点,坚持“家长自愿、互助共赢,陪伴成长”的原则,在村委办公室开设。孩子们放学离开校车后再到小学堂一起完成家庭作业、一起参加活动,父母下班或收工后再接回家。“乡村小学堂”实施免费托管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是看护学生自主自习,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适合的艺体活动等,主要是解决学习日下午部分家庭孩子放学接送困难、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问题,为家长接孩子提供便捷。小学堂日常的管理是由村干部、骨干家长任副主任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配备一名教师志愿者参与指导。建立健全了自愿参加申请制度、安全公约签订制度、值班制度,确定了“一定一不定”的时间要求(接校车的时间固定,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的时间不定)。确定了“1+N”形式的活动内容和指导教师队伍。活动内容中的“1”是课后作业,“N”包括文化课拓展训练、自主阅读,以及手工、艺术、科普、游戏等兴趣活动;指导教师队伍中的“1”是学生家长,“N”包括村两委干部、退休教师、学校老师、民间艺人及大中专学生等社会志愿者。这些技能类和特长类的活动是小学堂的有益补充,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们参加;能为小学堂义务服务,志愿者们也感到很骄傲。

乡村小学堂在这里“星火燎原”

社区小学堂在家长和村民的口口相传中迅速“星火燎原”,且成效显著。农忙季节,南村镇兰底单元已开办了16个小学堂,近400个孩子参与“乡村小学堂”托管。2019年春,古岘镇大朱毛小学联合大朱毛村、前朱毛村、纸坊村利用新建的社区活动中心开设了3处“乡村小学堂”,有120多个孩子参加。听说学校组织孩子在“乡村小学堂”接受课外托管,社区和村委给予大力支持。大朱毛小学家委会研究制订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包括乡村小学堂活动制度、签到制度、家长及教师值班安排表、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保障制度,确保活动实施安全、扎实有效。小学堂一直持续到当晚6时,家长们田地归来后陆续将自己的孩子接走,签字交接有条不紊。大朱毛小学学生家长李女士说,春天开始家里农活多起来了,两头的老人又没精力帮衬,就不能及时接管孩子,把孩子放在小学堂,值班家长和老师能督促孩子提前做好家庭作业,再也不用担心无人看管孩子做作业了,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家非常放心。
“乡村小学堂”让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有效延续,除了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外,有了更多课余时间拓展“1520”读书活动和“112”行动,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参加看护的家长们在一起长时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家庭教育态度、认识和做法不断改变,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们一起交流孩子变化、种地经验、经商之道,一起谈论经济形势、环境变化,也成了家长们的小学堂。小学堂,让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农村重新焕发生机,悄悄助推着新农村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