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B07-点亮新中韩

半岛都市报

点亮新中韩
2019年05月16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城事新闻[A04]学深圳 赶深圳 抓落实[A05]专题[A06]专题[A07]专题[A08]城事 教育[A09]城事教育[A10]城事关注[A11]城事关注[A12]城事民生[A13]城事民生[A14]城事温度[A15]城事经济[A16]城事社会[A17]城事福彩[A18]文体新闻[A19]文体看点[A20]足球城 加油干[A21]文体 竞技/连载[A22]文体新闻[A23]天下 看点[A24]半岛圈 分享[B01]半岛教育[B02]教育关注[B03]教育关注[B04]教育资讯[B05]黄金楼市[B06]楼市重磅[B07]广告[B08]半岛家居[QA01]市南社区报[QA02]市南社区报[QA03]市南社区报[QA04]市南社区报[QB01]点亮新中韩[QB02]点亮新中韩[QB03]点亮新中韩[QB04-05]点亮新中韩[QB06]点亮新中韩[QB07]点亮新中韩[QB08]点亮新中韩[QC01]市南社区报[QC02]市南社区报[QC03]市南社区报[QC04]市南社区报[QE01]市南社区报[QE02]市南社区报[QE03]市南社区报[QE04]市南社区报[QF01]市南社区报[QF02]市南社区报[QF03]市南社区报[QF04]市南社区报[QG01]市南社区报[QG02]市南社区报[QG03]市南社区报[QG04]市南社区报[QJ01]市南社区报[QJ02]市南社区报[QJ03]市南社区报[QJ04]市南社区报[QK01]市南社区报[QK02]市南社区报[QK03]市南社区报[QK04]市南社区报[QM01]市南社区报[QM02-03]市南社区报[QM04]市南社区报[QN01]市南社区报[QN02]市南社区报[QN03]市南社区报[QN04]市南社区报[QP01]市南社区报[QP02]市南社区报[QP03]市南社区报[QP04]市南社区报

[ 史海钩沉 ]

新闻    时间:2019年05月16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东韩的住宅演变(上)

半岛记者 李晨 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生活水平低下,建筑材料缺乏,村民修建房屋多为土木草石结构。从周边山岭上捡拾石块做地基、砌墙,黄泥打墙,伐木做梁、割草披屋,这样建造起来的房屋保暖性能好,冬暖夏凉,但低矮狭小,十分简陋,采光能力差,且易受风雨的侵蚀,需要定期修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东韩村的房屋一般都是按照正房三间的标准,东西长8米,南北(俗称“折深”)长4.5米,以三间房和四间房居多。房屋坐北朝南,正对大门的房屋为正屋,正对屋门的是正间,东面的为东间,西面的为西间,也有富有的人家建五间,带有东里间和西里间,很少有盖四间房的。一般来说,正房面积最大,约3米宽,其余几间房面积差不多。东韩村传统都是以东为尊,所以家里的长辈住东面的卧房,小辈住西间,来客也要请到东间。正间类似于现在的厨房,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灶台,可以烧火做饭。旧时的房子一般都会有一个院子,俗称“天井”,天井东边多盖东西厢房来储存杂物或居住,也有村民在南边再加盖南屋(跟正屋相对,俗称“倒屋”),形成“四合院”的结构。
上世纪70年代初,村民为了方便晾晒粮食,开始建造平房。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多村民开始建造南平房。因为平房地基太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不少村民利用高地基在正屋下面建造地下室。考虑到风向因素,村民通常将茅厕建在院子的西南面。人民公社时期,家家户户养猪,一般都在院子的西南面盖猪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房屋的墙都是用黄坚泥、沙和麦子秸秆混合做的土墙。土墙制作简单,原料方便,就地取材即可。为保证房屋的保暖,土墙一般比较厚,约有半米。窗以下的部分为了更坚实都要用石头加固,称为“小平口”。土墙一般内外皆不抹墙皮,有的在外墙刷上一层麦草来挡雨,过年时经常用笤帚蘸黄泥浆来粉刷内墙。土墙结实、保暖,但极易受雨水的侵蚀,易被雨淋湿并剥落,有的土墙在大雨过后甚至会凹进几毫米。土墙时间长了会变脆,容易倒,所以需要定期刮墙皮,重新用泥糊一下,再刷白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不再建造土墙,村民开始用碎石、地瓜石、块石、砖和土墼砌墙。墙体分内外两层,外层用碎石、地瓜石、块石、砖砌成,内层用土墼砌建而成,保暖效果比较好且更加坚固,这种一砖一墼的墙厚38至40厘米。前墙为了美现,多为砖石结构,具备跑檐、石头腿子、腰线,腿子用三层甲级石垒砌,后墙则没有太多讲究,多用乱石砌成。房屋的东西外墙为山墙,山墙有硬山和软山之分。硬山一般用石头砌成,耐风雨的侵蚀;软山又被称为“伙山”,即两家共用一个山墙,一般一家出材料,另一家出工,费用两家平摊。
20世纪50年代后期,部分村民将山墙砌成美观结实的“五花山”,上世纪60年代村民垒砌的山墙基本都为五花墙。上世纪50年代村民就开始用砖建造房屋,但主要用于山墙封顶。当时砖的种类主要有基砖、手坯砖、红砖和青砖,村民最常用的是青砖。到上世纪70年代用砖盖房子就比较普遍,前多为下石上砖结构。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村民逐渐全部使用砖来砌墙,墙体厚度多为24厘米,即一砖的长度,然后再刷上一层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