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8-文体新闻

半岛都市报

文体新闻
2019年05月16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城事新闻[A04]学深圳 赶深圳 抓落实[A05]专题[A06]专题[A07]专题[A08]城事 教育[A09]城事教育[A10]城事关注[A11]城事关注[A12]城事民生[A13]城事民生[A14]城事温度[A15]城事经济[A16]城事社会[A17]城事福彩[A18]文体新闻[A19]文体看点[A20]足球城 加油干[A21]文体 竞技/连载[A22]文体新闻[A23]天下 看点[A24]半岛圈 分享[B01]半岛教育[B02]教育关注[B03]教育关注[B04]教育资讯[B05]黄金楼市[B06]楼市重磅[B07]广告[B08]半岛家居[QA01]市南社区报[QA02]市南社区报[QA03]市南社区报[QA04]市南社区报[QB01]点亮新中韩[QB02]点亮新中韩[QB03]点亮新中韩[QB04-05]点亮新中韩[QB06]点亮新中韩[QB07]点亮新中韩[QB08]点亮新中韩[QC01]市南社区报[QC02]市南社区报[QC03]市南社区报[QC04]市南社区报[QE01]市南社区报[QE02]市南社区报[QE03]市南社区报[QE04]市南社区报[QF01]市南社区报[QF02]市南社区报[QF03]市南社区报[QF04]市南社区报[QG01]市南社区报[QG02]市南社区报[QG03]市南社区报[QG04]市南社区报[QJ01]市南社区报[QJ02]市南社区报[QJ03]市南社区报[QJ04]市南社区报[QK01]市南社区报[QK02]市南社区报[QK03]市南社区报[QK04]市南社区报[QM01]市南社区报[QM02-03]市南社区报[QM04]市南社区报[QN01]市南社区报[QN02]市南社区报[QN03]市南社区报[QN04]市南社区报[QP01]市南社区报[QP02]市南社区报[QP03]市南社区报[QP04]市南社区报

天津人艺经典话剧《雷雨》青岛上演,主创接受采访

新闻    时间:2019年05月16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半岛记者 刘礼智 图/半岛记者 贾馨儒

5月14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看家”剧目、经典话剧《雷雨》在青岛大剧院与观众见面。话剧《雷雨》是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常演剧目之一,这次演出的版本是在著名导演方沉版、丁小平版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度诠释。繁漪的饰演者张艳秋,周萍的饰演者罗军接受了记者采访。

挑战经典很有压力

天津人艺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艳秋这次出演繁漪,在她看来这应该是曹禺先生笔下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是大家庭中的一个太太,虽然跟周朴园是夫妻,但她家庭生活不是很幸福,她爱上了自己的继子,用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她的内心有一团爱的火,一直在燃烧着自己,也渴望燃烧着自己所爱的人,但是最后的结局非常不理想,而且因为这种爱,给所有人带来了悲剧。”
《雷雨》作为一部经典剧目,张艳秋挑战起来很有压力,“《雷雨》已经演出80多年了,对于我们这一代一代话剧人来说,塑造这个角色都有一定的压力。因为有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演得非常精彩,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应该要更好,应该演出当代老百姓心目中的繁漪。”在张艳秋看来,这个角色不光要按照曹禺先生原著中的要求来刻画,还要与时俱进,“如果你按照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演法,可能我们当代观众接受起来会有隔阂,难拿捏的是在这里。”
于是这个版本的《雷雨》首先做了大量的删减,“曹禺先生的戏都比较长,如果说一点不删减,可能要演到四五个小时,我们删减到了两个小时30分钟。”从角色的塑造上面,比如说她的语言是以前说话的方式,这个版本就既要有曹禺先生语言的味道,又加上了一些现代人说话的习惯,“因为我们现在人要求有点生活化的东西,你不能太像那个年代的人的一言一行,大家闺秀慢慢回头等等之类的,这类小细节都会与时俱进。”

塑造角色要找合理性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罗军演周萍已经好多年了,“我进剧院第二年第就开始排了,一直演到现在,我常开玩笑说再过几年,我就演周朴园了。”演了这么长时间,罗军对周萍的理解也一直在变化,“曹禺先生写的作品,肯定有自己非常厚重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轻,当时可能理解得未必像曹禺先生写的这么深刻。另一方面,其实对一个角色来说,随着你年龄增长,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你对角色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更大一些。我现在演出之前,可能忽然觉得这个地方有这样的火花,就会再改一下,所以演了200多场,基本上没有一场是相似的。”
周萍这个角色比较复杂,有人觉得可能他比较渣,爱上自己的继母,又喜欢了自己的妹妹。罗军认为,演员塑造角色就是要找他人性化的、合理性的东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塑造,我是想方设法要说服自己的,我不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塑造这个角色,做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即便是一个坏人,他在做坏事的时候,他也有自己充分的理由。他喜欢上自己的继母,这种关系不要说搁在那个年代,搁在现在这个年代,对一个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周萍虽然爱繁漪,但是这种压力感造成了他们没办法很轻松地面对这一段情感,所以他不是说抛弃繁漪,他始终是在逃避,最后他喜欢上了四凤,按理说不管从各方面来说,他一个有钱少爷喜欢上一个普通劳动少女,没有觉得四凤低人一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传承基础上去创新

《雷雨》作为一部经典作品,该继承还是创新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张艳秋认为,戏剧人应该与时俱进,“因为我们演戏是给现代观众看,不是给80年前的观众,他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经典剧目的创新一定也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因为曹禺先生的剧本太棒了,写得天衣无缝,你想在剧本上找出毛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么好的剧本,你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而不是说真的把它打翻了之后重做。重来还真的没有曹禺先生的味道,因为还有一批观众,老的话剧迷,他们还就喜欢这个味道,你真打破他就不喜欢了,有的观众看很多遍,他就要听这个味道,就跟有的京剧爱好者是一个道理,就等着那小高音上去。”
罗军的观点与张艳秋也相似,他认为继承和创新这两者不矛盾,“一方面,这本就是一体的,因为现在的人演过去的剧本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每一版的《雷雨》并不是更新换代,而是有一个传承。当然,这其中也肯定有变化,因为人不一样了,他的理解也不一样。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像周朴园,可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是有阶级分析的一种观念,是说资本家虚伪。现在再去看这个剧本,可能就觉得他还是有一些人性的地方。另外,一个好的剧本,不会有一个固定模式,比如说我们排过《原野》,那么同样一个《原野》在全国有很多版本,你能说哪一版是最好吗?因为每一版的原野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导演想着重放在某些方面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