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02-教育关注

补充师资力量不足,加强教师交流,教师分享一年教育变化

新闻    时间:2018年12月27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栾英杰

日前,青岛市迎来年度三民“大考”,青岛市教育局提交了2018年度“成绩单”。2018年市教育局出台了“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将目标落实到每一件小事加以实践。据悉,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市教育局下一步的重点工作,青岛现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城际之间依旧存在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硬件条件建设、师资力量配备、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记者采访了学校教师,听听他们这一年的教育心声。

(3)
教师交流长效制多元化

好学校不再扎堆,优秀教师也随之流动起来。如市南区,2017年中小学校长、书记轮岗调整47人,比例达94%;提拔、交流副校级干部63人,比例超78%;率先将高级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新评高级教师必须交流:新教师必须先进行半年脱产培训,让教师入职更专业。
青岛市教师交流长效制多元化。通过提前一年告知,将新评审通过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入职以来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满9年的教师纳入今后必须交流的范围;一级教师、二级教师经学校同意后可自愿交流;学区共享教师的软性交流方式,扩大并持续推进优秀教师跨学区、跨校任教走教。对于参加交流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赋分时给予2~3分不等的加分。
新学期的第一天,记者曾见过青岛嘉峪关学校的20多名刚升入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带着锦旗捧着鲜花来到了青岛香港路小学,来感谢原来的班主任毛老师,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不舍之情。在教师交流工作中,毛老师作为新评审的高级教师交流到了青岛香港路小学。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毛老师表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队伍、强学科,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高级教师的交流,让市南区全区的优质师资实现了流动、共享,许多相对薄弱学校的孩子们在学校就能聆听到来自名校的优秀教师的授课。
青岛24中领导对交流到学校的高级教师,来自于青岛26中的英语教师郑老师做了评价。“从优质学校来的郑老师,给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了英语组教师们提升自我、发展学生的信心。优质学校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还是教育成果的形成,人的自信心都会发挥重要作用。郑老师的到来,对学生不断地激励,提高了家长的期待值,也增强了孩子们进步的信心。”

优质师资发挥辐射效应

近年来,青岛市以促进市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化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所辐射中小学等办学模式改革,在跨区域合作办学和学区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实施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努力建设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2017年,市南区依托六大学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教师跨校任教、走教的软性交流机制,6个学区、12所学校、15名优秀教师试点实行学区内交流、跨学校兼课。记者了解到,青岛八大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吕老师在兼任本校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发挥自身数学专业素养高的优势,到学区内缺少数学教师的青岛朝城路小学跨校任教三年级数学课。经过一年的尝试,校长、教师们普遍反映良好,初步显现了学区内学校师资共享的优势。今年,市南区继续依托学区制建设,扩大优秀教师跨校任教、走教的力度,在全市首次提出了学区共享教师的交流方式,经各学区长与学区内校长的共同协商,本着相同学科教师对等交流、富余学科教师补充交流、薄弱学科教师支援交流的原则,39名优秀教师成为了学区共享教师。
青岛实验初中分别与市北区教育局和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继续发挥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努力。青岛实验初中副校长、市北广雅中学校长范磊以《快乐教育绽放广雅,合作办学硕果累累》为题,总结了广雅中学依托青岛实验初中名校效应、共享实验初中优质资源的办学经验。
蔺老师是青岛大学路小学的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除擅长体育学科教学外,他的书法教学自成一体。新学期,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书法教学资源,自愿担任学区内共享教师,来到学区内的艺术特色学校青岛莱芜一路小学承担一年级书法教学。从起始年级开始,从一笔一划教起,切实打好一年级学生的书法学习基础,让更多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更规范、更扎实的艺术启蒙教育。

初中老师走进小学任教

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有着深远影响。为了促进初小英语无缝对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的刘老师作为学区共享教师来到学区内紧隔一条马路的青岛德县路小学,兼任该校六年级1班、六年级3班、四年级3班三个班的英语教学。作为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老师,她深谙初中英语教学特点,而在执教六年级英语的过程中,更可以寻找到初小教学的连接点,从容地从课程目标、学习习惯、语言技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入手,做精、做细、做实初小衔接英语教学。一位六年级的学生说:“刘老师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上课节奏快,还要求我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我们很喜欢这个老师。”在开学后几天的工作中,刘老师感受颇丰,“进入小学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小学老师非常辛苦。初中老师劳心,小学老师不光劳心更劳力。从学生一进班,老师就要跟上,直到把最后一个孩子送出校园,这对小学老师是心力加体力的双重考验。
以往初中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讲解多、练习多、考试多。而在小学,刘老师担任四年级、六年级两个级部三个班的英语教学,每周要背两套教材,要面对两个不同年龄组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尤其面对四年级学生,一帮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使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初中讲讲练练的方式必须适时改变,才能更加适应小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小孩子的欢迎。因为只有让孩子们喜欢你,他们才会保持对英语的热爱,小孩子尤其如此。”这样的共享方式不仅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会促进带动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实现双赢。

杠杆效应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

杠杆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资源和别人的资源,撬动更大的资源,博取更高的收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作为系统人,如何利用杠杆效应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全市做了尝试。青岛市坚持扩大增量、改善存量并举,2011年来平均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00-300所,还推行集团化办学(办园)等改革,推广“名校+新校、名校+农校、高校+中小学”等办学模式,全市264所城区优质中小学与272所农村中小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建立教师交流工作长效机制、创设学区共享教师工作机制,探索和构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机制,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阻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打破了教育人事管理体制原有的传统规则,激活并发掘了人力资源潜能,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人才使用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辐射,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走向有质量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