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Y05-城阳新闻

半岛都市报

城阳新闻
2018年12月07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新闻[A02]新闻评论[A03]城事新闻[A04]城事新闻[A05]城事新闻[A06]城事新闻[A07]广告[A08]城事看点[A09]专题[A10]城事看点[A11]城事看点[A12]城事图说[A13]城事民生[A14]城事民生[A15]城事民生[A16]城事社会[A17]城事经济[A18]文体新闻[A19]文体竞技[A20]文体关注[A21]文体关注[A22]天下新闻[A23]天下关注[A24]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周刊[B03]娱乐周刊[B04]娱乐周刊[B05]娱乐周刊[B06]第一消费[B07]第一消费[B08]品味周刊[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E01]市北新声[ZE02]市北新声[ZE03]市北新声[ZE04]市北新声[ZE06]市北新声[ZE07]市北新声[ZE08]市北新声

爱是和风细雨,滋润幸福家庭

走进流亭街道双埠社区姜光新和袁梅的阳光家庭

新闻    时间:2018年12月07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张彤 实习生 刘钊

如果“家”需要一个定义,你会如何定?家是一份职责,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就会很温暖的港湾。在流亭街道双埠社区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和睦,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而姜光新和袁梅夫妇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们支持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即便再辛苦,也有家的温暖;他们本着“父母病,不远游”的责任,悉心照顾生病的父母。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用自己真诚淳朴的心,打动着周围每一个人。

要立业,先做人

“死就死了呗,那你也是英雄他爹!”听到儿子姜俊弟的豪言壮语,姜光新憋了口气。8月19日晚,温比亚台风给山东带来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严重受灾。姜俊弟紧急接到任务,需要立即前往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待命。原本第二天是姜俊弟的生日,姜光新想提醒儿子记得回来聚一聚,但儿子并没有把生日聚餐放在心上,而是满心扑在灾区,他恨不得立马出门前往灾区一线。姜光新担忧儿子会有危险,一直在他旁边絮絮叨叨,虽然儿子知道父母是关心他,但是他却已听不进去,便有了这争吵的一幕。
21岁的姜俊弟目前是国际救援教练联盟(IRIA)中拥有国际救援证照的年纪最小成员。两年前,他参加了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他觉得人活在世,必须要去干有意义的事。姜光新清楚,公益性质的工作不符合男孩子成家立业的传统标准,但是他却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他告诉儿子:“要先学会做人,出去多看看这个多样世界,树立自己的人生家价值观,以后养家糊口的事慢慢来。”当姜光新兴致勃勃地讲述儿子的事迹时,记者能看到他脸上写满了自豪,儿子就是他的骄傲。姜俊弟也觉得自己入对了行,他觉得救人是一件很酷的事,“只要人人学急救,即便自己倒下了,后面的人也会赶上来。”姜俊弟心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信念,跟团队上山下海,为赛事提供安全保障,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他一直在线。
“倔脾气,和他爸一样。”袁梅提起自己的儿子,想起那晚上的父子争论,瞥了一眼姜光新说,“真要是出点事,你哭都没地儿哭去。”姜光新腼腆地笑着。

  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娶了她

这么多年来,让姜光新最为感谢的人,便是自己的妻子袁梅。从年轻时谈恋爱开始,袁梅和姜光新就一直同甘共苦。姜光新家庭并不富裕,年轻时靠挖沙、碎石、搬砖谋生,但是袁梅丝毫没有嫌弃他,她一句怨言也没有,一直陪伴在姜光新身边。不仅如此,袁梅在帅通电讯工作期间,还获得了“双学双比”女能手的称号。袁梅坦言:“我从没觉得和他在一起吃了苦,反而是他的朴实打动了我,是我们一起撑起了这个小家。”
那时日子虽苦但也温馨幸福。可天有不测风云,袁梅的公公在退休后罹患脑血栓,婆婆中风。姜光新为了两个老人,每天急的团团转。袁梅看到自己丈夫每天这么辛苦,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的起居,她主动提出把公婆接到家里来照顾。公公病情严重时,一个月挂十几次吊针,袁梅为了公公跑东跑西,每天都闲不下来,虽然照顾精心,但老人记忆一天不如一天,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老年痴呆,老人失语又失忆,日常不能自理。公公的咀嚼能力差,喂一顿饭需要1个多小时,他们就把冷了的饭再热,热了再喂,袁梅每天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从未有过一丝怨言。
袁梅的婆婆中风后,右半边身体不能动弹,为了让婆婆不摔倒,姜光新买来护栏安装在家里,从客厅延伸到厕所。姜光新清楚自己母亲的脾气,她告诉记者:“有时她肢体运动不受大脑掌控,随时会甩脾气,但是我都理解。”袁梅鼓励婆婆坚持做康复锻炼,“有时她拿饭勺老是掉,老人很气馁,但我们有耐心。”夫妻俩手把手教导,在他们看来,两个生病的老人就像两个小孩子,一个牙牙学语,一个步履蹒跚。
“这辈子我最幸运的事就是娶了她。”姜光新的一番表白惹来袁梅一阵“恩爱”的嫌弃。

  “等儿女成家立业,我带你去旅游”

“来,开会!娘,你也过来听听。”等一家人齐活,姜光新指指挂在玻璃屏风上的“阳光家庭”小锦旗说:“你们看啊,以后家里不能讲脏话,不能发火,因为咱是阳光家庭,要和和睦睦的。”姜光新的母亲听完立即打趣道:“呦,我得给俺儿添个茶倒个水。”姜光新听完之后放声大笑。在夫妻俩精心照顾下,两个老人如今都恢复得不错,特别是姜光新八十岁的老母亲,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人的行走状态,也能替夫妻俩分担些家务,姜光新和袁梅也着实感觉轻松了不少。对于阳光家庭的名誉,全家人格外珍惜。
2004年以来,为了专心照顾父母,姜光新曾经放弃了每月七八千的挖掘机工作,在家附近开了个便利店,姜光新告诉记者:“以前那就是个储藏室,也没有什么正门,改成便利店之后,对外只开出一个窗口供交换货物使用。”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看到别人家夫妻俩经常出去旅游,姜光新也十分羡慕,他觉得自己亏欠袁梅太多。“再等等吧,等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我带你出去旅游!”姜光新微笑着对袁梅说。
几分钟前,袁梅还说姜光新是暴脾气。转眼之间,他对她的承诺,就释放在说过的每个重音里,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