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L06-莱西新闻

半岛都市报

莱西新闻
2018年09月21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重新新闻[A04]重新新闻[A05]城事新闻[A06]城事新闻[A07]城事新闻[A08]城事新闻[A09]城事新闻[A10]城事新闻[A11]城事新闻[A12]城事新闻[A13]城事新闻[A14]城事新闻[A15]文体新闻[A16]文体新闻[A17]文体新闻[A18]娱乐周刊[A19]娱乐周刊[A20]朝花周刊[A21]朝花周刊[A22]天下新闻[A23]天下新闻[A24]半岛圈[B01]国庆特刊[B02]国庆特刊[B03]国庆特刊[B04]国庆特刊[B05]国庆特刊[B06]国庆特刊[B07]国庆特刊[B08]国庆特刊[B09]国庆特刊[B10]国庆特刊[B11]国庆特刊[B12]国庆特刊[B13]国庆特刊[B14]向快乐出发[B15]向快乐出发[B16]国庆特刊[GA01]平安红岛[GA02]平安红岛[GA03]平安红岛[GA04]平安红岛[GA05]平安红岛[GA06]平安红岛[GA07]平安红岛[GA08]平安红岛[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A01]金家岭新闻[ZA02]金家岭新闻[ZA03]金家岭新闻[ZA04]金家岭新闻[ZA05]金家岭新闻[ZA06]金家岭新闻[ZA07]金家岭新闻[ZA08]金家岭新闻[ZE01]市北新声[ZE02]市北新声[ZE03]市北新声[ZE04]市北新声[ZE05]市北新声[ZE06]市北新声[ZE07]市北新声[ZE08]市北新声

为了照顾儿子,我一定努力坚持下去

78岁老人邹淑花恐无力再照顾56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盼社会好心人救助

新闻    时间:2018年09月2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78岁的邹淑花和56岁的儿子孙德胜。
文/图 半岛记者 谢浩军

78岁的年龄,应该过着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生活,然而生活中并不总是美好。今年78岁的邹淑花老人,家住在莱西市日庄镇泊子村,不但没有安度晚年,反而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56岁儿子孙德胜。因为摩托车祸,夺走了邹淑花二儿子年轻的生命,让大儿子孙德胜丧失语言、劳动能力,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三儿子腿上的钢板至今没取出。虽然当地政府对邹淑花老人家里提供了不少帮助,但是邹淑花老人一直担心自己死后儿子的安顿问题,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多帮帮她。

  从小命运坎坷,生活没有善待邹淑花

有句话叫“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说的就是邹淑花的人生。今年78岁的邹淑花老人生下来之后母亲就过世了,生身父亲却下落不明,她就跟着姥姥生活,随母亲的姓。当时邹淑花有个表舅妈也在哺乳期,姥姥在给她喂饭之余,就把她送过去吃点奶,就这样邹淑花活了下来。“那个年代都很穷,能有口吃的就很好了,表舅家里孩子也不少,我能活下来真的不容易。”邹淑花说,没过几年,她的姥姥和姥爷都去世了,就跟着这个表舅生活。
邹淑花的表舅家有5个孩子,她长大点以后就在家里看孩子,“那时候他们家孩子不少,我就是个外人,是干活的命。”邹淑花说,长到了17岁,她的表舅妈就给她找了现在的婆家。
生活并没有善待邹淑花,她的婆婆经常打骂她,因为觉得她没有什么亲人,“我这个婆婆并不是我丈夫的亲妈,是一个‘后婆婆’,对我一点都不好,我经常挨打,那年我怀着小儿子的时候还被摁在地上打。”一边说着,邹淑花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一辆摩托车改变了家庭命运

后来,邹淑花生了5个孩子,三儿两女,婆婆也过世了,生活开始变得好起来。大儿子孙德胜在上世纪80年代参军,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之后结婚生子,所有的生活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谁也没想到,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持久。大约在1993年的时候,邹淑花的表舅带着一个老头来看她,告诉她这是她的父亲。原来,当年邹淑花的父亲去了中国台湾,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生命时日不多时想着回来看看老家的亲人,这就找到了邹淑花。“那时候早就没有了爸爸的概念了,都没有感情,但是老人还是很高兴,就给大儿子买了辆摩托车,在那个年代有辆摩托车就是很赶时兴的东西。”邹淑花老人说,没想到就是这辆摩托车,彻底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大儿子孙德胜有了摩托车之后,经常骑着摩托车外出。有一次孙德胜带着弟弟外出,遭遇了车祸,弟弟当场死亡,而他在经过抢救之后命保住了。虽然人没死,但是孙德胜从此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不能自己解决,还丧失了语言能力,一米八的大汉成了“傻子”。“我真没想到老天爷会这么对我,我小时候吃的苦已经够多的了,没想到又让我小儿子死去,大儿子成这个样子,我活着真是太累了,我这个老太婆扛不住了。”邹淑花说,大儿媳在看到儿子没有再康复的可能之后,在车祸半年后和大儿子离婚,带着小孙子改嫁,并且再也没有回来过。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不管孩子怎么样,当母亲的不会不管自己的孩子。邹淑花悉心照料大儿子孙德胜的生活,慢慢地能下床走路,知道该自己大小便,但是并不知道吃饭,还不会说话。邹淑花老人三儿子在结婚后也因为驾驶摩托车出车祸,腿上的钢板至今都没有取出来,老婆和他离婚了。现在邹淑花三儿子只是偶尔出去打零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

  感谢帮助,希望自己百年后儿子有人照料
当地政府在了解邹淑花老人家的情况之后,对她家的危房进行了改造,盖了明亮的大瓦房。孙德胜也办了残疾人证,并且是低保户,每个月都有200元的补助。邹淑花老人每个月也有150元的养老金。村里还为老人家里通上自来水,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孙德胜是低保户,日庄镇广播站免费为这些贫困户安装了机顶盒,可以免费观看电视节目。站上工作人员葛全胜知道邹淑花老人家里的困境之后,就发动身边的朋友进行捐款。
泊子村的王书记说,虽然政府对低保户有很好的政策,村里也经常帮助老人,可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心脏还不好,经常吃药,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多帮帮她家。邹淑花老人告诉半岛记者,她现在不敢想自己死了以后会怎样,只是努力地活着,不敢生病。“希望好心人能可怜一下我这个老婆子,多帮帮我儿子。”邹淑花哭着跟半岛记者说,儿子能安顿好,她死也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