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1-朝花周刊

半岛都市报

朝花周刊
2018年09月21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重新新闻[A04]重新新闻[A05]城事新闻[A06]城事新闻[A07]城事新闻[A08]城事新闻[A09]城事新闻[A10]城事新闻[A11]城事新闻[A12]城事新闻[A13]城事新闻[A14]城事新闻[A15]文体新闻[A16]文体新闻[A17]文体新闻[A18]娱乐周刊[A19]娱乐周刊[A20]朝花周刊[A21]朝花周刊[A22]天下新闻[A23]天下新闻[A24]半岛圈[B01]国庆特刊[B02]国庆特刊[B03]国庆特刊[B04]国庆特刊[B05]国庆特刊[B06]国庆特刊[B07]国庆特刊[B08]国庆特刊[B09]国庆特刊[B10]国庆特刊[B11]国庆特刊[B12]国庆特刊[B13]国庆特刊[B14]向快乐出发[B15]向快乐出发[B16]国庆特刊[GA01]平安红岛[GA02]平安红岛[GA03]平安红岛[GA04]平安红岛[GA05]平安红岛[GA06]平安红岛[GA07]平安红岛[GA08]平安红岛[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A01]金家岭新闻[ZA02]金家岭新闻[ZA03]金家岭新闻[ZA04]金家岭新闻[ZA05]金家岭新闻[ZA06]金家岭新闻[ZA07]金家岭新闻[ZA08]金家岭新闻[ZE01]市北新声[ZE02]市北新声[ZE03]市北新声[ZE04]市北新声[ZE05]市北新声[ZE06]市北新声[ZE07]市北新声[ZE08]市北新声

行走的书房                □李京禄

新闻    时间:2018年09月2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恍惚之间,岁月经年,看镜子里的自己华发早生,心里禁不住喟然一叹,不知不觉己是人到中年。收拾曾经的时光,突然想给自己一个角色定位,竟然在零乱间拿不定主意:教师?新闻从业者?书法人?篆刻爱好者?好像都是,但目前是公务人员,终究还是与最初的理想有些距离。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定位准确而坚实:读书人。
没事常翻书,己成为一种习惯生长在自己的岁月里。在平日生活中,只要有那么一小会儿,我都愿意找点带字的东西看看,打发时间也变得高雅而从容。
爱读书,内心就渴望有一块可以充塞书籍的天地。
在农村老家时,家里弟兄多,住的地方也老旧,书是没法与生产工具争地方的,只能缩在不大的书箱里,整天不见天日不说,还要担心老鼠无知利齿的侵扰。那时候没有书房的概念,庭院里梧桐树下的一爿阴凉,就是最惬意的读书场。
参加工作后,单位没有宿舍,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办公室领导在教师宿舍里给我安排了一个单间供我起居使用。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那种突然长大了的感觉令我欣喜异常。摆放一个书桌,一把椅子,一张床,剩下的空间便归我的图书了。
结婚后,最初是在城中村里租了两间平房,狭小的空间里除了布置家常日用外,就没有太多的空间安置我的书籍了,好在还能安放一张书桌,也足以宽慰我求知若渴的心了。
等到女儿出生,我们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豪居”。两居室,三十平米的客厅,县城封闭小区的四楼,推窗可见远山的剪影,乔迁时的激动心情至今还难以忘怀。
有这么多空间可以挥霍,却没有一个独立的书房,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不足。和设计师一商量,在主卧和阳台之间设一个隔断,阳台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接近五平米的书房。放上一组五开门的书架,工作闲暇之余,躲进“小楼”焚香,品茗,习字,听歌,阳光下无人打扰地读书、写文,这才算是抵达了读书人梦想之境。
在到岛城工作之前,我又搬了一次家。那时的房子是复式结构,书房变成了一处一百平米的六层阁楼,我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字“晏如阁”,取读书自得其乐之意。我对这处读书场有一个宏大的设计规划,只是我的计划刚进入实施阶段,我就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县城,这所承载着一个读书人美好理想的书房也随之转让。
到了岛城之后,一直在变动不居之中,每个地方都住的时间不长,书房也就难免将就,阳台一隅,客厅一角,甚至女儿的钢琴一侧,都是随意读书的所在,好在读书的种子不苛责土壤,一册在手足以抚慰浮躁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