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6-人文青岛

他,是王普

一位著名核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的山大情缘

新闻    时间:2018年09月0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半岛记者 张文艳 图/摘自《王普先生纪念集》

乍一看到王普这个名字,相信有不少读者和半岛记者有着一样的困惑:王普是谁?一本厚厚的《王普先生纪念集》,让半岛记者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位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翻阅众多王普先生的同仁、学生回忆录,不难得出结论,王普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期间,在学术界颇具名望,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历史埋没。如今,山大校园内,王普先生的铜像正手抚课本,用慈祥的目光欢迎着新生的到来。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走近这位物理大家,回顾他与青岛、与山大的那份难解的眷恋之情。
情牵故土
在外漂泊 不改乡音
“加速度的时代当前,我们常常站在时间的河流前徘徊,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是王开生先生的《四方往事》序言(《时光的摆渡人》崔燕作)中的一句话,读完之后深有感触。
2018年9月1日,《人文青岛》第二季举办新书发布研讨会,多位文史大咖莅临,他们都有专门书写青岛的专著问世——城市人文思想史研究者李明先生的《青岛往事》,地产人物王灏远先生的《西镇感旧录》,身处商界却兼具美食家、书法家的作家王开生先生的《四方往事》。作品中渗透着他们对这座城市、对家乡的感悟,细细读来,大事小情,情深意长。

写在王普先生之前,是因为有感于他们对故土同样深切的眷恋之情。
王普,字贯三,1902年9月出生于今沂南县依汶镇东贯头村,王家是个书香之家,王普先生的父亲是山东省立第三师范(校址在聊城)的学监。王普是家中的独子,有两个妹妹。在那个年代,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优越性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所以8岁起,王普就能够随父母到聊城的小学就读,1922年,当青岛回到祖国的怀抱时,王普已经在山东省立第二中学高中毕业。“同年,由父母包办,与一比他大几岁的女子成婚,生有一女”(《中国现代早期物理学家王普》陈国柱作)。
也是从这一年起,王普离开故土,外出求学,家乡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1922年,王普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升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192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这年暑假他在北京另外自由结婚,夫人名林舒志,时年18岁,上过初中。岳父是前清官吏,福建莆田人”(《中国现代早期物理学家王普》)。1928年秋,王普赴上海,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由于不适应上海的气候,一年后辞职回山东”(《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王普回到济南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创办,校方聘请他去创办物理系。1935年,他考取山东省公费生,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确定了他此后的核物理学研究方向,也为他此后蜚声国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王普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并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转赴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一年,做与裂变有关的研究,他和同事发现铀和钍的原子核在裂变时缓发中子的现象,是见证核裂变时代开始的中国人,而且也是最先在核裂变领域里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中国人中的一位。
此后,王普远离家乡,辗转于国内外,但他一直心系故乡。据王普先生的儿子王沂光先生称,“父亲虽然少年时即离乡外出求学,然后出国留洋、回国任教于北京、青岛、济南等地,但是,他一生都记挂老家、情牵故乡,一生乡音未改,一口浓重的家乡话让人一听便知道是沂蒙山人。甚至于,父亲将我们姐弟几个起名为王沂坦、王沂明、王沂华、王沂青、王沂光,将‘沂’字作为我们的辈分,这其中寄托着他多么深厚的故乡情结!”
《王普先生纪念集》执行主编王任和王普先生是老乡,他在《追寻王普先生的足迹》中提到,八百里沂蒙,远有五贤功德,近有英烈事迹,从东夷文化到沂蒙精神,人杰地灵,源远流长。沂蒙之子王普走出沂蒙,心系沂蒙。
多年之后,出生生长在北京的王沂光先生,曾代替父亲回到家乡寻根。“我在沂南东汶河畔的老家驻足,老宅已经不在,但是同一支脉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我父亲的样子和他当年回家探亲时的情景。父亲王普,被称作‘沂蒙山走出的第一位留洋科学博士’。老家的人也都知道父亲王普是个大科学家,还说:他上世纪20年代就读北大、上世纪30年代就出国留洋了……父亲一生牵挂故乡,故乡的人们也一直在记着他”。
心系山大
难忘青岛 几次回归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1928年到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到1932年)、国立山东大学(后改名山东大学),一所大师云集的学校。在璀璨星光中,王普的名字并不十分耀眼,但是,毫无疑问,王普先生从国立青岛大学起,就对这所高校的物理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任先生说,王普第一次到青岛是在1930年,他受聘为物理系讲师,“那时学校刚在草创时期,理学院所属四个系的师资和设备都很少。物理系只有王普一位教师和一位实验技师,1931年又来了两位教授和一位讲师。就是他们四位教师,承担了系内外全部物理课和物理实验课”。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刚刚建立,校长杨振声广撒网,招人才,闻一多和梁实秋就是他用“先尝后买”的方式聘到的,杨让两人到青岛先考察考察,然后再做决定。“两位先生坐着马车在青岛逛了一圈,发现这里连马车夫都非常有素养,加上风光秀丽,当即决定留下执教”,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说。然而,不同于文学院和外语系,物理系不仅仅需要讲师、教授这么简单,还需要实验室和各种器材,面临初建时的“空架子”,王普先生他们的艰难可想而知。
他们除了教学以外,还要编写讲义,绝大部分时间是建设系里的各种实验室,并充实系图书馆,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到1934年,物理系4个年级的学生全招齐,增聘了教师,图书和仪器设备也基本齐备,物理系才算具备了初步的规模”。(《王普先生的生平与贡献》王承瑞与陈国柱作)。
初创虽然艰辛,但给予王普他们以成就感,并悄悄埋下感情的种子,所以,此后只要回国任教,王普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山大。
王普第二次到青岛是在1946年。王任先生称,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大学内迁。1946年,山大重在青岛复校。王普先生重返山大,并任物理系主任和代教务长。他积极延聘教授,推动学术讨论,到了1947年冬天,物理系便已经成了全校实力最强大和活力最旺盛的一个系。但随着战火的蔓延,教育发展受到冲击,无奈之下,王普于1948年应聘,先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杜克大学、凡德比尔特大学等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研究。
王普第三次到青岛是在1956年。这年8月,他从美国借去欧洲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冲破重重障碍,毅然抛弃在美国的一切,请中国驻荷兰使馆帮助,终于实现了返回祖国的愿望。尽管他家室在北京,但他还是谢绝了北大、清华、哈工大和中科院、国防科工委等的聘请,执意再度回到青岛,毅然再到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把余生献给了山东大学。这其中自然饱含着他深厚的情感记挂和绵长的心灵寄托。
1958年,王普在青岛山东大学组织主持了“基本粒子与原子核理论暑期讲习班”。据冼鼎昌院士回忆:“我们是在1958年7月底开班上课前几天的一个清晨到达青岛的,早上住进山大一多楼,中午就去物理系拜会王普教授。那时候,王普教授身体已经不太好,但他还是作为主人出席了当天晚上和讲课老师的会面……他为人的憨厚、对人的亲切以及思维的清晰,给我留下了一个学界长者的深刻印象。”山大谢去病教授在回忆文章中也说,他认识到“实验物理学家王普教授组织这样一个纯理论的讲习班,对已经在山大开展的基于高能乳胶片实验方向,实在是一个旨在促进实验与理论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前瞻性决策。”
遗憾的是,历次的政治运动使得王普被迫停止了继续研究,而他本人也因为长期遭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折磨而不得不住院治疗。没有想到,此后他再也没能完成实验,直至1969年在“文革”中去世。“但他还是为山东大学核乳胶实验室的创建与高能物理研究,以及研究生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普先生的生平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