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Y01-城阳新闻

半岛都市报

城阳新闻
2018年07月27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01]封一[02]新闻评论[A01]头版新闻[A02]重要新闻[A03]重要新闻[A04]青岛啤酒节[A05]青岛啤酒节[A06]青岛,与世界干杯[A07]青岛,与世界干杯[A08]城事新闻[A09]城事关注[A10]城事看点[A11]城事看点[A12]城事人物[A13]专题[A14]城事温度[A15]广告[A16]城事民生[A17]城事社会[A18]城事社会[A19]城事社会[A20]城事经济[A21]文体新闻[A22]文体体彩[A23]文体关注[A24]文体综艺[A25]品味周刊[A26]品味资讯[A27]天下新闻[A28]天下关注[A29]天下时局[A30]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B03]娱乐话题[B04]朝花周刊[B05]朝花观澜[B06]朝花连载[B07]第一消费[B08]消费热点[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广告[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M09]墨城新闻[M10]墨城新闻[M11]墨城新闻[M12]广告[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D01]浮山闻汇[ZD02]浮山闻汇[ZD03]浮山闻汇[ZD04]浮山闻汇

开发一片滩涂,书写一个“神话”

棘洪滩:盐碱滩上崛起的世界级“动车小镇”

新闻    时间:2018年07月27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 高勇男 张彤 通讯员 许永

40年改革开放,梦想照进中华大地,无数曾经称之为“神话”的幻想被不断地现实书写,棘洪滩就是其中之一。棘洪滩,青岛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曾是一片荒芜贫瘠的盐碱地,荆棘多、洪水多、滩涂多。而现在,全国铁路网里往来奔驰的高铁60%以上在这里制造,全国城市地下交通网里25%以上的地铁也诞生在这里,一座胶州湾北岸最具活力的经济聚集带和创新活力、宜业宜居的世界级动车小镇正在这里崛起。

改革春风吹进滩里
“西北粮仓”华丽转身,交通产业见端倪


20世纪80年代前,棘洪滩镇是青岛市重要的水厂之乡和海盐产地,有着时崂山县“西北粮仓”的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的引黄济青、“亚洲明珠”最大人造坝筑平原水库,到上世纪90年代工业园区兴盛、招商引资繁荣,再到21世纪的大国重器、高铁心脏、国家创新中心,回首棘洪滩过往40年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搏击进程,每一个关键词都牵动着时代的脉搏。
1979年7月,邓小平视察青岛,了解到青岛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就频现水荒,尽管青岛市委、市政府先后从崂山、莱西、平度各地水库引水,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青岛市连水都没有,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引黄济青”应运而生。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圆满竣工,当日15时27分,黄河水进入棘洪滩水库。1989年12月9日16时25分,棘洪滩水库向青岛市区正式供水。这是一个牵动八方的重要历史时刻,也预示着棘洪滩遇水而兴的未来数十年。
发展在即,规划先行。1984年,棘洪滩镇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城镇规划、棘洪滩镇驻地规划完成。1986年7月,当时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客车扩建系统落户镇内,棘洪滩镇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交通产业发展初见端倪。
1988年,棘洪滩镇总体规划完成,将镇境区域规划为中心区、车辆工业区等7个区域。1992年,锦城开发区成立,后更名为金岭开发区,1993年被青岛市批准为金岭工业园。1995年,青岛台商国际工业园区成立,1998年更名为青大工业园。1998年,棘洪滩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重点建设“一城两园”,即镇驻地的城镇建设和镇东、镇西两翼青岛、金岭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规划、90年代进行的城镇建设,使棘洪滩镇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区域功能开始凸现,也为动车小镇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这一过程中,1985年1月1日,南万、女姑盐场合并为南万盐场,将生产工区调整为3个,1999年8月12日,青岛南万盐场进行转换经营机制改革。镇域内的盐场被不断地合并、收缩规模,大量盐碱滩涂被填平用于工业开发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是四方工厂扩建客车分厂厂地所需征地中的76%左右是盐碱荒地。

产业聚焦走向世界
从这里,跑出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于棘洪滩街道的跨越性改革发展异常关键。
2004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由青岛市四方区整体搬迁至棘洪滩,由此带动域内轨道交通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棘洪滩街道迅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从2006年到2010年,短短4年间,从这里,跑出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首列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我国各个速度等级的第一列高速动车组,都诞生于此;这里驶出的CRH380A,创下了486.1km/h的世界高铁运营试验第一速。
与此同时,到2010年,金岭工业区和青大工业园累计吸引超过500家内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发展。棘洪滩的产业集聚效应迅速攀升,为高速列车制造配套企业的产业合聚搭建了平台、储备了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0年青岛海玉制盐有限公司盐田的全部回填,盐业生产正式退出棘洪滩历史经济发展的舞台,人们也随之有了新的产业期待与渴望。
随势而动,应时而为。2011年,棘洪滩街道根据产业布局,将城镇建设调整为以高速列车产业为核心,建设现代化、世界级特色动车小镇,并对动车小镇进行了初步规划。2013年,棘洪滩街道根据动车小镇建设的推进,规划动车小镇建设目标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集居住、休闲、商贸、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其定位是现代化、世界级动车小镇,生态宜居新城。
规划调整助力高铁装备制造领域持续领跑,一件件“大国重器”随之在这里横空出世。2011年,成功研制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创造了时速605公里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2012年,研制出城际动车组,填补了国内空白。2014年,研制出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2015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列永磁高速动车组。2016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列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今天,从热带海岛到西北荒漠,从零上40℃高温到零下40℃严寒,从棘洪滩驶出的高速动车组,不但以最快的运营速度领跑全球,而且适应着世界最复杂的运营环境。

创新中心产城新城
这里是我们的家乡,这里有我们的事业


2016年9月5日,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获批。2017年12月,为落实创新中心落户动车小镇的国家战略,棘洪滩街道确定动车小镇的目标愿景是国家创新中心、世界动车小镇,建设成为轨道交通全球研发中心、轨道交通全球制造中心、轨道交通全球博览中心、轨道交通全球VR中心、轨道交通区域性服务中心、轨道交通区域性金融中心“六大中心”的全球高铁发展引领区。规划期限至2030年,动车小镇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达到2800亿元,居住人口30万人,就业人口25万~30万人。
“在四方机车干了有30年了,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中国高铁。这里是我们的家乡,这里有我们的事业,这里是我们的骄傲。”曾被评为中国南车集团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的王吉安,亲身经历了棘洪滩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高铁第一的诞生。在现在拥有近6万本地人口的棘洪滩,像王吉安一样成为动车产业工人的居民超过五分之一。他们曾经“靠海吃饭”“靠天吃饭”,却早已放下农具、进入车间,成了按月领工资的产业工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动车小镇既不是地域概念,也不是园区概念,更有别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镇街,而是一个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以高速列车研发生产为载体,具有独立精神气质与文化韵味的特定经济区域,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一种新型模式。

从这里,跑出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

动车小镇,产城融合,宜业宜居。

棘洪滩镇曾是青岛市重要的水厂之乡和海盐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