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P04-平度新闻

半岛都市报

平度新闻
2018年07月27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01]封一[02]新闻评论[A01]头版新闻[A02]重要新闻[A03]重要新闻[A04]青岛啤酒节[A05]青岛啤酒节[A06]青岛,与世界干杯[A07]青岛,与世界干杯[A08]城事新闻[A09]城事关注[A10]城事看点[A11]城事看点[A12]城事人物[A13]专题[A14]城事温度[A15]广告[A16]城事民生[A17]城事社会[A18]城事社会[A19]城事社会[A20]城事经济[A21]文体新闻[A22]文体体彩[A23]文体关注[A24]文体综艺[A25]品味周刊[A26]品味资讯[A27]天下新闻[A28]天下关注[A29]天下时局[A30]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B03]娱乐话题[B04]朝花周刊[B05]朝花观澜[B06]朝花连载[B07]第一消费[B08]消费热点[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广告[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M09]墨城新闻[M10]墨城新闻[M11]墨城新闻[M12]广告[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镇江路街道新闻[QQ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ZD01]浮山闻汇[ZD02]浮山闻汇[ZD03]浮山闻汇[ZD04]浮山闻汇

房还是那个房,里面东西大变样

王连清的住房从无到有,从生存空间到生活空间

新闻    时间:2018年07月27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百姓故事会③
文/图 半岛记者 禚佩佩
见习记者 郭巧玲

今年62岁的王连清在位于平度市古岘镇二里村的古岘镇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上班,7月25日上午,他带我们去到了他的家里,房子门前栽了一大片竹子,长势茂盛。进门后宽敞的大庭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和瓜果蔬菜。房子是他在1990年买的,占地330平米,和多数现在楼房一样,暖气炉、空调、彩电、电脑等一应俱全,房内多见盆景、墙上挂有字画。

  退伍归乡,娶了新娘换了“新”房

“现在这个房子是1990年买的,一共5间,花了一万五,今年春天刚重新装修了,花了五六万。”王连清坐在客厅茶几前笑着说。王连清,1956年出生,现62岁,是古岘镇北城子村人,“我1976年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去当了兵,5年以后,也就是1981年,我回到了家乡,就在那年用自行车把我妻子载回了家。”
据王连清介绍,1981年刚结婚时,妻子跟着自己和父母兄弟挤在小小的两间老房子里,同年自己去和别人借了3间房来住。直到1987年的春季才凑齐了800块盖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窝,3年后因为工作需要,东借西借了一万五,这才买下了现在的这个房子。
“今年春天刚把房子大修了一遍,门窗什么的都换了,就连房顶我也掀了重新砌的,以前穷,用不起木头,这房顶里面都是用竹子搭的,现在我全部把它换成木头的了。”王连清边说便伸出手向房顶比画着,继续补充道,“我当年买房子花了一万五,今年翻修就花了五六万块钱,这可翻了好几倍。”  

  拉电进了房,亮了书桌塌了“房墙”

“没电灯的时候,到了晚上,大家都点煤油灯,人们伏在书桌子上写字,鼻孔都呛得变成了黑色。”王连清边笑边继续补充道,“现在用的是电灯,晚上亮堂堂地,用煤油灯的时候,本身那个光就暗,加上那时候的墙也是土色,房间就更暗了。”据了解,1983年,整个古岘镇已陆陆续续有两三个村通上了电,王连清所住的村就算一个,通了电,换了灯,房子照得也就亮堂了。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写照,总缺不了那按村算数的黑白电视,在1983年王连清家就买了一台,那台电视也是王连清用自行车载回来的,讲到电视机,他激动地说:“1983年的时候,我家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红旗牌的,产地是浙江兰溪,花了300多块钱。”物以稀为贵,那时候谁家有个电视机,那就会变成一个村里家喻户晓的大新闻,然后他家的房子必然会成为整个村里人聚会的场所。
坐在旁边沙发上的妻子接过话茬:“我们都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放,人都来我家看,那时候我家院子的墙矮,院里的人满了,人们就站在墙外面往里望,我家墙外堆得玉米秆堆,都被他们踩塌了。”说罢妻子又补充道,“不止呢,屋里也都是来看电视的人,锅台也被踏坏了。”

  房里有了粮,从追求温饱变关注健康

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好转,但是粮食仍是不够,在乡镇上更是如此,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省着吃,“过年的时候,就去买个两斤三斤的肉放在家里,还是来客人的时候炒到菜里,客人吃完了,再把肉从菜里扒拉出来,下次再继续用。过年的饺子,包一半白面一半黑面的,蒸的馒头,外面裹一层小麦面打开里面就是玉米面的。”
据了解,那时候农村的粮食,以玉米、地瓜居多,村民们用来饱腹的也主要是这两种,肉的话就更是贵重。“以前过年时买不起肉,现在对肉反而没那么感兴趣了,买啥都图个新鲜健康,附近超市大年初二就营业了,想吃什么现买就行。”王连清笑着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跨越式转变,王连清生活的变化也是多数乡镇居民生活的变化,从“物质文化的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的提高。

  精神食粮进了房,房也还是那个房

王连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是物质方面的向往,更是精神方面的向往,“我在我房间的枕头边总是放着书,我喜欢写诗,这些书有教我怎么写诗的,也有诗词的汇编书册,里面有的书册还刊登了我写的诗。”说完,他便去了房间,抱出来一摞书给我们看。
王连清是从2013年开始写诗的,据他介绍,写的第一首诗,是首4句一段、共有14段的诗,名字叫做“诗说故城”。当时这首诗还被平度本地的一家报纸刊登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从那天开始,就一直坚持写诗,到2018年7月25日这一天,他已经写了整整30册的诗集,这些诗册都是王连清自己精心装订起来的,每50首诗成一册。
“以前哪敢考虑写诗,那时候是囊中羞涩,甚至还欠别人的钱,想着吃饭,想着还钱就够了。”再次环顾王连清的房子,一进主屋,有一长庭,长庭角落里架有一个约半米高的暖气炉。右手边即为客房,推门而入,正对着的是茶几和沙发,沙发后面的墙上整齐地挂满了已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左手边墙上也挂有字画,往右手边看先是一电脑桌,桌上架一台式电脑,连着电脑桌并排而放的是电视柜,柜上摆着液晶电视。落座,周围墙壁和房顶地板都呈白色,瞧起来格外亮堂,墙边窗台也布有绿植。添一杯茶水,王连清说:“这个房子,是我1990年从别人那里买来的。”
▲王连清在家里创作。








▲30年前一家三口在老房子合影。









▲在新房子里的全家福。
在以前的居委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