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P03-平度新闻

半岛都市报

平度新闻
2018年07月06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新闻[A02]新闻评论[A03]深读新闻[A04]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A05]推进综合试验实现动能转换[A06]深读聚焦[A07]城事新闻[A08]城事看点[A09]城事看点[A10]城事看点[A11]天使九月爱满岛城[A12]城事教育[A13]城事教育[A14]城事民生[A15]城事民生[A16]城事社会[A17]鲁信物语[A18]城事社会[A19]城事经济[A20]前方体育[A21]前方体育[A22]前方体育[A23]前方体育[A24]文体关注[A25]文体关注[A26]朝花周刊[A27]朝花观澜[A28]朝花波螺油子[A29]品味周刊[A30]天下新闻[A31]天下时局[A32]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B03]娱乐话题[B04]第一消费[B05]消费热点[B06]消费热点[B07]消费热点[B08]消费热点[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莱西新闻[M03]温泉新闻[M04]温泉新闻[M05]温泉新闻[M06]温泉新闻[M07]温泉新闻[M08]温泉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A01]市南社区报[QA02-03]市南社区报[QA04]市南社区报[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玩在沽河岸畔,宿在张家曲堤

走进仁兆镇这个400多年历史的老村,感受老张家的幸福

新闻    时间:2018年07月06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蓝天白云下的张家曲堤
沽河民宿——舅舅家。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伟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珊 通讯员崔汝平

这个季节,沿着大沽河畔走一走,蜿蜒碧绿的河面上,点缀着一簇簇的绿洲,榛子树、银杏在岸边挺立,花红柳绿,芳草萋萋,如同一幅唯美的画卷。在河堤上来一段自行车骑行,美丽景色尽收眼底,放松身心之余还能强身健体。游完大沽河,到河里套抗日战争纪念馆,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或到2里外的即墨古城墙,感受无数英雄豪杰竞起逐鹿,慷慨壮歌游。游累了,宿在“沽河民宿——姥姥家或舅舅家”。这就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平度市仁兆镇张家曲堤。记者了解到,张家曲堤村已有400多年历史。400多年来,这个沿河小村庄的人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现有130余户村民,同宗同姓,张氏一脉,民风淳朴。靠葱、姜、蒜、土豆、西蓝花等沽河牌绿色蔬菜的规模化种植,生活富庶,幸福和美。

  土里长出“金豆子”,沽河牌蔬菜走向世界

现在,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张家曲堤村仅土豆种植面积就有两万亩。在前往张家曲堤村的路上,记者发现,许多村民在地里收土豆,放眼望过去,一排排的土豆个个圆圆胖胖,像金豆子一样扎在地里,照在农民心里。正忙着收土豆的葛智毛葛大爷告诉记者,眼前这块1.2亩的土豆地是自己种的,在地里帮忙的是乡里乡亲,每每到了农忙季,都是左邻右舍互相帮忙。葛大爷说,今年土豆刚下来时,价格能卖到8毛一斤,现在看到的,都是个头比较小的了,也是收土豆的末期了,大约6毛五一斤。“土豆投入少,大家都喜欢种,我这1亩2分地亩产约6000斤,除了1000多元的投入,净赚有5000元。”葛智毛说。在葛智毛地里帮工的村民代锡叶家有四个土豆大棚,共1.8亩,相较于露天地里的土豆,大棚里的土豆质量、口感都好,价格能到1块2一斤,四个大棚今年收入11000元。
“要想为村民增收,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运用经济思维,我们村不仅成立了蔬菜合作社,与其他村不同的是,2012年还建了8个冷库。”青岛张家曲堤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保义介绍说,今年,合作社收购了土豆1000吨、西蓝花150吨、洋葱250吨入库冷藏,土豆收购价格平均7毛一斤,到春节前后差不多能达到平均1.2元的价格销往市场,这样能够保证蔬菜的价格和竞争力。据悉,该村的蔬菜主要销往广州江南市场,与江西省交易量最高,同时也会销往西南市场、北京新发市场等。
建合作社、冷库,蔬菜的招牌“越存越鲜”,不仅为菜农增收,而且也解决村里闲散的老龄劳动力问题。在青岛张家曲堤蔬菜专业合作社里,十几名村民在给土豆套袋、装箱、搬运。葛保义说,在合作社主要是按照蔬菜季节出工,现已形成连续的工作链条,按照时间先后有洋葱、土豆、西蓝花、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我今年70岁,地里活干不动了,但闲着浑身出毛病,在这边给土豆套袋子,一天使使劲能挣到180元呢,那咋还不能吃香的喝辣的呢。”村民石瑞芳高兴地说。像石瑞芳这样的很多农村老龄闲置劳动力因为合作社的出现又找到了用武之地,土豆出完了,就快要忙活西蓝花了……这一年下来,零零散散也能收入七八千。

传承“红色基因”,好人辈出

在抗战时期,平度有两个抗日根据地,一个是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另一个就是位于张家曲堤的河里套抗日根据地。该村是大、小沽河的汇流处,处在平度、即墨、莱西三市交界处,因此被称为河里套。河里套沙丘迭起,地形复杂,河道纵横,芦苇茂密,树木参天,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同敌人进行周旋。
张家人在此建村后,一直辛勤劳耕作,开垦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张姓人,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勤劳勇敢的张家人联合整个河里套地区投入到了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该村的“河里套红色纪念馆”便是为纪念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而建立的。
河里套根据地是继大泽山根据地之后在抗战最艰苦时期建立的,它的创建为八路军开展南海地区和大沽河延安抗日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控制青岛、联结鲁东南,掣肘胶济线的战略要地,也为1945年9月平度城的解放贡献了坚实的力量,书写了平度人民抵抗外侮、保卫家园的壮丽诗篇。从张家曲堤村走出了孙春林、苗雨村、杜微波等革命先烈。
今年已有90岁高龄的老党员张俊典曾参加过“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在解放京沪杭等四大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两次授奖。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他感慨万千:“我经历了中国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从被侵略到内战再到新中国站起来,就会格外珍惜这个新时代,所以,你们这些年轻人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话‘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正是源于村子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才造就了今天以德为先、勤劳向上的张家曲堤村风民风,涌现出一批批好人、好妯娌、好兄弟,不断入驻“好人馆”。

  “姥姥家、舅舅家”让你在乡村有个家

张家曲堤村不仅环境美、人文美,还发展民宿旅游产业,打造出了系列民宿院落及农耕体验区,同时为看见回忆留住乡愁,张家曲堤村还建立了一座村史馆,让百姓感受到了幸福感及存在感。仁兆镇通过一系列项目实施真正将张家曲堤村打造为沽河水畔,民宿人家,树荫田园,农耕体验,建成了“吃、玩、住”一体式民宿村落。
在张家曲堤村有两户比较特殊的院落“沽河民宿姥姥家和舅舅家”,姥姥家是传统风格,一进门,老井、锅台、大炕映入眼帘,熟悉的回忆涌上心头,真是应了客厅对联所说“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舅舅家是西式风格,屋内的吊灯、插花、墙饰等现代设计符号低调又不张扬,既不失风雅,实用性也十足。屋内厨房、浴室、榻榻米、茶具等一应俱全,真正的拎包入住。“我们这里的旅游项目要打造“沽河民宿”品牌,我们村北有小沽河,东有大沽河,所以主要是以欣赏美丽怡人的大沽河自然风光为主,以农耕体验和民宿体验为辅。很多到这儿的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了,他们说城市生活压力大,这里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地方。”仁兆镇相关负责人说。
张家曲堤村每家每户都有一本族谱,包含了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等内容,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族谱对于教育子孙后代和传承良好家风有着良好的指引作用。从2017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来,一直秉持着以“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为总目标,村容村貌实现“五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乡村民宿旅游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使其建设成为仁兆镇“村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幸福宜居”的标杆村。从村民一张张由衷的笑脸上,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全村奔小康的劲头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