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GA06-平安红岛

一位环卫管理员的20年坚守

红岛街道卫生管理员刘志暖平凡岗位上奉献“不平凡”

新闻    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刘志暖(右)与卫生队其他队员清理垃圾池垃圾。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葛梦杰

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开着拖拉机,奋斗在社区的每个角落;当烈日炎炎的夏天,多数人在开着空调的家里喝茶聊天时,他还在忍受着酷暑,排水清污;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喜迎春节时,他默默地将欢庆过后的垃圾清理……为了社区的环境变好,为了让居民生活得更美好,红岛街道卫生管理员刘志暖2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也正因如此,他每年都会被评为社区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同时在高新区2017年“美丽红岛人”评选中获得“文明市民”称号。

开拖拉机的社区“暴发户”

刘志暖,红岛街道邵哥庄社区人,1970年出生,邵哥庄社区卫生队队长,负责整个社区的卫生工作。刘志暖30岁时开始从事村里环境卫生管理,到现在已经干了20年。
20年前的邵哥庄,村里面没有垃圾桶,居民有了垃圾都约定俗成地堆放到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垃圾越堆越多不说,风一刮,垃圾吹得到处都是。那时候每家每户在院墙外都有一个粪池,每到下雨天,街道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味道自不必多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决定成立卫生队。说起为什么选择刘志暖干这个活的时候,邵哥庄社区党总支组织委员刘国栋笑着说:“那时候他可是这里的‘暴发户’,就他自己有拖拉机。村里垃圾需要用车,自然也就是他干了。”
接过这个活之后,刘志暖开始每天开着拖拉机往外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垃圾多,其次是胡同狭窄,拖拉机开不进去,只能用小推车往外推。即便是这样,刘志暖也坚持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原有的垃圾终于清理完毕。
为了不让居民再乱扔垃圾,社区决定安放垃圾桶,并且十几户人家集中用水泥搭一个垃圾池,村里光是垃圾池就有200多个。刘志暖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得起床,将垃圾桶的垃圾抬到拖拉机上运走。垃圾池里的垃圾,依旧先铲到小推车上,再推出来铲到拖拉机上。基本上每次都会干到十点多,运四五车的垃圾。

“坚持下来,没什么难不难的”

“夏天的时候很难受,天气又热,垃圾又臭,戴着口罩容易出汗,更不舒服,我们都不戴。”刘志暖说,“每天干活回来身上都会有味道,一天得换两套衣服,有时候得换三四次。”刘志暖没有环卫工人那样的工作服,而是穿自己的衣服,有时候衣服穿久了,上面的味道都洗不掉。刘志暖的家庭并不富裕,新衣服舍不得买,就看看谁家有不穿的衣服,当做自己的工作服。刘国栋说:“他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你看看他现在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的呢。”刘志暖摸了摸身上的衣服,腼腆地笑了。
夏天的雨水比较多,排水沟经常会被堵。“我在家待不住,总是会担心哪里出问题。”有时候就算是下雨天,他也会出来排查,遇到堵了的排水沟,即便是冒雨,他也会疏通开,不让污水流到街上。
夏天的卫生工作不好做,冬天更是头疼。冬天的青岛,风非常的“妖”,原本不怎么冷的天气,硬是吹出一种在极寒天气里的气势。他们每天都顶着刺骨的严寒清理垃圾。拖拉机用的是柴油,晚上会被冻住,第二天必须烧上五六暖壶热水烫开才能打着火。冬天生活垃圾全是冰坨,他们只能赶着中午稍微暖和的时候出去工作。
“春节的时候更是不能闲着,垃圾是平时的两倍,更得干。”除旧迎新是一种习俗,从小年到元宵节,刘志暖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留下的纸屑纸箱,他都要一一清理,即便是跨年当天,他都在工作。
当问到有没有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时,他想了很久,“这么多年了,事情太多也不记得了。”当问到他有没有觉得非常难的时刻时,他腼腆地说:“坚持下来,没什么难不难的。”

省吃俭用,供研究生儿子上学

刘志暖的家里并不富裕。20年前,拉一车垃圾的报酬是20块左右,那时候消费水平还没现在这样高,一年的收入足够家里用,还会有富余。20年过去了,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依旧是靠这些工资维系家用。
刘国栋告诉我们:“现在卫生队工资是按天算,出活才给钱,不管干多干少,都是40块。”40块钱,要支撑一个家庭,还是很困难。刘志暖告诉我们,家里还有84岁的老母亲,但是好在母亲的身体还算硬朗,基本的生活起居自己都能应付。
“以前老伴也会出去做工,贴补家用,现在老伴的腿受伤了,不能干了,”刘志暖笑着说。老伴经常会唠叨刘志暖,干这个活又脏又累,还不挣钱,却从来没说过让他换个工作。“她还是很支持我,我干了这么多年,别的工作我也不想换了。”
刘志暖的儿子现在在苏州大学读研,靠着这点工资,既要维持家用,又要供儿子读书,他只能省吃俭用,一套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但是从他的脸上,却没有看出一点无奈与不愿。“我现在最大的愿望,一是希望孩子能找到好的工作,二是希望居民们倒垃圾的时候能够堆放得整齐一些。”刘志暖说。

[ 红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