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09-峰会特刊

百年明珠千年韵一城海纳万国风

新闻    时间:2018年06月0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青岛建城仅仅100多年的历史,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说起青岛的历史文化,曾担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被称为青岛历史“活字典”的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老先生最有发言权,86岁的他可以说是一位见证青岛历史文化的老青岛人,他的一生在品味青岛,也在守望着青岛。
“青岛虽然年轻,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往上追溯,域内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文化遗址。”而青岛与“一带一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鲁海透露,“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比玄奘还要早两百多年。历经十三载,访三十余国,回国的时候他决定走海路,在青岛崂山结束了艰辛的求经之路,后来他写了《佛国记》。”2016年,青岛史诗舞剧《法显》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鲁海透露,青岛第一个图书馆是“胶州图书馆”,1899年就建成了。“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当时的馆址在沂水路。1905年,已藏书7650册,报纸杂志70种”。
众多文化名人在青岛留下了他们的经典著作。康有为、王统照、洪深、老舍、沈从文、臧克家、萧红、萧军、梁实秋、闻一多等众多文化名人曾在青岛生活、著书、拍电影,为青岛的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青岛在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一个文人荟萃的城市,众多文化名人不仅在青岛创作,也写了很多赞美青岛的文章,开启了“黄金时代”。鲁海透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的这个城市标签是康有为提出的,康有为‘遍四洲,经三十一国’,却被青岛深深吸引,盛赞青岛为‘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郁达夫更是爱青岛,“在他眼里,香港没有青岛好,广州也没有青岛好。他认为在东亚,没有一处海水浴场能赶得上青岛。因为青岛太美,他无心写作,在青岛一个字也没写成。”在鲁海眼中,这些与青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名,不是冰冷的称谓,而是同城的居者、熟悉的邻里。
近代开埠以后,青岛交融汇合了更加多元的文化,在鲁海眼里,青岛海纳百川,有着开放的大格局。把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引进来,也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上世纪90年代初,鲁海全程参与了市文物局名人故居挂牌工程的前期认证工作,步入新时代,青岛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外延。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八大关、太平角区域,拥有众多珍贵的的百年建筑,从2016年起,青岛对这些历史建筑重新进行“解码”,公主楼、蝴蝶楼等十余座建筑以全新姿态陆续向世人开放。“青岛越来越有活力,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鲁海说,他们不仅是来找寻着各自的诗与远方,更是感受青岛独特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