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5-人文青岛

书院育人,留韵千古——北宅印象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2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张文艳

跟随地铁的奔驰,我们本站在北宅下车。
又是一个大雨突降的天气,仰望山峦,雾气弥漫,眼前的新绿和远处的墨绿交织在一起,竟有人间仙界之感。
走进北宅街道,见到了《北宅街道志》的主笔人之一矫扶恩先生。他告诉半岛记者,北宅名称的由来与北宅科村有关。
青岛早年立村大都可以回溯到明朝的移民潮中,山西洪洞大槐树,曾经是人们找寻祖先的驻地。明朝永乐年间,姜氏先祖从山西长途跋涉,来到这片竹木荆棘成林之地后,发现这里适宜居住,决定不再奔波。姜氏先人立志让后世子孙在科举仕宦途中能够顺畅如意,所以用“宅科”冠以村名,意为“上以厚,下安宅”。后来,因为在沙子口地区也有一个宅科村,为了区别,遂冠以南、北之称。这就是北宅科村的由来。
而我们本期的主角是北宅街道,一个广义的概念。矫扶恩先生说,北宅地区在秦朝时属于不其县,隋朝开始至元朝归即墨管辖,明朝期间北宅地区建村22个,属鳌山卫管辖,清朝时又建村14个,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撤销,北宅地区归即墨仁化乡管辖。归属经过多次变更,1951年随崂山划归青岛市。
追溯北宅街道的历史,其实更为悠久,1984年晖流村出土的一件青石亚字石斧,将域内人类活动的足迹上溯到5000年前。书院村、华阳书院,显示了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乌衣巷、蓝家庄、周哥庄等村,曾经卧虎藏龙,名人荟萃。杨连吉、蓝田、周如砥等众多名人曾经寓居此地,留下历史印记。崂山素来“以石为胜”,一石一状,一石一景,古往今来,未可穷尽,鸿学硕儒们的笔下曾诞生过许许多多传世佳作。
靛缸湾、太子涧,幽邈神奇,幻景迭出;骆驼头、劈石口,形态毕肖,启人遐思;书大崂堂、华阳屋,树木育人,留韵千古……至于大崂观、华楼宫等道教胜地,更是千奇百怪,流传着许许多多富有人情味的传说,增添了超凡入化的人文景观。所谓“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华楼叠石”,正是美景如画的真实写照。
道路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畅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通愈加便利,北宅的旅游也成为一大突出景点,叶恭绰、邵元冲、沈鸿烈等人也进入山中,分别在刻石上题咏,在作品中留下游记。
在青岛解放前,北宅的命运与青岛一样,遭受了德日的侵略,不屈不挠的北宅人用血与火写下了反抗的篇章,李西山、王焕章、王景瑞等共产党员在北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7年11月,当抗日战争打响之时,崂山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崂山抗日游击队就宣布成立,足见北宅人民不畏强敌的反抗精神。
当然,在特殊的年代里,北宅人民也有过忍饥挨饿的历程。
著名作家王统照,1927年来青岛定居。作为青岛文学的拓荒人,王统照笔下的青岛真实,深刻,他就曾把笔触探向崂山的社会底层。在诗歌《轿夫的话——崂山道中》,王统照这样写道:
先生!……你看这荒山薄岭,瓢大的地,碗大的田。
在山凹和山沟里才有人烟。
这就是扛轿,砍柴,靠山吃山,
哪里来你们吃絮了白米、面?
先生!……这地瓜干儿味道真不恶,
包管你一口都不能嚼!
去年咯,一秋大雨中翻了沙窝,连这点东西充饥也捞不着……
“王统照以轿夫粗犷、质朴的语言和口吻,把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把无情的鞭挞和抨击锲入崂山人民的痛苦现实”(《文化名人笔下的崂山》)。王统照后来在谈到这首诗的创作时说:“这不是诗,是我们在崂山山径中听见轿夫的话,我记下来的都是真实的情形。”
不过,不会被现实打垮,朴实的人们用自强不息书写新篇章。
北宅人凭借勤劳和智慧,利用山中的优势条件种果树,瓜果桃李皆有丰收。尤其是樱桃园的开发,让北宅更是声名鹊起。1996年5月18日,第一届北宅樱桃会举办,此后连续多年,每年一届,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尝鲜,如今北宅樱桃已经成为金字招牌。
有美食美景,有人文踪迹,这是半岛记者的北宅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