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9-城事动向

半岛都市报

城事动向
2017年11月03日
>>本版新闻:
·惊艳西海岸新区

惊艳西海岸新区

洋“黑科技”集中展示亮相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7青岛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现场。 张静 王雪 摄
水下机器人大赛里获奖的学生团队代表上台领奖。 张静 王雪 摄
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水下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团队现场展示“水下精灵”机器人。
先进装备
有了预警浮标,连海啸波都能识别
穿行在各个高科技“爆棚”的海洋技术与工程装备中间,记者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展位看到了一个较为严肃性的海洋技术装备——海啸预警浮标。该设备利用布设在海底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监测海平面变化,能自动识别海啸波或异常波动并实时报告。工作人员解释其工作原理时称,海啸预警浮标由两部分组成,位于海底的海啸检测仪能实现海底压力数据采集、处理、海啸判断和报告功能;而海面的锚系浮标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海底海啸检测仪发送的数据,经过编辑处理后通过卫星传送给地面。同样,地面也可以通过卫星传送指令给海面浮标,然后利用声通信机实时转发给海啸检测仪。
当然,大海除了暗藏着海啸的危机外,还有丰富的海洋能可以利用。展会现场,就有对海洋能发电装置综合测试评价技术的展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海洋能发电装置已进入产品定型阶段,实海况测试评价是海洋能发电装置从工程样机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等的支持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制了我国首套波浪能与潮流能独立电力系统综合测试工程样机,先后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潮流能发电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开展了综合测试评价。
此外,为解决海岛能源紧缺问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围绕摆式波浪能独立电站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了总装机110KW的发电装置,并已在青岛大管岛开展了海试运行,形成了波浪能利用成套技术、装备,具有显著的示范推广作用。
新区魅力
领军蓝色经济,迸发无限吸引力
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首次进驻青岛就选择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并将举行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主题的推介活动,内容包括西海岸新区产业政策及人才政策推介,新区重点涉海企业推介,重点涉海企业与OI蓝鲸俱乐部会员一对一洽谈及西海岸新区资源考察等活动……在这份“情有独钟”的背后,新区的哪些魅力迸发出了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在励展博览集团能源与海洋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赵令佳看来,这要从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两个层面的魅力值说起。赵令佳称,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头堡的青岛,是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最重要区域和海洋科技中心之一,这里拥有大量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落地的条件;而作为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枢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既是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也在承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军民融合战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赵令佳的这一判断在西海岸新区的发展蓝图中,都得到了印证。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制定了坚持蓝色引领、陆海统筹、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目标,青岛市在海洋科技、海洋工程和海事造船等三大涉海领域具有科研及生产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如今,西海岸新区六大传统支柱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中蜕变为“新动力”,拥有前湾港、董家口港两个面向国际主航道的深水大港。作为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集聚了中船重工711所、702所、725所、电子41所等科研机构近200家,海洋工程、海西重机、武船重工、海西重工等海工企业一大批自主设计和研发制造的产品走向国际,新区船舶制造与海工装备产业已跻身世界前沿。
“展会之前在上海举办,展商期待见到更多不同地域的买家;同时,将OI展会移师青岛将为更多国内外涉海企业间的合作的落地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方便更多的青岛及周边地区业者参会。”赵令佳说,此外,西海岸新区还云集了众多海洋相关高等学府,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等,同时也是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和国际航运枢纽。虽然西海岸新区的会展产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会展产业人对会展事业充满热情,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会展公司励展博览集团项目引进的示范效应下,相信西海岸新区的会展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