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2-新闻评论

半岛都市报

新闻评论
2017年09月22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广告[A04]深读新闻[A05]专题[A06]深读关注[A07]深读关注[A08]城事新闻[A09]城事新闻[A10]幸福城市魅力青岛[A11]幸福城市魅力青岛[A12]幸福城市魅力青岛[A13]城事动向[A14]城事教育[A15]城事教育[A16]鲁信物语[A17]广告[A18]城事民生[A19]城事民生[A20]城事发布[A21]城事看点[A22]城事看点[A23]城事警法[A24]城事社会[A25]城事社会[A26]城事经济[A27]文体新闻[A28]文体综艺[A29]文体关注[A30]文体体彩竞技[A31]娱乐周刊[A32]娱乐访谈[A33]娱乐话题[A34]朝花周刊[A35]朝花观澜[A36]朝花波螺油子连载[A37]天下新闻[A38]天下时局[A39]半岛圈分享[A40]专题[B01]第一消费[B02]消费热点[B03]广告[B04]品味周刊[B05]品味热点[B06]品味资讯[B07]品味美食[B08]品味美食[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M05]墨城新闻[M06]墨城新闻[M07]墨城新闻[M08]墨城新闻[M09]墨城新闻[M10]墨城新闻[M11]墨城新闻[M12]墨城新闻[M13]墨城新闻[M14]墨城新闻[M15]墨城新闻[M16]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P09]平度新闻[P10]平度新闻[P11]平度新闻[P12-13]平度新闻[P14]平度新闻[P15]平度新闻[P16]平度新闻[P17]平度新闻[P18]平度新闻[P19]平度新闻[P20]平度新闻[P21]平度新闻[P22]平度新闻[P23]平度新闻[P24]平度新闻[QA01]市南社区报[QA02]市南社区报[QA03]市南社区报[QA04]市南社区报[QF01]市南社区报[QF02]市南社区报[QF03]市南社区报[QF04]市南社区报[QJ01]市南社区报[QJ02]市南社区报[QJ03]市南社区报[QJ04]市南社区报[QM01]市南社区报[QM02]市南社区报[QM03]市南社区报[QM04]市南社区报[QP01]市南社区报[QP02]市南社区报[QP03]市南社区报[QP04]市南社区报[QQ01]镇江路街道新闻[QQ02-03]镇江路街道新闻[QQ04]镇江路街道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期待高校培养更多正能量网红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重庆工程学院开设“网红学院”一事近日引发热议。9月20日,重庆工程学院回应称,“网红学院”既不是独立学院,也不是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培训项目。有教育专家认为,高校开设“网红学院”,是个不够严肃、不够理性的行为。(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在网红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几乎已无人可以对网红无视,只是当其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结合时,仍难免引发争议。反对的声音主要有:其一,高校开设一个学院或专业,要遵循规范的程序和评估的过程。其二,网红只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流行现象,没有相关的学科内涵,也没有经过长期的沉淀,还不能够成为一个学院或专业的基础。其三,网红能不能成为职业,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应该说,这些意见并非全无道理,也值得认真倾听。不过也要看到,此次重庆工程学院的“网红学院”,实质上只是一个职业培训项目,是与市场对接的一次尝试。高校的态度是谨慎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要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据报道,目前参加的19个学生均属自愿报名。对目前所开设的直播技巧、形象设计、表演、心理学、录小视频上热门等课程,学生也很欢迎。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校企共建”的方式更容易接地气。
近年来,网络直播大行其道,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主播。虽然各大网络平台给人的感觉似乎到处都是主播,但其间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很多企业负责人也深有感触,有时寻找一位高水平的主播并非易事。正是看到了其中巨大的人才缺口,社会上逐步兴起了大大小小的网红培训。而与众多社会培训机构相比,高校无论在生源素质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应该都具备一定优势。同时,高校还能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培养出更有担当、更具责任感的网红,传递更多正能量。
对于“网红学院”,还是应该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不妨让其开一段时间,看一看成效再说。同时,“校企共建”的这一模式也值得借鉴,只要学校能与企业通力合作,双方都真正负起责任,对学生就业也是一大利好。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除去网络主播之外,今后将会有更多新职业出现。无论公众还是高校,都应放下傲慢与偏见,给创新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交给时间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