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J03-胶州新闻

半岛都市报

胶州新闻
2017年07月07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深读新闻[A04]深读关注[A05]城事新闻[A06]招考季伴你行[A07]招考季伴你行[A08]招考季伴你行[A09]招考季伴你行[A10]城事看点[A11]城事看点[A12]广告[A13]专题[A14]城事民生[A15]广告[A16]城事动向[A17]城事动向[A18]城事温度[A19]城事社会[A20]城事社会[A21]城事社会[A22]城事财金[A23]文体新闻[A24]文体综艺连砸[A25]文体关注[A26]文体体彩竞技[A27]品味周刊[A28]品味资讯[A29]天下新闻[A30]天下时局[A31]天下动态[A32]半岛圈分享[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B03]娱乐话题[B04]朝花周刊[B05]朝花观澜[B06]朝花波螺油子[B07]第一消费[B08]消费科技[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QH01]兴隆新闻[QH02]兴隆新闻[QH03]兴隆新闻[QH04]兴隆新闻[QS01]北宅新闻[QS02]北宅新闻[QS03]北宅新闻[QS04]北宅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X05]西海岸新闻[X06]西海岸新闻[X07]西海岸新闻[X08]西海岸新闻[X09]西海岸新闻[X10]西海岸新闻[X11]西海岸新闻[X12]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皮鞋匠醉心木艺,木雕作品不计其数

胶州手艺人老徐自学木工,喜欢传统榫卯结构,所有作品不用钉

新闻    时间:2017年07月07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老徐现场组装墨床。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静

“你看这个是个墨床,是十余个小零件组成的。”在胶州手艺人徐卫家里摆放了大大小小的百余件木雕作品,每一件都是经过十多道工序一点点打磨而成。由于采用传统的榫卯工艺,他创作的作品无论大小,都不用钉子。

  皮鞋匠爱上木艺,加班加点偷着练

今年54岁的徐卫(以下称老徐)已经从事木匠工艺二十余年了,小小的墨床、笔挂、底座、花几等传统文房用具是他最喜欢做的。二十多年前,徐卫是皮鞋三厂的职工,专长就是做皮鞋。但从初中时就喜欢动手做木头制品,到二十几岁开始痴迷。
“一开始在皮鞋厂上班,就利用下班的时间,从晚上9点左右开始做到夜里1点左右。”老徐说,因为喜欢收藏古朴的家具、摆件等,但购买力有限,所以就经常去别处看实物,把样子记到脑海中,回到家里画出来,再自己琢磨着做。做来做去,就逐渐成熟了。
“我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的智慧真是无穷尽,传统的不少文房用具都特别精巧。”老徐拿着一个十厘米左右的墨床举例说,“就单这么小一件,就由十余个榫卯零部件组合而成。”老徐说,墨床是古时文人用来盛放墨锭的案架,物件小巧精细。
为了做好墨床,老徐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一个参照物。“因为没有师父,全靠自学,所以借朋友的,研究结构,一点一点地做。”老徐说,虽然墨床体积小,但因为全靠手工打磨,他大约要7个工作日才能做成。
一只红木的蝈蝈笼,由56根直径1.5cm的木条组成,还有配有精巧的祥云图案的小门,铜制提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制成边长2厘米左右的木条,再用砂纸仔细打磨。打磨过程中稍有不慎,木条就会断裂。然后只能从头再来。“所有的物件都要经过下料、量尺寸、盘框、再量尺寸、钻眼、起线等多道工序。说真的,大物件做起来比小物件容易,小件因为尺寸小,不好把握。”老徐说,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经过自己的双手数千次打磨成型,由于采用传统榫卯工艺,所有作品都不用钉子。 

  担忧技艺后继无人,引导儿子继承

卧室阳台就是老徐的工作场地,他常常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天。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手上更是布满茧子。但老徐依然乐此不疲。千方百计淘来的木材,已经跟着自己二十多年的制作工具,都是他的好伙伴。
“我年龄大了,以后也就做不动了,最担心的就是手艺失传。”老徐说,做这个不能急功近利,心急的人做不了,得有耐心、恒心。现在有个想法是让儿子以后继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也欣赏这些东西,慢慢引导他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