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G02-03-文化月报

央视采访中国特色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冯国荣教授。

新闻    时间:2017年07月0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天柱山摩崖石刻。 
春泥诗社采风。(资料图片) 
电影《乔迁》首映礼。(资料图片)  
平度城区新貌。
即墨故城城墙。
6月16日、6月19日,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华行》栏目、香港卫视分别以《文化平度满眼春》(时长32分钟)为题,将镜头对准平度市,报道当地百花齐放、灿烂繁荣的文化事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平度,一座平和大度的城市,一个历史厚蕴的原乡,一方文化璀璨的沃土。平度是岳石东夷文化之迄,岳石文化之源,胶东文化之根;在这里,可以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在这里,发生过气壮山河的奇迹,在这里,洋溢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春天的独特魅力!
解说:3月28日,春分时节,绵绵春雨随风而落。美丽的平度大地满眼春色,一派生机勃勃!
4月1日,在明媚的春光里,在桃花的芳香中,春泥诗社正举办“春泥的舞蹈——诗与书画走进桃花涧”采风活动。百年的桃树下,春泥诗社的诗人们意兴盎然地吟诵着自己的诗篇,在画家们的妙笔下,春的气息跃然纸上,书法家们也挥毫泼墨,让浓浓的春意融入到笔走龙蛇之中。
在东阁街道下马村,由平度市文广新局组织的送戏下乡活动,吸引了很多群众前来观看;在仁兆镇窦戈庄村,村里的柳腔剧团正在为今年的演出进行排练;在明村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民们正在排练地瓜戏;阅览室内,几位老人正在看书;在整个平度市,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正在掀起。
春天的夜晚还有些清凉,但是却挡不住赵家庄村观看电影的热情。在当地,每个村每个月都能够看上一场公益电影。
平度文化事业为什么会如此百花齐放、灿烂繁荣呢?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面积317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被誉为青岛的“后花园”。
平度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是平原、洼地,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有大小山峰2000余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大泽山就位于这里。平度主要河流有近20条,胶莱河是其中最重要的河流,它纵贯山东半岛,向南注入黄海的胶州湾,向北注入渤海的莱州湾。胶莱河古称胶水,河水之东被称为胶东。
胶莱河静水深流,滋养着肥沃的田野,哺育出勃勃的生机。平度的历史就像这胶莱河一样源远流长,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
在平度市博物馆里,珍藏着从当地出土的石斧、双孔石刀和陶尊。这些文物造型独特、风格迥异,因为是在大泽山镇岳石村出土的而被考古界命名为“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大约相当于夏朝到商朝早期,当时这里是东夷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博物馆里的这件白陶鬶是龙山文化时期制作的,距今大约4500年了,平度市逄家庄村遗址就属于龙山文化;而距今大约6500年了,韩村遗址则属于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都属于东夷文化,而东夷文化又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源头之一。“东夷”指的是“东方之人”的意思,东夷族当时主要居住在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东夷人发明了弓箭,制造出了最早的黑陶,还有大量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创造辉煌的东夷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来自东夷族,像太昊、少昊、蚩尤、大舜等。太昊、少昊是华夏共祖,太昊伏羲氏以龙为图腾,少昊凤鸟为图腾;太昊定婚嫁,创八卦,发明了乐器,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文明社会。少昊对太昊制定的制度进行了改进,所以被称为少昊。
蚩尤是炎帝的后裔,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大舜带领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舜死以后,把君位禅让给禹,被后世儒家歌颂为上古圣君。
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东夷族,最后的莱夷国在平度周边地区被商朝所灭亡。商朝大军东征东夷族导致了商朝首都的空虚,周武王趁机灭商,周王朝才得以建立。据传说,商朝的20多万军队和部落民众在灭亡莱夷国之后神秘地消失了,至今还是一个谜。
东夷文化是齐文化的源头,对中华文明的内核——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战败后的东夷族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之中,同时也推动了早期华夏多种文化的融合。
自东夷族之后,在平度的这片沃土上依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平度博物馆的藏品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繁荣。
这是西汉时期的猴子抱树灯,猴子的神态惟妙惟肖,灯的支架上,还铸造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造型,可以看出当时的铁器工艺和技术非常高超。这件是即墨故城出土的鎏金凤鸟,造型大气而精美;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齐国刀币,上面写着“即墨之法化”,铭文的意思是即墨城的法定货币,可以看出当时即墨故城的繁荣程度。
这里就是平度市即墨故城遗址,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这里还遗留着1500多米即墨故城的城墙,看上去像是一道堤坝的城墙上面长满了树木。
在距离城墙1000多米远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即墨故城的宫殿遗址,支撑宫殿的石柱直径就达到了90厘米,可以想象宫殿的宏伟和即墨故城城市规模的巨大。
据有关专家考证,即墨故城始建于春秋后期,盛于战国、秦汉,而废于北齐,前后存在了1300余年,其繁荣和辉煌时期长达400余年之久,是当时胶东地区唯一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齐大夫朱毛曾经在即墨故城居住,所以这里也叫“朱毛城”。西汉时期,胶东王刘寄分封在这里,所以又叫“康王城”。但最为著名的却是“田单火牛阵”破燕军所在地。3月29日,以田单利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的电影正在平度市筹划拍摄。
2000多年前,田单利用了1000多头火牛,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取胜的古代战争史上经典传奇,挽救了齐国灭亡的命运,从而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战争虽然过去了2000多年,田单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那种扶危济困、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至今影响着平度人。
在即墨故城以北有一个六曲山,这里山丘连绵,田畦纵横,自然环境优美。其实,一座座小山头是一个个古墓,它们蜿蜒15公里多,一共有大小墓葬360多座,刘寄等6代胶东王及其家族大多埋葬在这里,所以六曲山墓群也被称为康王墓、康王坟。千百年来,胶东一带一直流传着“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的民谣,可以想象出墓葬的奢华程度。六曲山墓群是我国现存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汉代陵墓,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天柱山魏碑。天柱山巉岩壁立,孤峰擎天,似天之柱石,在杏花的掩映之下,显得愈发挺拔巍峨。在天柱山向阳的半坡之上,坐落着一块《郑文公上碑》,它是与王羲之齐名、称为“北方书圣”的郑道昭所书。
天柱山魏碑镌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也就是公元511年,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碑身高350厘米,宽150厘米。碑文正书19行,共计881个字。
天柱山魏碑书法雄浑精整,结构宽博端庄,运笔方圆兼备,显得气势磅礴,落落大方。天柱山魏碑是中国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桥梁,被誉为传承儒家文化、中庸思想和引领盛唐气象,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
在大泽山地区,还有一处石刻荟萃之地——书法胡同,在两块巨石之间,仅容一个人通过,两侧的石壁上刻满了诗文,细细观看会有一种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感觉,它是明代初期一次全国性的高僧在此聚会时留下的。在书法胡同的旁边是平度著名禅宗寺院智藏寺,智藏寺始建于唐代,自建成以后,香火鼎盛,高僧大德时常汇聚于此。在智藏寺的附近有一处墓塔林,现存有石墓塔6座。墓塔林始建于北宋时期,它雕砌精美,雄伟壮观,被誉为我国八大塔林之一。
从墓塔林、智藏寺上行,就来到了日照庵,在日照庵院外有一处大型功德碑林,它们按山势起伏排列得错落有致,碑林有300多块石碑,长约五六百米。
在平度市民间历史上,民众朝山进香有立碑勒石的习俗。功德碑的竖立时间,从明朝弘治年间一直持续到中华民国时期,时间跨度长达300多年。这些碑刻内容丰富,记载了大泽山周边的老百姓进香、献供、塑像、修庙、修路等活动,主要是教育人们扬善惩恶、扶危济贫、知恩报恩,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平度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田单,还有齐国大夫宁戚。宁戚是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他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裕起来,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西汉时期,平度人徐万且参与制定了《太初历》,《汉书》称赞徐万且“治《太初历》第一”。《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了历法。平度人庸谭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尚书》就是由庸谭整理以后传承下来的。
北宋时期平度人蔡齐,精学博文,为官刚正廉明,不避权贵,多谋善断,荐贤举能。欧阳修为蔡齐写了传记,范仲淹把蔡齐视为偶像,在范仲淹为蔡齐写的墓志铭中,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是受到了蔡齐的影响。
明朝时期,平度出现了一个著名的画家崔子忠,他与陈洪绶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画史经常将两人相提并论。
到了近现代,平度又出现了两位杰出的革命家杨明斋和刘谦初。杨明斋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加入布尔什维克,动员海参崴的华工参加苏联红军、支援前线,为保卫十月革命成果做出了贡献。他把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等20余人介绍到前苏联学习,是邓小平、伍修权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老师。杨明斋是最早把共产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中国的人物之一,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第一批共产党员,被周总理称为“党的忠厚长者”。
平度市田庄镇刘家庄人刘谦初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共产党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随后不幸被捕,在1931年被杀害。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嫁给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秀儿女辈出,为平度夯实了文化建设的根基,让平度人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也孕育出了“大度、坚韧、创新、超越”的平度精神,这种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大度,这种精神勇于担当、百折不挠,这种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这种精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在平度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得益于强大的文化自信,平度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展现出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气象。
“春泥诗社”被称为全国第一个农民诗社,它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平度市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团体,曾经代表了平度的一种“文学现象”,引领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春泥诗社把传承平度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倡导诗歌写作的当下性和深远的思想性。春泥诗社浓厚的创作氛围,让平度市在2016年荣膺“中国诗歌之乡”。
受天柱山魏碑和书法胡同的影响,平度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现在当地就有15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解说:穿越几百年的时空,明朝著名的画家崔子忠的书画艺术依然激励着平度人,现在平度有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绘画事业成绩斐然。今年3月底,平度首次选派4名画家融于“一带一路”,赴俄罗斯举办画展。4月11日,俄罗斯的功勋画家应邀来到平度举办油画展。
宗家庄的宗成云今年74岁了,他制作木版年画已经53年了,在创作过程中,他进行了创新,采用了半印半画的工艺。像这种线条是印上去的,色彩是画上去的,这种创新使得木版年画极富层次感。
平度何家楼村制作黑陶始于明朝,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制陶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创新。平度陶艺博物馆工艺美术师宿平武在残破的陶器作画,巧妙地利用破损的部分,创作出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美。
高杰玩泥塑已经有30多年了,朴实无华的泥土在他的手里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真实形象,这些泥塑人物夸张有度,形象变化多,默默地注视它们,会感受到一种幽默诙谐、离奇古怪的体验,人物身上隐藏着现实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沉重沧桑。
解说:赵家庄村民现在观看的电影叫做《乔迁》,它是2016年在平度拍摄的,电影故事的原型也发生在平度。1981年上映的电影《喜盈门》故事的原型也发生在平度,主要拍摄地也在平度。全国电影放映劳模冯广顺从1973年开始放映电影,今年70岁的他现在仍然为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忙绿着,他见证了平度电影事业的变迁。
庞学强从1985年开始放映农村电影,现在也已经有32年了,至今他仍然坚持在各村放映电影,现在他用的放映机比以前可要先进多了。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平度把“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作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促进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抓手,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以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送电影、送戏、送书“三下乡”活动,真正让农村的文化氛围火热起来。在平度,“三下乡”活动所传播的忠孝传家、勤劳治家、和睦兴家、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等优秀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6年,全市送电影下乡达2万余场,送戏下乡达318场,为群众发送图书1.2万册,为69个示范村配送图书10万余册,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70余次,听众达到了数万人。在青岛市举办的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平度位居青岛区市第1名。
今后一个时期,平度市将坚持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供给与文化管理双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振兴、文艺精品创作创新、文化干部能力提升等五大工程,努力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中国书画之乡,建设胶东文化高地,全面推进平度文化繁荣提升。
平度是青岛文化之根,平度是胶东文化之本,平度是岳石文化之源,平度是东夷文化绝响之地!
勤劳朴实的平度人民有着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在这个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未来的春天,平度百万人民洋溢着文化自信,沐浴着文化春风,阔步走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