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A04-市南社区报

半岛都市报

市南社区报
2017年06月29日

[ 居民作品 ]

新闻    时间:2017年06月2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庆祝七一》 澳门路社区 胡淑琴
欢天喜地迎七一》 澳门路社区 王连馥
恪尽孝道重在“行”
海口路社区 于道明

孝道,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父精母血,骨肉之情;含辛茹苦,养育之恩。热爱并孝敬父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道德。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是报国尽忠,事亲尽孝,恪尽孝道,不但在节日里,更应在平时的“滋润”中去体现。
近翻资料,陈毅元帅62岁时候,成天忙于国家大事,还抽空为重病在床的母亲清洗衣物;四川六旬男子陈录雪,自制“房车”载百岁母亲环游中国;山东一位农民,心想家里贫穷没有钱却有力气,硬是蹬了一辆三轮车,晓行夜宿,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拉到了天安门广场,实现了老人晚年逛趟北京的意愿;青岛80多岁的王秀花老人,13年前因脑出血导致瘫痪,四个子女比着孝顺,个个学会了推拿按摩……这一桩桩让老人得以颐养天年的懿行善举,使人们受到华夏传统美德的熏陶,被尊老爱老的动人事例所深深感染。媒体披露,一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没什么收入,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比较富裕,都有房子和车,不差钱。但他们相互计较攀比,不出钱,盛怒之下,老人在律师的协助下将儿女告上法庭,令人发指。
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忆起赐予每个人生命的父母,从出生到不谙世事的年少,再到意气风发的青年……哪一时哪一刻不渗透父母无私的关怀与付出?老人一辈子事无巨细,不辞辛劳,让无情的时光浸染白发,被岁月的风霜压垮身体,而没有对子女讲半句怨悔的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人无私奉献的恩情,我们又怎敢言忘?1999年春晚一首歌《常回家看看》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不时激起众多老年人梦绕牵挂的惦念,望穿秋水的企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常回家看看》引起老年群体在情感上的共鸣。
百善孝为先。时代在变化,人类在进步。不管这世界上怎样千变万化,人们怎样去追潮流赶时尚,世间总有一些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这就包括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品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上一代人的奋斗,就没有下一代人的幸福,故而我们敬老养老,恪尽孝道,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更是对前人劳动的尊重。尊老爱老的道德教育、孝道传播从来都不是单纯靠灌输与口号来实现的,必须融入现实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启发,激发更多的人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习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犹太人有句谚语:父亲帮助儿子时,两个人都笑了;儿子帮助父亲时,两个人都哭了。这人间最动情的笑与哭,正是对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深刻描述。我们只有让“孝”字温馨千家万户,人类文明方可在新的世纪里绽放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