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B12-养生周刊

半岛都市报

养生周刊
2017年06月15日
>>本版新闻:
·

新闻    时间:2017年06月1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说法:人生难吃三碗面,即“情面、脸面和场面”。人情、面子是一张巨大的网,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躲都躲不开,医生的朋友圈更是一个现实写照。最近,有篇文章火了,题目叫“医生是如何把朋友弄丢的”,作者是一位放射科医生,他将自己的辛酸经历,用文字发泄了个痛快,这篇文章引起青岛几家公立医院医生的共鸣,他们纷纷吐槽:走后门插队、不分时间咨询病情、从看病住院做检查到手术各种“打招呼”……这种“中国式人情”太折磨人了!
B12~B15
吐槽1
帮忙“打招呼”
还出力不讨好


王凡是青岛市妇儿医院的一名医生,自打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高危孕产妇增多,工作量成倍增加,“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已不足以形容她的日常状态了。
除了完成常规的看门诊、做手术等工作,还有一个问题让王凡不堪其扰,那便是处理“中国式人情”。娘家亲戚,公婆家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自己的朋友,老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每天要接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身体累,心也累。她经常向同事们吐槽,恨不得自己会分身术、有三头六臂。
今年3月份,她在朋友圈转了一篇名为《想跟医生要个电话,怎么这么难?》的文章,并配上一大段文字,讲述了自己的一次遭遇:有一次,老公介绍朋友找做她产检,本是好心帮忙,却出力不讨好,被对方嫌弃“服务不够周到”,为此,她郁闷了很久。  
王凡的遭遇在青大附院肝胆外科李力身上经常发生,他甚至把它当成了“家常便饭”。
李力说,有一次,一名老乡的肺上长了个东西,本来建议在当地检查,结果对方称不相信当地医院的水平,非得跑到青大附院找李力,他只好在工作之余抽空给安排了检查,明确诊断后,他又帮忙找了科室主任看了看,建议手术治疗。可没想到的是,家属竟然不同意手术,无论怎么沟通就是不点头。没办法,李力又帮忙找了肿瘤科主任,最后给了建议,病人回家吃药了。  
面对一次次的困扰,李力无奈地表示,自己没什么好办法,一般都只能尽量、尽快解决,“毕竟是病人,又有人情在,如果不管,说小了,是不近人情,说大了是医德不行;管吧,又存在医学壁垒的障碍和复杂的人情世故关系。”他给病人的建议就是:找个信任的、合适的医生,按医生说的做,然后,提高自己的“医商”!
吐槽2
层层请示要来病房
对方来一句“不住了”


说起“中国式人情”,青岛一家大医院的张超,更是满肚子的苦水。他曾经奋战在临床一线,前几年被分配到行政部门,本以为脱离了人情世故,没想到,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更大的坑。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因为处理不当,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有那么几次,他甚至扬言“爱谁谁,撂挑子不干了”,最终还是继续忍受。
有件事让张超印象非常深刻,至今不能释怀。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正在开会的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挂断后对方不停地打进来,反复几次,他终于忍不住接通了。电话是一个朋友打来的,原来,朋友单位的一个领导亲戚,需要住院,这位领导就想找关系协调一张普外科的床位。
这家大医院的普外科病房可谓一床难求,大部分患者都在排队,有的甚至排到半个月以后,这个请求着实让张超犯难。不帮,对方一遍遍催,帮吧,又实在为难。实在推托不了,他决定硬着头皮一试,先联系主治医生,主治医生联系科主任,科主任请示住院处,住院处又请示……他真的尽了最大努力,一层一层请示下来,好不容易协调出一张床位,不过是在别的院区,但可以即刻入住。
当张超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知对方的时候,没想到,对方却来了一句“我们再考虑考虑,先不住院了吧”,就这么一句话,让张超此前的努力化为乌有,当时的张超哑口无言、欲哭无泪。患者这边不住院了,医院那边又得层层去解释,耽误了时间,还浪费了医疗资源。
这样的例子,张超还能举出很多。比如,外地出差时,朋友打来电话,想插队做CT检查;开会时让他帮忙给医生“打招呼”,手术时多关照,那是某个朋友的朋友……他也很烦,也很累,他甚至自嘲“我的亲老婆都没有这样的待遇”。现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不该帮的忙,要勇敢地婉拒。
吐槽3
经常接到“午夜凶铃”
大多只是咨询病情


跟张超的烦恼相比,青岛阜外医院行政部门的邱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他连睡个囫囵觉都难。
有一次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他本想借机睡个懒觉放松一下,可天不亮就被手机铃声吵醒,一看是陌生号,果断挂掉,没过两分钟,又打过来。对方诚惶诚恐地说,自己是莱阳人,母亲夜里突发心脏病,电话是一名病友告诉她的,几年前联系邱涛做的手术。
于是,邱涛决定先联系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看看是否有床位,让她过一会儿再来电话。这时,他才发现手机还有未接号码,来电时间分别为凌晨一点和凌晨三点,他顺手拨过去,开门见山地问“凌晨打电话干啥”,对方连连道歉,说实在不好意思半夜打扰,当时看母亲发病,太害怕了……还是刚才那个患者家属。挂上电话,睡意全无。邱涛表示,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类似“突发病”,幸好他已经习惯了。  
还有一位医生曾经接诊过一名患者,是某院长的亲戚,自称“一身毛病”,但怀疑的疾病筛查结果全部为阴性。有一天检查过后,迫于领导的面子,这位医生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于是灾难开始了。吃饭时,对方打电话说怀疑得了胃癌;睡觉时,打电话说怀疑性功能障碍;查房时,打电话说每逢阴天就感觉哪里不舒服……再后来,这位医生只要一看到这名患者电话,自己都感觉不舒服,还为此做了两次心电图。  
还有一位普内科医生,平时与人和善,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名片上,以便于病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和他联系。随着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体会到有时好心也会带来麻烦。患者是一位健忘症老人,曾经一天给他打过十几次电话,每次问的问题都和疾病无关。有一次,老人在凌晨四点打来电话,告诉他“主任我到火车站了”,本身睡眠就不好的这位医生,伴随着那句“主任,我到火车站了”一直到天亮,再未眠。
医生心声
疾病面前一视同仁
放宽心按程序看病


在邱涛看来,患者都想要医生联系方式,哪怕图个安慰,但是医生多数很警惕,轻易不会给,邱涛强调,这不是自私。“如果你有一个医生朋友,且有他的电话号码。那么请你善待他,他是你的朋友,而不是家庭医生。最好的问诊不是网络,而是面对面。你是人,医生也是人,是人给人看病,而不是凭一句话或者一个片子看病,于己于人都负责任。”
多数医生都有一个共识,走后门插队、各种“打招呼”等问题,方便了极少数人,却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有时候过度咨询,反而会引起医生的反感和紧张。不管是谁的关系介绍进来,只要病人进了手术室,在医生面前,只有疾病的区别,没有身份和关系的差别,医生会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做手术。也有医生表示,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与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生水平千差万别有关。
为了缓解这种中国式人情困扰,医生们也给出了患者一些建议。问诊方面,利用现有网络或线下资源,自主排队预约挂号;住院方面,如果是急症,就选择走急诊,如果是非急症,就听从医生安排自觉排队等候,真是急需手术的急症,医院会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可以打消这方面的顾虑;手术方面,提前“打招呼”主要是种心理安慰,正确做法是相信医生的技术水平,如果打了招呼,也不要对医生期望过高,医生很忙,没有精力只对你一个人提供VIP式的全程跟踪服务,也不要给医生过度施加压力;建议分级诊疗,避免小病大惊小怪,扎堆大医院,从而缓解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现状。(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

看完你也忍不住吐苦水了吧?别憋着,在后台留言跟小编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