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H04-兴隆新闻

半岛都市报

兴隆新闻
2017年05月19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A02]新闻评论[A03]深读新闻[A04]深读调查[A05]深读调查[A06]深读关注[A07]深读关注[A08]城事新闻[A09]城事发布[A10]城事看点[A11]城事动向[A12]城事动向[A13]城事动向[A14]城事民生[A15]鲁信物语[A16]城事民生[A17]城事民生[A18]城事区域[A19]城事警法[A20]城事社会[A21]城事财金[A22]文体新闻[A23]文体综艺[A24]文体关注[A25]文体体彩[A26]朝花夕拾[A27]朝花观澜[A28]朝花波螺油子连载[A29]天下新闻[A30]天下时局[A31]半岛圈分享[A32]专题[B01]娱乐周刊[B02]娱乐访谈[B03]娱乐话题[B04]第一消费[B05]消费科技[B06]品味周刊[B07]广告[B08]品味资讯[J01]胶州新闻[J02]胶州新闻[J03]胶州新闻[J04]胶州新闻[J05]胶州新闻[J06]胶州新闻[J07]胶州新闻[J08]胶州新闻[L01]莱西新闻[L02]莱西新闻[L03]莱西新闻[L04]莱西新闻[L05]莱西新闻[L06]莱西新闻[L07]莱西新闻[L08]莱西新闻[M01]墨城新闻[M02]墨城新闻[M03]墨城新闻[M04]墨城新闻[P01]平度新闻[P02]平度新闻[P03]平度新闻[P04]平度新闻[P05]平度新闻[P06]平度新闻[P07]平度新闻[P08]平度新闻[QH01]兴隆新闻[QH02]兴隆新闻[QH03]兴隆新闻[QH04]兴隆新闻[QR01]辽源路新闻[QR02]辽源路新闻[QR03]辽源路新闻[QR04]辽源路新闻[X01]西海岸新闻[X02]西海岸新闻[X03]西海岸新闻[X04]西海岸新闻[Y01]城阳新闻[Y02]城阳新闻[Y03]城阳新闻[Y04]城阳新闻[Y05]城阳新闻[Y06]城阳新闻[Y07]城阳新闻[Y08]城阳新闻

青岛湖岛村的那片海(一)

新闻    时间:2017年05月1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滕学臣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四方的湖岛海滩盛产花蛤蜊和大蝼蛄虾。湖岛海滩是滓泥地,出产大蛤蜊,沙岭庄是泥沙地,适于繁殖小蛤蜊。其实,湖岛子海滩和沙岭庄海滩落潮后是连成一片的,晚上如果不能掌握住方向,涨潮后就会被潮水赶到沙岭庄。我们四方村这些赶海摸蛤蜊的人,下海前,先抬头看看孤山的方向作为定位。但也往往会落潮时在湖岛子下海,涨潮后从沙岭庄上岸。那是因为每年的伏天,沙岭庄的海滩都会繁殖出大量的薄皮小蛤蜊,越来越多的蛤蜊会把我们引到那里。我们先把泥沙和蛤蜊堆积成一个小丘,再用双手或工具往小丘上瀖水,小蛤蜊就纷纷随水流滚到小丘周围,再将一些拇指大小的蛤蜊捧进筐,弄回家熬汤、做菜,味道都很鲜美,一次差不多就能挖到百十斤。吃不了就剥肉将其晒干,留到冬天再用,将比拇指小的蛤蜊留在海里继续生长。
俗话说:初一、十五正响干,一般大潮都是落在白天、夜晚12点左右。但在夏季,是夜晚落潮大。如果阴历十五日前后几天能碰上休假,住在四方的老百姓,都会成群结伙到湖岛、沙岭庄海去摸蛤蜊,多时能有成千上万人。晚上8点多钟,就开始拉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奔向大海。为了抄小道走近路,我们下四方村的赶海人胆大的都走湖岛村一座家庙的南边“义地”,常常会看见远处有“鬼火”闪烁,有时走着、走着就会一脚踩进坟窟窿里,倒被瘆出满身的冷汗。为给自己壮胆,我们还会一起唱胡乱改词的《游击队之歌》。
来到海边稍作休息,潮水就开始下退了,露出了泥沙滩。我们把竹篮子用带子套在脖子上,走进漫到大腿根的海水里,开始用脚踩着、试着,如果觉得像是贝壳,就蹲下身子将蛤蜊抠出来放入竹篮。人挤人多的有时能摸着别人的脚拇指,还以为是摸着香波螺了。经过几小时的劳累,涨潮后,竹篮、藤筐都满了,摸的大蛤蜊都在20斤左右。
[ 兴隆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