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6-城事新闻

建设“阳光城阳”,打造胶州湾北岸中心城区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21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林刚

城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实施五大“阳光工程”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与严实党建为总抓手,以党风领政风带社风促民风,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纯洁党员干部队伍,提振加快发展士气,全方位优化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城区生态化、治理现代化,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城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建设“阳光城阳”,深入实施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司法、阳光社会、阳光生活五大工程建设,阳光理念深入人心,阳光举措形成自觉,阳光生活共建共享,实现发展干劲更足、公务人员更廉、公共服务更优、社会发展更好、居民生活更美,将“阳光城阳”打造成彰显城阳特色、代表城阳形象、展示城阳风采、体现城阳软实力的享誉区内外的知名城市品牌。
建设阳光党建
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加强党章党纪、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教育,严格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三问”大讨论,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释放激浊扬清正能量。扎实开展“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创建活动,促使广大党员自觉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执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制度,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完善党建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压实压紧区、街道(区直党委)、基层党组织“三级责任”。制定完善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从严选用管理干部等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问效,形成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树立起阳光的识人用人导向。深入开展“两严一优”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态,形成新形势下民主平等的党内同志关系和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的各级党组织,铸就忠诚干净、担当有为、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塑造信念坚定、公私分明、清白做人、勤俭节约、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坚持好干部标准,规范育人选人用人工作,大力选拔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脚踏实地、好使管用的干部。加强干部交流,加大不胜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水平,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全面从严管理监督社区干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社区班子,提升基层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重点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党内监督,推进标本兼治,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行止。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成效。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加大问责力度,激发全区党员干部担当精神。加大典型违纪问题通报曝光力度,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深化全民廉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抵制不良风气,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统一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的共识。完善统一战线情况通报、协商座谈、建言献策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征求党外人士意见机制,开门纳谏、广开言路,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保障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凝聚思想,形成共识,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

建设阳光政务
服务更加规范便捷高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控新增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四个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优化政务服务。加强重点项目管理服务,严格落实全过程控制和现场办公等推进服务机制。提升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优化服务功能配置、加强服务运行管理、落实服务监督考核,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运行过程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提高政务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建立政策解读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及时帮助群众解惑释疑。畅通申请渠道,依法依规做好受理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回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关切。健全第三方监测、评估机制,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促进依法行政。规范、监督行政执法行为,运用网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促进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确保行政执法文明公开公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行政程序公正、权责明确、及时高效,确保依法行政始终阳光运行。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建设阳光司法
司法环境更加公正公平


促进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机制。依法依规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和司法行政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司法公开新途径,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打造阳光透明、公正公平的司法环境。
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深入开展司法理念、职业道德、作风纪律和廉洁执法教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切实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政法干警执法理念和公正廉洁执法素质。
加强司法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和扩大社会各界对司法活动的参与和监督权利,加强司法部门与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沟通,健全完善司法民主监督的手段和渠道,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特约监督员的民主监督职能,不断提升司法民主监督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推进法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全区“七五”普法工作纵深开展。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逐步深化全区依法治理,提升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公务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

建设阳光社会
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均衡共享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以信用制度和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以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四大领域信用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信用信息应用和联合惩戒为手段,以重点领域示范工程建设为突破,加快培育诚信文化和信用服务市场,促升全社会诚信水平,优化全区信用环境。
促进社会公平、均衡、共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困有多助,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布局优化、普惠可及。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满足教育需求,全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依托就业创业服务“六大平台”,精准满足群众就业创业需求,扎实推进群众就业增收,同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劳动关系智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阳光仲裁”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转移人口等群体的参保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施“阳光医保惠民计划”,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建设,注重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促进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慈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让一户和一人掉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高龄津贴制度,提升政府养老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零距离”公共法律服务圈。发挥民声服务、市民议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大平台”的作用,支持调解工作,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机制,建立律师等专业人才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推进依法理性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促进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积极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管理幅度适中、管理层级合理、行政服务高效的新型社区管理机制,优化提升治理服务效能。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突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深化信访工作改革,全面规范和夯实信访工作基础,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加强社区民主化规范化建设。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规范重大事项报告、重大决策、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促进社区干部规范用权、按章办事。依法促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规范居务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打造“阳光居务”。
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生力军。倡导培育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信履责的担当精神,尊重企业家、崇尚企业家精神。建立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双向沟通机制,践行“亲”、“清”政商关系,主动热情为企业家搞好服务,努力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引导鼓励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积极发挥企业家中坚力量作用,推进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的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建设阳光生活
生活品质幸福指数更加提升


打造绿色洁净环境。全面统筹绿化建设与资源保护两个重点,持续推进“生态间隔、生态修复、生态提升、生态惠民、生态保护”等建设系统工程,建设全域、多彩、均衡、平安林业生态系统,重点推进生态屏障、生态修复、林相优化、森林保护等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努力把城阳建设成为城市风貌特色鲜明、生态风光靓丽多彩的洁净有序、宜居幸福家园。保护性开发崂山西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和桃源河生态湿地观光带。加强环境保护,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抓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整治。开展水体净化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地、河流湖泊及重点行业水污染防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强化环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生活的环境问题。鼓励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推行垃圾分类处置,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利用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地更洁、路更畅、城更靓、人更阳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殷实,让人民群众尽享生态之优、生活之乐、城市之美。
倡树文明新风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广泛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和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讲好优秀“城阳小故事”,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培育社会文明新风,深入开展“市民行为理念”和“温馨提示”宣传践行活动,持续增强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阳光城阳”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作好热点舆论引导,拓展网络宣传主阵地,强化和提升政府网络公信力。大力弘扬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激发人们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弘扬新乡贤文化,带动社会文明新风建设。加强以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居风为重点的“三风”建设,完善居规民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繁荣公共文化。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优化“十分钟文化圈”。实施公共文化精准惠民工程,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开展好市民节、民间艺术节等节庆品牌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传承历史文脉,厚植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大力推进现代文化产业新发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兑现城市价值,体验现代城市生活气息。
打造健康城阳模式。塑造自信乐观、亲和包容、和谐多元、积极向上的阳光健康心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和人的内心和谐,用阳光心态获得幸福人生、享受美好生活。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运动休闲公园等体育休闲设施的建设、管护,满足群众健身休闲需求。以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全省食品安全先进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常态化检测体系和多元化共治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高职业技能,加强规程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托城阳特色优势,推进集商务、文化、旅游、健身、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中央休闲区规划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加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健康中国的“城阳模式”。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满足教育需求,全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依托就业创业服务“六大平台”,精准满足群众就业创业需求,扎实推进群众就业增收,同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劳动关系智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阳光仲裁”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居民、个体从业人员和转移人口等群体的参保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施“阳光医保惠民计划”,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
加强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建设,注重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促进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慈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让一户和一人掉队。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高龄津贴制度,提升政府养老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