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I05-洛阳路新闻

当爹又当妈,真是好当家

项城路社区洛阳路15号为交通部下属航务二处职工宿舍楼,这里有别样“半边天”故事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1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洛阳路15号的部分居民。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晨

洛阳路15号是交通部下属航务二处职工宿舍楼。住在这里的居民,男的都是航务二处的职工,女的则是职工家属。因为经常要出去建码头,丈夫们经常要出差,而家中的妻子们就成了“半边天”,除了要照顾孩子、孝顺老人,还要照常上班,非常辛苦。3月7日下午,洛阳路15号的女士们讲述了她们的故事。
[ 背景资料 ]
洛阳路15号
洛阳路15号是航务二处职工宿舍楼,该楼建于1985年,一共3个单元,高7层,共70户居民。这里的居民认识已有30多年时间,他们的同事情、邻里情已经深深建立起来,让这座30多年的楼院散发着和谐的气息。

我们的楼座 我们的故事
楼座,是街道社区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楼座,见证着社会发展,也记录着沧桑岁月;楼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对社区哪些楼座比较感兴趣?你所在的楼座有没有故事?本报推出的《楼座》专栏,将探访每一个有特色,有故事的楼座,也欢迎居民朋友与我们讲述有关楼座里的那些人和事。联系电话:13808974070,QQ:1220150024,邮箱luoyanglunews@163.com
忆往事 丈夫在外忙,妇女来当家
“我们老伴都是航务二处的职工,上班的时候经常出差,一个月回来一次算好的。”在项城路社区里,洛阳路15号楼长、今年63岁的孙金香告诉记者,黄岛、日照、烟台、大连……她的丈夫都去那修过码头,“我记得很清楚,我儿子3岁半的时候他去了烟台,然后就基本上一直待在外头,等我都有了孙子他退休了,这才回到了家里。”
由于院中女人还需要出去上班,她们的孩子小时候脖子上都会挂上一串钥匙,放学后自己开门回家。“我孩子6岁的时候,我就教他点煤气了,没办法,大人不在家,总得自己会做饭吃。”今年66岁的孙辉萍早年间在布店工作,她的孩子一放学就会跑到布店找妈妈,“自己在那写作业,等我下班了我们再一起回家。”让今年58岁的程光芬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丈夫在外地,1岁多的孩子突然发烧,她着急地到路上拦车。“幸好在路上碰见了警察,他帮着我一起拦了辆大卡车,这才把孩子顺利地送到了医院。”而今年67岁的李爱华年轻时的工作需要三班倒,经常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现在想想那时候也真是放心,我们不容易,孩子跟着我们也不容易。”李爱华感慨道。
团结事 大家都出动,冒雨画车位
“我们小区经常有外来车辆停进来,自家车没地停不说,乱停现象也影响了小区环境。”孙金香说,全楼的人一致决定,要在自家院子里画上停车位、安上门锁。“要说我们楼里真是团结,那天还是下雨天,好多人都出来一起忙活。”李爱华说,她们楼里有位“王嫂子”是个热心人,“那天其实她刚出院没多久,但还是戴着口罩和我们一起在外头忙活。”
“我们楼里只要有啥事,大伙都会一起解决。”孙金香说,前几天楼里的防盗门坏了,她就在楼底下吆喝了一声,“我们楼里的闫哥、杜哥还有老董头都下来了。他们年轻时都干的技术工种,每个人鼓捣鼓捣,最后就修好了。”
在一起住了30多年,洛阳路15号的居民们感情非常深厚。“在自己家里我们是一小家,出了门到院子里我们又是一大家。”李爱华说,大家都不算计,经常在院子里分享东西,“楼里有位嫂子从老家带的杏就放在下面,大伙一起吃。”而楼道的卫生,大伙更是一起打扫。“我们看到脏了就会扫扫、刷刷,嫂子在我们楼道里放了笤帚,大伙都很自觉地去干。”程光芬说道。
热心事 修楼道灯泡,不用找外人
要说洛阳路15号楼里的热心人,那可真不少。“楼道里的感应灯坏了,我就找杜哥,快70岁的人了,就站在方凳上修理,可真解决了不少难题。”孙金香说,楼里的老住户维护楼院可能显得理所当然,但是有位新住户的举动也让她颇为感动,“刚知道703的时候,是人家主动修好了楼里的感应灯却没有吱声,后来楼里的人看到了告诉了我,我就找到了703,硬是把钱给了他。”从那以后,楼里灯坏了,孙金香总会去“麻烦”那位“703”,而他也总是乐此不疲地帮忙。
在洛阳路15号的居民看来,他们都是一家人。“现在老头们都退休了,能在家待着了,我们也接着看我们的孙子、外孙,男的和男的一起打牌,我们女的就一起择菜、聊天,这种生活就挺好的了。”孙金香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