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0-城事新闻

我在世界最深的

本报推出全媒体栏目“在青岛,看海外”,看看24岁

新闻    时间:2017年03月0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远离陆地的向亚武,习惯了坐在船甲板上远眺大海。
开栏语
即日起,半岛传媒推出一个全媒体栏目:在青岛,看海外。我们不是简单的海外生活介绍,因为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是您的身边人,犹如在小情调的咖啡馆,一位好友正热情地与你分享;我们不是简单的趣闻趣事,更多蕴含了对生活、对文化、对习惯的思考和探索。如果您有海外生活的奇特难忘的经历,或者您正在海外经历着人生的难忘旅程,可以把您的故事说给我们听,我们将通过视频、稿件等形式展示给喜爱它的读者。联系方式:80889189。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谷朝明 高芳 姜豪 图/受访者提供

3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名为“为中国科技点赞”的报道: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两条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测线,国产的地震仪下潜到万米深的海水里进行检测,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全世界只有日本和中国。
即日起,本报推出全媒体栏目“在青岛,看海外”,采访的第一个人物便是来自于中国海洋大学的24岁研究生向亚武,2016年11月底他跟随科考船去到有“世界第四极”之称的、也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青岛人对海并不陌生,但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是什么样?航行在太平洋,会遇什么样的美景、趣事?从一个人的国度来到另一个鱼的王国,经历40天的奇幻“漂流”,内心又会有哪些变化……3月4日,24岁的小伙向亚武向半岛全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的奇幻“漂流”。
向亚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在2016年11月底跟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马里亚纳海沟科考船队,乘着“实验3号”科考船去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此行的工作是做深海地震,“我们投放了很多仪器去观测海底的一点点变化。”小向告诉记者,他们还提取了深海的水样、泥和那些沙,回来后要做各种实验,看在深海中的泥和沙里面有哪些生物,“那个很深的地方并不是海底荒漠,里面有很多的微生物。其实海洋是一个大世界,现在我们对海底了解的程度甚至还不如月球,所以我觉得以后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看天、望云、听风、数星、观海,远处的飞鱼群,绕着钢缆的成群的鱿鱼,海鸟盘旋而至。大自然的每一刻都是惊心动魄的,尤其当观察者在观察的时候。大自然与观察者的交互,每个观察者所见不同,大自然所展现之景也不尽相同。”正如小向所说——
我在这里,然而我并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没有岛屿,没有过往的船只。只有一个经纬度坐标。在这样的一片蓝色海域,忘记,失忆,感受,向前航行,却是分外美丽……
“在青岛,看海外”栏目对向亚武进行了独家专访,并制作成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
■关于海洋
太平洋,你这个大骗子


刚上船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海就像倒过来的天一样,特别蓝!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我以为我们就会像泰坦尼克号里面的那样,坐在甲板上面,吹吹风,喝喝酒,就到了。结果我发现,我错了。那几天浪特别高,我晕船晕得生活根本不能自理,下不了床。船队对我们特别照顾,为我们煮专门的白菜,粥等。刚开始大家都晕船,三十多个人就只有几个人还能正常去吃饭。然后一天一天地继续,每过一天就会有几个人缓过来,仿佛适应了海上的生活。我记得我晕得最厉害的时候,躺在床上,啥也干不了。就跟自己暗示,我是买了一张卧铺票,我在火车上面呢,很快就到了。当天,我在日记上写到“太平洋,你这个大骗子,说好的风平浪静呢?”

浪大时穿救生衣系安全绳

最大的浪我觉得应该超过4米了吧。差不多得有将近两层楼房高,随着波峰波谷那样交替,每次就跟坐过山车一样,船在波谷的时候,一个波峰过来,完全高过我们那个船甲板,就感觉浪都要打到身上来了,想起来还是挺后怕的!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船后甲板上面干活,根本站不住,必须扶着船甲板上面的栏杆行动。而且,当时我们干活的时候,必须穿着救生衣,夸张的时候还必须系着安全绳,因为浪太大了,船晃得太厉害了!
●采访感言
小向告诉记者,晕船,会让人怀疑人生。躺在床上,这么多年,从没像这样“生躺着”,没有欲望做任何事情,除了呼吸和换种躺姿。正如他所说:“我假装自己是买了张硬卧火车票,下意识骗自己很快就要到了。对!快到了……”

■关于美景
只有在最黑的夜,月光才最美


在船上我觉得最漂亮的当属那边的月亮!我们坐在甲板上面,这是一个绝对黑暗的大环境,没有光污染,所以我们看月亮会非常非常亮,整个星空都会非常非常亮。最好玩的是,因为那边的角度特别低,月亮比较低的时候跟船、跟水面的角度只有15到20度,特别是船如果再晃一下,就感觉月亮掉到水面上了,这个特别好玩。
海上的云是也很立体的,它跟我们平时在陆地上看到的云彩不大一样。我记得在船上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东西遮挡,所以视线非常广阔。云就像贴着海面一样,最好看的时候就是早晨跟傍晚。早晨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晚上太阳从海面上落下,特别是有霞光的时候,在云的映衬下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给你很多种的想象。而碰到下雨或有暴风天气的时候,云就飘得特别快,船两头的云看起来都有很大差异,跟我们平时看的不大一样。
通透的蓝,直达记忆深处

在船上面,特别是行船的时候,螺旋桨会搅起很多水花来,水花是白色的,像一个个泡沫一样,一圈圈那样翻滚上来。白色的泡沫跟那个蓝色的海水混一块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错觉,那个蓝像景泰蓝,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景泰蓝,当光线特别好、蓝天白云的时候,海水的透明度特别特别高,所以它就像一块蓝色的玉一样,特别通透,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非常震撼人心,直达记忆深处。那个混合体里带着一种透明的色彩,会有一种错觉,就跟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那个场景特别像,总觉得想想还是挺难忘的!

●采访感言
朝暮、风雨、浪涛、日月……小向告诉记者,他只能尽力捕捉眼中、脑中、心中那份转瞬即逝的忽近忽远的触感,并将其转述在此,如此一番功夫下来,海天之间原本的大美却也流失了绝大部分。那份美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具象的景色化为抽象的记忆,倘若不是现代便捷的摄影技术将其复制,以供精准地回味,想必那份美应属于遐想、属于梦幻、属于不可追寻的过去。

■关于生物
一只不怕人的海鸟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就是我们从2016年11月19日出发一直到12月中旬,中间没有看到过一艘船,除了鱼之外,没有看到过任何我们熟悉的生物。但有一次,我们在干活的时候,下着雨,有一只海鸟就突然飞过来,停在了甲板上。我感觉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鸟不大一样,不怕人,就静静地待在那儿休息,然后我们就过去拍照,或者抚摸一下它,这只鸟也没有特别地避开或是惊慌地飞走。我记得它跟随我们船走了将近两天,有时候飞来飞去绕两圈,然后又回到船上来了,我们会盯着它看,它也会盯着我们看。我觉着这属于我们跟那种远离现代文明的生物的一种交流吧,这可能是一种很特别的友谊。很感谢那只海鸟,让我们整个旅程多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一条误上钩的鲨鱼

每次干完活,就会停船,停船的时候,我们也会闲着没事,就会跟着那些水手船员们去钓鱼。在海里面钓鱼可比在我们江边、湖边容易多了,我们只需要拿一个鱼钩在上面挂一条小鱼或是小虾,把它扔下去,就会有一些鱼来吃,挺容易的。我们钓过好多次那种差不多十几斤的虎头鱼,然后有一次误打误撞有个“大家伙”把我们的鱼饵给吃了,当时我们怎么拉也拉不动,它挣脱的劲儿还特别大,最后七八个人一起费了好大劲才把那条鱼拉上来,最后一看,天哪,鲨鱼!真是把我们都吓到了。那条鲨鱼我们称了一下,将近两百斤,有2.3米长。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钓上来那么鲜活凶猛的鲨鱼,觉得还挺好玩的。
一群吃也吃不完的鱼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有相似的画面,宛若点点星光,水母穿行在海面之下,亦幻亦真,几分触手可及的真实,几分遥不可及的梦幻。我们钓鱼的时候,很多鱼都有趋光性,有一种鱼叫飞鱼,它会在船边上扑腾扑腾像水鸟一样,真就是跃出水面飞十几米,身上的鳍就跟翅膀一样,我是第一次见到,关键是它们是一群一群的,就会特别好玩。我们还会钓鱿鱼,鱿鱼趋光嘛,我们停船的时候,就会把周围的灯都打开,这也是对自己船的一种安全保护,那些鱿鱼就会顺着灯光游过来,然后我们直接拿着网去捞就行啦,所以在船上,鱿鱼是吃不完的。

●采访有感
小向对那只不怕人的飞鸟印象很深刻。“我觉着就是比较原生态”,他说,记得生物课时讲过,在地球上有个地方叫加拉帕斯哥群岛,动物是不怕人的,它们还保持着那种天性。小向说,船上的水手告诉他,在十多年前,会有成群的海豚跟着科考船,但现在却很少能看到,希望人类更好地保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