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Q04-镇江路教育

镇江路的前世今生(二十九)

仲家洼,那个走不出的巷子(上)

新闻    时间:2017年02月1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杨帆

老人们常说,仲家洼里胡同多,每一条路都不好走。不知何年何月,那最早在这里搭起窝棚的仲家洼人,圈了地、建了房。听说了这里的好,居民渐渐地多了,房子也多了,在这方圆不足一公里的洼地里,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巷子,成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仲家洼的一个特色。
邹杰今年58岁,虽然不住在镇江路,但是却对这里过去的面貌很熟悉。邹杰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来到这里是因为来找自己的好姐妹,她的家就住在北仲,在那时的北仲被称作“北仲家洼”,从台东八路往东走,就踏入了这个“迷魂阵”。
“当时仲家洼和台东的路分得很明显,台东很繁华,到处是楼房,仲家洼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棚户区。”邹杰指着北仲路回忆着过去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还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记不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哪一年,台东八路的东侧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小道,同事告诉邹杰,那便是通往仲家洼的必经之路。下班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还能勉强照亮这条布满碎石和泥土的道路,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的灯火慢慢照亮,像是连绵起伏山岗上照亮的火把,一眼能望到很远。渐渐地月色沉寂下来,这万家灯火又点亮了这蜿蜒小路。
“大爷,北仲还要走多远?”邹杰感觉自己像是迷了路,问了一位正在门口乘凉的老人,老人指着东面说:“你往前走左面有两条道,第一条左拐走走再往右,右面有个死胡同,过去了你再问问人。”邹杰听得也糊涂,回又回不去只好继续走,在那个年代里,没有手机,在路上遇到了麻烦只能自己解决。
按照老人的描述邹杰走到了一个宽敞的小巷子,路旁树下有口井,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在那摔黄泥,“东南风,西南风,你的黄泥响不响,我的黄泥比你响。”孩子们玩的起劲,有两个小孩把路旁的石头翻得乱七八糟,拿着手电在抓石缝里的蛐蛐。“阿姨你找谁啊,前面是死胡同。”一个小女孩看到邹杰像是来找人的便对她说道。
听了小女孩的话,邹杰哭笑不得,现在只要5分中的路程当年她走了一个小时,还迷了路。走过了这条出不去的巷子,听到了人家放起收音机里的新闻,看到了远方袅袅炊烟,闻到了几家人不同的菜香,和孩子们传来的笑声,像是在身旁却看不到踪影,不知是从哪条巷子里传来的。那条走不出的巷子在邹杰现在看来,像是一条藏在城市里喧嚣忙碌中曲径通幽的古道,像是几十年来沉寂在心中荡漾不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