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9-财富天下

筑梦 健康中国

新闻    时间:2017年02月1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 对话 ]
总第141期
A29~A30
少谈概念多做实事
半岛全媒体记者 耿方辉

以老人为本,以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为基础,以互联网物联网为纽带,实现基层百姓健康管理的梦想,这是袁兆峰的“健康中国”梦。在医疗健康领域,2013年转型踏足这个全新的行业,袁兆峰可谓是一名“新晋”员工。入行虽晚,袁兆峰脚步踏实、思维独特,他以不同的视角审视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在新事业的开拓中,他更加关注基层百姓健康管理服务的缺乏,他希望能够为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平等健康的权利”的目标提供服务。为解决基层百姓的健康管理问题,他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将移动信息化体检车开进即墨的各个村庄。接下来,他将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搭建平台,为更多人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分类评估和干预,最终实现精准的医疗服务,解决人们的健康管理问题。
2016年,13辆载有信息化设备的查体车开进了即墨的各个村庄为老年人查体,作为2016年即墨市政府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即墨在省内县级市中首家推开了移动信息化健康体检,在全市近12万65岁老年人免费查体时做到了,车辆开到村边、医生走到身边、报告送到手边。
这些被称为“流动医院”的查体车便是来自于袁兆峰创办的青岛天人达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在基层,很多老百姓都忽视了查体的重要性,导致很多隐患发展成重病。”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需要将样本带回卫生院检测,两三天之后才能出结果。更关键的是,高龄老人前往医院进行系列体检不方便。”袁兆峰介绍,通过移动信息化体检车携带体检所需设备仪器,体检的项目在现场完成。所有体检数据还可以自动上传至车载数据平台,智能分析体检结果,现场就能生成体检报告及健康档案,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体检报告对老人的健康情况作出诊断和指导。
“即墨卫计局的领导亲临指导,医生们五点起床就奔赴体检现场,风雨无阻。”在查体车走街串巷的日子里,袁兆峰看到地方领导的重视、一线医生的辛苦,尤其是体检老百姓开心的表情,让他再次意识到这份事业的重要性,和基层百姓需求的迫切性。
袁兆峰表示,接下来将会配置更多的体检车,让更多地区的基层百姓受益,“以老人为本,车动,医生动,老人不动,让老人们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按时送达的体检报告增加老人的获得感,周到便捷的体检车富予公共卫生服务标志感;而借助信息化的体检车,医疗卫生机构也实现体检数据的自动传输和统计分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形成了医疗健康大数据。”
记者:除了体检车项目,在健康管理方面,您还有哪些尝试?
袁兆峰:今年,我们将建设智慧慢病管理中心,这个中心不治病、不卖药,只做慢病管理。结合体检产生的健康数据,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智慧医疗模式,打造社区慢病管理示范模式。
记者:2014年被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元年,但是因为医疗健康行业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该行业的淘汰率非常高。那我们的发展思路与模式有何不同?
袁兆峰:我们习惯少谈概念多做实事,定位的是医疗行业中的非医疗服务,基本思路是将尊重与福祉给百姓,将标准和数据给政府,我们做中间的服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将探索双向转诊服务,这也是基层百姓的核心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大健康产业加速器,将类似的健康项目“扶上马送一程”,助力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
我们将坚持“敬天爱人,知行合一”的经营理念,以“利他”的思维方式为指导,持续为基层百姓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和服务,助力家庭医生签约的落地和分级诊疗的实现,让老人少生病或不生病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责任 解决全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从源头入手破解看病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将健康公平作为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纲要强调“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袁兆峰说,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平等健康的权利”正是其打造智慧化健康管理的初心,“最终解决全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
“流动医院”的上门服务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估,实现精准的健康管理,让基层百姓也能实现智慧化的健康管理。”结合APP服务软件的上线,针对不同健康问题分类进行每日的健康提醒与宣传,“尤其是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分级诊疗与精准治疗。”
“最基础的人工智能应用于最基层的老百姓身上,通过智能医疗的管理还可以改变最基层的老百姓生活方式。”袁兆峰认为,这项事业的社会效应远大于市场本身,“以健康体检为切入点,切实提升基层百姓的健康管理水平与生命质量。”
随着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袁兆峰认为,健康管理不仅大有可为,更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他的大事儿,“实现百姓看病不难、看病不贵。对于这个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我们有责任做好。”
感恩 收获“不计付出的帮助”,提供“不计付出”的利他服务
从外行到内行,袁兆峰用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学习”。对他而言,学习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稻盛”文化的钻研让他对形成了“敬天爱人,知行合一”的经营理念和“利他”的思维方式,持续的学习旅程让他对健康服务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业内专家的指导让他明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内涵,这才有了体检车项目的最终落地。
他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业内专家老师不计付出的帮助,也被他们为推动健康管理方面所作出的艰辛努力而感动:为百姓健康不分昼夜工作的即墨卫计、为百姓健康事业无私指导的北大专家陈院长和国家卫计委发展中心程主任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托尼教授和青医的安毅博士、中国生命管理的创始人曹越老师等,“他们让我看到了生命中的意义,选择了胸怀士子之心坚定不移地以百姓健康事业为本,建造一个院外的健康生态圈。”
在这个生态圈里,袁兆峰以“利他”的思维定义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